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2019-04-08 02:43王保超任佳雨
新闻论坛 2019年1期

王保超 任佳雨

【内容提要】学界对新闻通讯的定义中都出现了“形象、生动、具体”等词汇。因此,通讯绝不是简单的对消息的“拉长”。笔者认为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是运用“叙事+情节”的故事模式,以“场景再现”的方式,给人以感同身受。如果说消息侧重于报道新闻结果,那么通讯则更侧重于叙述新闻过程。故事技巧是指通过结构布局、视角选取、场景建构的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一篇用故事技巧写出的新闻通讯,不仅是客观的和真实的,还能引起受众的共鸣。那么如何在新闻通讯的写作中,有意识的引入故事技巧进行写作,并且满足受众的阅读心理需求,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运用故事技巧写故事的方式,将故事技巧有意识的引入到新闻通讯的写作中去。

【关键词】故事技巧 新闻通讯 结构布局 视角选取 场景建构

一、故事技巧:非虚构性叙事

故事是叙述学研究的重要范畴,起初在某些程度上被当成“虚构域”的同义词而被提及。因此,我们要用故事技巧写新闻通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故事技巧是否可以用于非虚构性叙事的写作。故事技巧作为一种叙述方式,一般围绕两大层次展开:一是故事层次,主要关注故事内容、情节的真实性,立足于“讲什么”。例如:现代叙事理论打破经典叙事学观点,认为叙事内容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热奈特将新闻作品归为非虚构性叙事作品;李普曼认为“我们通常的趣味是让戏剧发端于现实环境之中,以使它显得真实可信。”所以说,故事技巧可以用作非虚构性叙事的写作。二是“话语”层次,旨在关注讲故事的技巧方式,立足“怎么讲”。里蒙·凯南认为“在分析虚构作品时运用的一些方法也同样可以应用于传统规定‘非虚构类的作品。”这就像“以文运事”抑或“应文生事”都离不开“文”一样。所以,通过对故事技巧的两大层次的分析,得出故事技巧可以用作新闻通讯的写作。

可是纵观兴起于20世纪的新新闻主义,我们不得不谨慎。在用故事技巧写新闻通讯时要保证事件的真实客观,避免过多的介入记者的主观感受。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文学化、戏剧性和情节性,就夸大事实、修改事实,甚至是“无中生有”,从而脱离新闻的真实性轨道。

二、结构布局:构造新闻通讯的“骨骼”

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赋予一系列形象片段以总体秩序,新闻通讯是通过一个个片段化的事实搭建起的新闻过程。好的结构就像新闻通讯的“骨骼”,有助于对新闻事实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受众对事实的了解。由于通讯重点是对新闻过程的描述,因此在结构选择方面无法像新闻消息那样简单的套用“倒金字塔”这种“严格的几何结构”。对于事实过程的描述,西方称为“特稿”,记者努力学习非虚构文学的基本结构,试图将故事结构技巧糅合进特稿的写作中,绘制出结构图表来组织素材。我国记者穆青强调“新闻既是散文中的叙事文”。他强调:“既然新闻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为什么新闻只能按死板的公式套呢?”他对新闻结构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结构——“新华体”的一种冲击。当记者总是用单一、呆板的结构去套作新闻事实,会使读者产生厌恶感。一篇优秀的新闻通讯,最首要的前提是选取一个适合的结构,在大部分新闻通讯写作教程中都会涉及不同的叙事结构,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结构等等。虽说“文章之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但在通讯写作的结构选取上,记者通常会确定一条“叙事线”(人或物),然后通过叙事弧线来讲述事实经过,这恰好符合故事结构的叙事弧线(如图一)。

沿着这条思路,故事结构可以使新闻通讯写作的层次更加分明,这是通过故事化的情节安排事实,但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按照时间或者空间进行模式化叙事的结构。这种分层的写作结构不仅可以让记者在通讯的写作中筛选出最适合表述的事实,还可以在不影响新闻真实的情况下使通讯更具有可读性。第二十七届新闻最高奖的获奖通讯《老郭脱贫记》可以说是正式运用了故事结构来编排新闻材料,我们通过阅读这篇997字的新闻通讯,具体分析了故事结构在通讯写作各个阶段的作用。

用故事结构写新闻通讯,最开始要做的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阐释。阐释部分的写作技巧就在于记者只需告诉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信息,仅此而已。《老郭脱贫记》用了45个字对新闻事实进行了阐释。

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老郭却总想让出去:“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这句简短的话包含了故事阐释的要素:一是事件主要内容。“贫困户”“低保”等词汇奠定了这个事件叙述的主要内容。二是有情节。记者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戏剧性的事件来吸引读者。三是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与现实的冲突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可以说,新闻通讯的阐释就是通过最简练的语言,最大限度的体现事件的全貌,并体现事件的冲突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故事结构中,叙述的上升阶段和危机冲突是相伴而生的,通讯在对故事结构的这一阶段的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对事实的描述,主要目的是让受众能沉浸在事实的叙述中。在这一阶段会涉及大量的情景描述和背景描述,加深受众的直观感受。在《老郭脱贫记》里这一阶段首先对背景进行描述,通过对“老郭生活的艰难”、“封丘是国家级贫困县”等背景进行描述以及对他们真实生活场景的叙述,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营造新闻冲突,为下一阶段高潮和结尾做充分的准备。

故事的高潮旨在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下降动作是故事的尾声。在新闻通讯的写作中同样如此。在《老郭脱贫记》中,记者直接引用老郭老伴儿、老郭、村支书三方的话语,刻画他们不同的心理活动,给读者直观的感受,脱贫不是那么容易的。新闻通讯的高潮总是能给人一种亲近感,使人不觉得那么遥远。通讯的下降动作可以通过结局、背景等进行叙述,使文章呈现完整状态。

三、视角选取:打通新闻通讯的“经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可以说极尽视角之变換,观景时,不同的视角可以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无论是叙事或状物,视角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如“我们从不曾和原始的未经处理的事件或事实打交道,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那么,通过叙述人讲述的事也就打上了叙述人视角的烙印。在叙述学上,视角就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传播学家霍尔认为“在事件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的过程中,‘讯息形式是它必须采用的‘出现形式。”所以从叙述视角看通讯,就是作为文本的通讯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通讯记者在通讯写作中必然会留下抹不掉的痕迹。要想使通讯文本尽可能的客观,我们就要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事实,使受众尽可能的了解事件全貌,那么,一篇通讯的视角选取就可以说是打通文本各个节点的“经络”。运用故事技巧选取视角首先要回答视角人物问题“这是谁的故事”和“谁来讲故事”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一问题,记者才能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事物,解释事实,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的各个侧面。

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就能对记者出现在事实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故事技巧运用中,我们常用的写作视角有三种:第一人称的“我”、第二人称的“你”、第三人称的“他”。而在通讯文本中,我们看不到人物,只能看见话语,看见称谓,称谓多数以人称代之,人称在叙述学中有“第一要素”的说法。我国从叙述学的角度将新闻划分为四种视角:全知全能视角;人物限知视角或称人物有限视角;纯客观视角;复合视角。当前国内学者对新闻视角的划分大部分集中于,认为人物限知视角逐渐取代全知全能视角。笔者认为这是宏观上的新闻内容对受众而言的划分方式,从这种变化趋势而言我们更加无法忽视微观层面上故事视角人物的变化。当叙述者以第三人称进行时,“他”代表的是独立的单纯的被叙述者。而叙述以第二人称“你”出现时,则说明文本中出现的“你”既是被叙述者又是叙述的接受者。而备受争议的是记者文本中出现的第一人称“我”,有学者认为,当记者以第一人称“我”出现时,文本的客观性将不复存在。可是当记者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思考者、观察者时比叙述他人的故事更具有震撼力。我们鼓励记者亲历采访,那么记者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事实陈述者出场呢?同样是关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通讯,我们在通讯《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中永远感受不到《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中的记者“同故事”叙事中的现场感。

下面是我们通过研究5年的新闻最高奖获奖通讯,分析通讯写作中故事视角人物的权力限定得出的结论(表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记者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新闻事实时会呈现出更强的主观性,可以直接使用心理分析来刻画形象,因为场景是记者亲眼所见,所以描绘起来也更加生动,因此我们在读记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时会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在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的叙述中,往往不同于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记者会跳出“同故事”讲述,通常会采用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的故事技巧进行叙述。我们在新闻通讯的写作中,一定要确定好人物视角,几种视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在同一事实的讲述中出现多种视角。

在故事技巧视角运用中,如果说视角人物回答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那么我们接下来要从立足点和距离探讨的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问题。简单而言,我们在新闻通讯的写作中,回答了“这是谁的事实”和“谁在写事实”之后,就要选择通讯写作的立足点,站在不同的立足点呈现出来的叙事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就像端着摄像机的记者,侧面拍出的效果和正面拍出的效果在视觉上完全不同一样。正如美国金牌报纸写作教练唐·默里所言:“每个故事都可以从许多视角讲述,作者的任务就是选择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主题的视角。”一个好的通讯记者一定会自然而然的过渡不同的视角,让读者沉浸其中,不会出现“跳接”、突然打断叙事等现象。在通讯写作的视角人物权力限定中,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并没有固定视角。因此,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以何种距离接近事实。杰克·哈特认为从距离视角出发,新闻写作可以分为“概括叙事”和“场景叙事”,两种策略具有相反的属性(表三)。我们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新闻通讯文本发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新闻通讯基本采取的都是一种概括叙事的方式,改革开放后新闻文本大体呈现以下几种类型:概括叙事一场景叙事、场景叙事一概括叙事、概括叙事一场景叙事一概括叙事、场景叙事一概括叙事一场景叙事。开场用场景叙事的方式更容易吸引人,适合小人物通讯写作。概括叙事适合开场奠定基调,更适合社会类事件的通讯写作。

四、场景建构:充盈新闻通讯的“血肉”

“结构是叙事的骨骼,将其變成血肉之躯的不是章节,而是场景。”20世纪70年代,汤姆·沃尔夫将场景建构列为叙事形式的显著形式之一。场景就是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不仅包括地点,还包含地点之上的情景、气氛。地点可以是固定的,情景、气氛却是决定的独一无二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到现场,也就体会不到场景气氛所带来的冲击。或者说,场景、气氛、情感与事实相伴随,因而也就是说它不仅是事件全貌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这一事件的核心真相。黎明洁教授认为“当记者们把场景气氛的描绘当作新闻图式中故事或事件的一部分来看待时,场景终将会成为新闻的一个新的规范程式。”事实上,作为一种过程式报道,新闻通讯通过故事化构建场景,不仅可以让新闻丰满起来,而且更具有“人情味”。那么,我们该如何建构新闻通讯的场景呢?

(一)挖掘内在场景

受众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去理解环境中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新闻通讯总是能在读者中激起强烈的感情。我们在新闻通讯写作中,并不是要描写出所有复杂细节,而是尽可能真实客观的去反映那些对事实具有重大影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的内在场景。比如在《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这篇通讯中,描绘了极具震撼力的内在场景:“天摇!地动!山崩!楼塌!桥断!路裂!”6组12个字,并没有固定的地点,却抓住了地震时的情景和氛围,勾连起读者对于地震时那种可怕景象的回忆。这就体现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通过对内在场景的挖掘让受众产生共鸣。

(二)选择具有意义的场景

我们在通讯写作过程中,记者收集到的资料往往足够构成很多场景。但是,5000字的报道只需要三到四个场景就够了。那么,场景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彼得·鲁比在《讲述故事》中认为好的场景:一是导致下一个场景发生,创造因果关系。二是受主要人物的需求和欲望驱使。三是探索人物为了解决困境而实施的各种策略。四是展现能够改变人物立场的行为,并与故事的结尾息息相关。无论是人物通讯写作还是故事通讯写作,我们的场景都要沿着叙事结构展开。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景作为通讯的开头,这就意味着开头要选择合适场景介绍事实。之后我们要选择一系列对事实有推动作用的场景,在事件的危机和高潮阶段选择具有核心意义的场景,以期给受众呈现一个“叙事+情节”的过程。

(三)细节描写

杰克·哈特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作品指南》中,将叙事细节分为:透露真情的细节和集体细节。他认为,透露真情的细节能够搭建展示情节的舞台,而且还能阐释故事中的主要问题。记者在通讯写作中插入透露真情的细节无疑更能打动人心。集体细节可以用来塑造集体形象,将人物的身份标记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如在《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中,记者将抗震救灾的共产党员打上了和“人民在一起”的标识。无疑集体细节在重大事件中的表述是极具震撼力的。

虽然场景的情景、气氛不可复制,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在通讯的写作中要尽可能真实的描绘事件的真实场景。通过挖掘内在场景、选择具有意义的场景以及细节描写,让读者置身其中感受真实的事实。

五、结语

当前,我们一直在讲故事,提倡用故事技巧写新闻。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作品都可以用故事技巧进行写作。而通讯作为一种对新闻的过程式报道,有自己的叙事线,最适合用故事化的技巧增加“人情味”。笔者通过故事化技巧为新闻通讯写作新范式打开了一扇门,所欠缺的是不知如何从“故事化”的具体细节人手,打造一篇优质的新闻通讯。笔者希望新闻通讯通过故事技巧写作方式,能够更灵活、更具体的适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