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流媒体重大事件的全媒体报道策略

2019-04-08 02:43宋乃馨张丽萍徐峰
新闻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督察组督查新闻报道

宋乃馨 张丽萍 徐峰

地方主流媒体在地方重大事件报道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这是由地方主流媒体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决定的。首先,地方重大新闻事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地方主流媒体集中力量将此类事件作为报道对象,既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又能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信息传达和舆论引导功能。其次,与自媒体相比,地方主流媒体集中了当地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信息来源更加权威真实,更有全面、准确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第三,地方主流媒体与受众在地缘和心理上更为接近,也更具时效性,可以在重大事件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可以进行长时间跟踪报道。第四,地方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报道策划,全方位、多视角、较多版面地进行大规模深入报道,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开发新闻信息资源,从而在媒介竞争中赢得优势。

对于内蒙古本地居民来说,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是本地百姓颇为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了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2018年6月6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内蒙古日报》针对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这一重大事件,组织了大规模的新闻报道策划,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此次“回头看”报道为例,分析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如何发挥全媒体优势,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一、《内蒙古日报》各平台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报道内容分析

针对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工作,《内蒙古日报》开展了三个多月的新闻报道。本文选取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内蒙古期间及前后《内蒙古日报》进行的大规模新闻报道进行分析。

(一)《内蒙古日报》纸质版报道情况分析

报纸是《内蒙古日报》的核心媒介,也是此次大型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阵地。《内蒙古日报》从6月5日到9月初,发表相关消息、评论、读者反馈、专访等文章近200篇,按照督查工作的进展可以将这些文章按时问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奠基定调阶段,时间是6月3日至6月6日。在这一阶段,报社借助世界环境日等契机,发表两篇会议新闻,分别记录了民盟内蒙古区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向东的讲话。一方面从官方发布自治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近年来的环保工作成绩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积极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组和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另一方面也为即将开展的环保督查系列报道打下基调,奠定了后续的环保工作和相关报道是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保持正确的方向。

第二阶段是督查进行期间,从6月7日至7月10日。6月7日的《内蒙古日报》头版刊登的《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一文正式拉开环保督查“回头看”的序幕,同一天,报纸的第二版还刊登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规定(试行)》,欢迎社会对督查工作进行监督。在这一阶段,报纸的报道重点都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上,无论是稿件数量、篇幅,还是稿件所处的位置,都相较于其他题材有着明显的优势,其间发表稿件163篇,涉及消息、评论、通讯等多种新闻体裁,多为头版或二版要闻。由于版面的限制,多数文章的标题和导语在头版出现,后续正文转二版、三版出现,少数文章在盟市、地方专版中出现。而在这160余篇稿件中,又可以按照写作内容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会议新闻。此类新闻贯穿始终,具有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后续工作进行计划和批示的重要作用。二是政策公告。此类文章数量相对较少,一般全文刊登,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三是33批信访举报件。此次督查工作广泛征集民众信访举报和相关意见,报紙在第二版用彩印的方式标注出督察组的联系方式和邮箱,方便民众进行举报投诉。同时将督察组收到的各类信访举报件分成33批,按照每天1至2批在报纸头版上进行简单总结,在最后几版刊登信访举报件一览表,详细公布举报件的内容和所反映的问题。四是典型问题和治理情况。这一部分是此次的新闻报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具体包括四个环节的稿件:对于出现的典型问题的深度报道;自治区领导对典型问题做出的批示;主管部门对问题的回应和整改;对整改成果的后续跟进报道。此外,《内蒙古日报》还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边督边改典型案件问责情况进行总结公布,保障民众对督查情况的知情权,鼓励广泛的社会监督与反馈。这一阶段的报道与督查工作相辅相成,督查工作的内容是报道的主要内容,注重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全过程,按照督查工作的进程进行报道,特别注重后续的跟踪报道;而报道也起到为督查工作公开信息、征集线索的作用,助推督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是督察组离开自治区后,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后续报道和评论,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主要集中在七八月。在这一阶段,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离开自治区,查出的典型问题基本在边督边改中得到相应整改,报社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未来的工作部署上,通过对各个盟市领导的专访,解读各盟市对于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具体计划,发挥此次环保督查工作的长效作用。

(二)内蒙古新闻网报道情况分析

内蒙古新闻网是内蒙古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内蒙古最大的新闻类综合性网站。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内蒙古新闻网实时转载相关的文稿、图片、视频,设立了名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专题,主要刊发各个盟市地方负责领导对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专访。从官方的角度解读自治区各地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所作出的规划。

与《内蒙古日报》纸质版不同的是,网站受到的版面限制较少,稿件相较于纸质版更加丰富,除去报纸刊登的文章基本均有出现,网站自己发布的新闻和不少地方报纸、网站、两微一端发布的新闻也基本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公开传播。此外,网站新闻形式更加多样,文稿、图集、视频相互融合的多样形式使受众可以更加快速、直观地了解新闻信息。

(三)两微一端报道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微博都是重要的热点新闻发布平台和舆论形成、发酵的场所。内蒙古日报社在微博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带有一定的公告意味,多是整改状况的公布、保护环境的动员等等,还发布一些相关评论促进网友交流讨论,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微信是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也是现在民众最常用的社交平台之一,内蒙古日报社对于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报道在微信订阅号上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设立“权威发布——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专栏,主要向社会公布群众信访举报和边督边改情况以及问责情况,内容与报纸中的相关内容基本一致。二是借助订阅号已有的新闻早报栏目,每天早上的7点以文字配合语音播报“回头看”中最重要的内容,以符合受众早晨看新闻的习惯和利用碎片化时间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的需求。

报社的客户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基本界面设计和日常运营模式。客户端的首页实时更新推送、及时转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相关社论和新闻报道,包括各盟市领导专访、相关会议和政策、政策解读、各盟市污染防治成效等具体内容。客户端还专门设有“云端号”,将各个政府部门、机构相互联系,用户可以通过云端号直接了解最新政策信息或是反映某些问题,加强了公众的参与度,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实施。

二、《内蒙古日报》各平台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传播效果分析

在此次关于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的报道中,内蒙古日报社采用全媒体报道方式,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做到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报社以报纸为主要阵地,对督查工作进行前、进行中、进行后都做了相关报道,以集中化、系列化报道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调动各新媒体平台发挥优势,特别利用信息量大的优势,以满足受众更加丰富多样的需求,增强了传播效果。

而具体到报道的内容、稿件的编排,内蒙古日报社注重把握“时效度”原则,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在“时”的方面,督查工作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报道贯穿始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工作效果。在“效”的方面,报社利用集中化、系列化的报道方式,形成报道声势、增强传播效果,并且对于督查工作本身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在“度”的方面,报社并非仅凸显污染问题或仅宣传治理成效,而是在公开自治区各地存在的污染问题的同时,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解决上,督促监督相关部门积极整改,发挥社会效力。

此次报道并非没有问题。在报道过程中,报社虽然采用了全媒体的报道思路和制作模式,但可以看到各个平台上的内容基本一致,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上,稿件的形式、内容与报纸上的内容基本没有差异。新媒体平台信息容量大这一优势基本被发挥,但其他优势并没有得到较明显的发挥。总体来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仍然缺少更加深层次的融合,缺少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自身优势和传播规律达到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当然,这一缺点是由制度、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仍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

三、地方主流媒体应对重大事件的全媒体报道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地方主流媒体在应对地方重大新闻事件时的经验和策略。

(一)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和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内蒙古日报社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报道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在对政策的学习解读中深化理解,在对督查工作实践的关注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观,注重对舆论的引导,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以全媒体思维进行报道策划

为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切实有效的新闻报道策划尤为重要。在此次对环保督查工作的报道中,内蒙古日报社进行了充分准备和新闻报道策划。以集中式大量发布信息的方法扩大影响力,进行了近3个月的跟踪报道,将督查工作具体化为每一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现、解决和后续政策保障。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普通民众更希望了解整体工作中具体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成效。因此相比于过多政策文件的转载,这样的新闻报道更具有吸引力,受众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信息,扩大传播的影响力。而配合以会议的报道和相关领导的批示,又增加了整个新闻报道策划的整体性和总体高度。此外,内蒙古日报社利用多种文体、多种呈现形式进行报道,叙评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督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成效进展。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全媒体的新闻理念已经渐人人心,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也要具有全媒体的思维和眼光。将全媒体理念融入新闻报道策划中,并非简单地利用全媒体手段报道新闻,而是指要在意识上树立起全媒体报道的理念,将如何利用全媒体手段进行报道、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什么内容、如何提升各媒体平台传播效果、如何利用各媒体平台自身特点优势等问题均纳入前期策划的考虑范围内,并以全媒体思维指导新闻报道活动,使得传统的纸媒和新兴的网络媒介联动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媒体整体的影响力、传播力。

(三)把握新闻基本规律,利用全媒体手段推进报道

新闻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新闻报道也有一定的方法以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决定受众接受信息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而树立和维持媒体公信力的最核心做法在于保持新闻的真实客观,尽可能还原真相,任何隐瞒都可能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新闻相比于其他文体对时效性的要求十分突出。《内蒙古日报》在关于督查工作的报道中,立足本地,注重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此次“回头看”工作边督边改的工作方法相适应。直面问题,及时公布相关进展和信息,并进行跟踪报道,确保政策的落实。与一般的商业报纸相比,《内蒙古日报》在报道中更加侧重于对污染问题整改的报道,并不以“揭丑”为根本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整治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带有更加明显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导向色彩。一方面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把握好了报道的“度”。此外,对领导的批示、部署的采访报道对整改的成效和进展有最为直接的意义。而对各级各地负责领导的专访则将宏观政策更加具体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内蒙古日报》将所有稿件上传至媒体资料库,便于将各类信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发布。在内蒙古日报社的两微一端中,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相对较大,微信上关于环保督查的相关报道特别是关于重要通知的报道阅读量基本在几万人次。同样的新闻素材,公众号上的表现形式更加活泼丰富,适合微信传播的播报形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意味着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新闻采集阶段注重全媒体思维,也要在新闻制作阶段注重全媒体表达方式。新闻的表现形式也要符合不同平台的独特传播规律和特点,如果仅是单纯将传统纸媒上的稿件“复制、粘贴”,就很难联动各个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效果。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需要加快转型以适应媒介发展的巨大冲击和带来的激烈竞争,增强双微力量,通过网络增强传播效果成为传统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网站、两微一端的日常运营中应注重界面设计,以吸引受众注意力,同时可以推出相关的新媒体新闻产品增强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媒介优势。

(四)增强采写实力,坚持内容为王

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能力更加突出,《内蒙古日报》党委机关报的特性更使得其在高度、深度、广度上都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在推进报社全媒体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扬优势、强化长处,通过对优质内容的精确把握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记者要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在此次的报道中,记者跟随督察组走进污染现场,通过观察和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收集相关证据。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树立典型,包括环境污染典型问题和环境治理典型模范正反两个方面。多样的报道内容叙评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受众更好地把握事件全貌,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督察组督查新闻报道
探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年内将实现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
2016年中央第一批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情况反馈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