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平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垃圾分类却困扰了我国多年——推行垃圾分类一直不温不火,成效并不显著。不过,随着近期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关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不断加码,“垃圾分类”这一关键词又频繁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在全国各地都为实施垃圾分类努力的时候,同学们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为建造美好地球家园出一份力呢?
塑料垃圾发起的“黄牌警告”
塑料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人类生活的巨大隐患。塑料垃圾会分解成微小的“塑料颗粒”(微塑料),这些颗粒存在于深海、高山、人们的生活区域,甚至已经存在于人体中。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被倾倒在海洋中。海洋中的这些塑料一部分随着海浪来到岸滩,但大部分会被分解成碎片,这些塑料碎片有的随着洋流做“超长途旅行”,有的随着自身密度的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海洋中,还有的被海洋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摄入体内。你可以想象,有一天,大量的微塑料可能会夹杂在你度假时游泳的海水里,可能会随着你吃的食物进入自己的身体里,那是多么可伯的情景。这是对人类健康发出的不易察觉的“黄牌警告”!
“塑”命难逃,我们能做什么?
现实越是残酷,我们越不能坐以待毙。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事,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以及去寻找更好的解决万案。比如,下面列出的便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该能做到的几个“减塑”万法。
1.随身装几个帆布袋,以备平日购物z需。
2.随身带可重复使用的水杯,少买塑料瓶装水,少使用塑料杯。
3.自带饭盒或纸袋,不用塑料餐盒和塑料食物包装袋。
4.尽量重复多次使用购物产生的塑料包装。
来看看美国旧金山币的“减塑”做法:通过立法,强制垃圾减量和回收。美国旧金山币有87万人口,从2007年开始禁止币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旧金山币城币监督委员会曾颁布法令:强制性要求币民将可回收物、可堆肥物和可填埋物进行分类,投入不同种类的垃圾桶里;有毒有害物品禁止放入垃圾桶中,必须按照规定放入指定的回收渠道,否则将面临罚款。
垃圾革命,首先是垃圾桶的革命
那么,生活垃圾具体应该如何分类呢?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二分法”,比如干垃圾与湿垃圾、不会腐烂的垃圾与会腐烂的垃圾;有“三分法”,包括可回收物(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易拉罐等)、有毒有害垃圾(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和其他垃圾;还有“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塑料垃圾,其实只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产生量比较大的垃圾。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预言过垃圾革命出现的可能性。要想改善生态环境,还要对各种垃圾进行源头数量控制,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和科学处理。分类垃圾桶的革命一马当先。
下面介绍几种在国内外城市中出现的较为有“个性”的垃圾桶。
一种是可堆肥的垃圾桶。当你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时,基于光催化作用的生物反应物质就会开始工作,把垃圾转化为肥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出现在了我国城市的一角。这种垃圾桶基于可再生资源回收平台,可设立在小区、写字楼、酒店等地,以有偿的方式接受市民投放的塑料、金属、玻璃等废弃物,并对接专业废品回收人员,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达到整合垃圾分类回收生态链的目的,是环保事业的新兴力量。
此外,还有保鲜垃圾桶、可随时拓展容量的分类垃圾桶,以及根据周围风景设计的童话垃圾桶、机器人垃圾桶、火车头垃圾桶等,可谓一应俱全。
守护地球,请行动起来
有人把一些垃圾比作“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垃圾分类则能让这些“资源”真正被有效地利用。其实,垃圾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科学技术手段,回收利用或合理处置废弃垃圾。
给厨余垃圾“安个家”
厨余垃圾包括:熟厨余(剩菜、剩饭、菜叶等)、生厨余(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和其他(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源材料、熟食或残留物)。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和直接丢弃两种方式。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降低垃圾焚烧的热值,增加二噁英(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化石燃料助燃;直接丢弃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使一些可回收物不可再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怎样比较合理地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呢?这就是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具体做法是:首先,准备切碎的果皮菜叶、变质的米饭等厨余垃圾、红糖、塑料瓶等材料;接着,按照1:3:10的比例把糖、厨余垃圾和水混合并搅匀,在容器中留20%的发酵空间,除了定时放出发酵气体,还要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变化;3个月后,你会发现酵素的颜色变成了黑色,如果酵素液呈现黑色,表示发酵不成功,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再耐心地等待3个月,由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就制作成功了。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成功的酵素一般为棕黄色,有时带有白色粉末。酵素的味道因材料而异,多为清香的果酸味,偶尔出现淡淡的酒味。制作过程中若液体呈黑色并有臭味,表示制作失败,可加入更多红糖,继续发酵。若长黑毛、绿毛,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容器中发现虫子、虫卵,应检查密闭性,但不必处理(此方案由南京市南湾营小学曾宁俊同学设计并提供)。
那么,制作出來的环保酵素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环保酵素,即垃圾酵素,由泰国的乐素昆·普潘翁博士研发。酵素,又称为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包含氧、二氧化碳、维生素、矿物质及初期的荷尔蒙。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拿它清洁家居、清洗果蔬、活化土壤、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环保又节约。
原来,厨余垃圾也蕴藏着这么有趣又有用的科学知识,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呢?
“变废为宝”大行动
垃圾分类,不仅激发了许多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也让许多同学“脑洞”大开,“变废为宝”大行动正在悄悄展开……
利用糖纸、树叶、树枝制作出了精美的立体环保画,装裱起来,布置教室;在“不织布”社团课上,利用旧衣物做环保购物袋;用废弃的鹅卵石在石头上作出色彩斑斓的石头画,这可节省了不少纸张呢;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本子、再生铅笔,让文具用品被有效二次利用;过年红包可以变身元宵花灯;饮料瓶、易拉罐可以变身坦克、大炮;把铅笔头紧密地排在一起,就成了木头笔筒;把月饼盒加几个分隔条就可以变成精美的首饰盒;一个旧牛奶瓶、几根树枝、几粒开心果壳,就可以创作一个梵高的“印象派”插花艺术品;两个塑料瓶和一把沙子,就可以制作古代计时的沙漏;啤酒箱子就是现成的垃圾桶……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描述道:“这些堆放在街角的垃圾……是金色的麦穗,是您餐桌上的面包,是流淌在您静脉中的热血,是健康,是欢乐,是生活……”可见,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不是一时兴起,而与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普遍情感是契合的。除了情感因素,倡导垃圾分类,也是每一个地球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一起通过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运用科学的眼光,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让垃圾分类成为未来生活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