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遗传承的传播路径
——以东莞非遗进校园为例

2019-04-08 04:03黄凤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镇街进校园东莞

黄凤琼

(东莞市文化馆,广东 东莞 523000)

一、东莞非遗进校园发展历程

习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东莞非遗就是东莞本土的“根脉”,市非遗保护中心提出“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主题。2014年至2016年间,市财政每年投入8万元用于举办6-8场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主要内容有非遗知识课堂、非遗项目图文周展、非遗项目体验或展演等送进学校,每年约两万名师受益。2017年,市财政投入15万元,社会资金10万元,举办了含粤剧讲座、矮仔肠制作技艺知识讲座、非遗墟市走进校园、非遗征文等22场活动,超6万人受惠。2018,该活动获市财政投入31万元,社会资金40万元,共举办覆盖全市33镇街(园区)的63场活动,创新线上图文展,线上线下共影响近40万人;2019年市财政投入40.5万元,社会资金30万元,将举办66场活动,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校、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校。

6年来,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不断升级,共普及超过140所学校,使得该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有益教育界与文化界的品牌活动,取得一定传承传播成效和学术成果,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创新路径。

二、非遗进校园的创新做法与成果

(一)立榜样,做示范

非遗进校园活动从早期在全市范围选点开展,逐渐全市范围全面铺开,通过数年的点、面结合,年年升级,从“一展一讲”到后来“展览、展示、展演、讲座、墟市、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非遗校本教材研发”,从“送”进去发展到“请”出来,非遗进校园已成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载体,成为东莞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这一做法在全市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主要创新做法有:

一是创新申报模式。

以往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均是由镇街文广中心推荐学校,2018年起创新利用“文化莞家”的公众号平台发布申报消息,全市各学校通过公众号自行申报,再由市非遗中心邀请相关教育、文化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根据申报条件,针对学校的场地、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或计划等进行综合评审,择优选出。评审出来的名单包括高校、职业技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学校,并大幅度提高民办学校场次。

二是创新提供进校园项目“菜单”。

一改早期直接送项目进校园的模式,创新性开发了非遗进校园项目“菜单”,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下单”,市非遗中心“配送”非遗项目进学校的做法,让送进校园的活动项目明显增加。统计显示,2018年的每一场校内活动,活态展示增加了3个以上,讲座增加了2个以上,实现了资源最大优化。

三是创新编印校园读本与研发课程。

为吸引学生主动了解非遗项目,市文化馆、市非遗中心于2017年编印了6本非遗主题动漫校园读本,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初步制定部分非遗项目的初、中、高阶段非遗校本课程,邀请专业人才参与共同研发,使之在“进校园”的过程中真正深化为“进课程”“进教材”和“进课堂”。

四是创新融合社会资源。

早期活动以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主办,后来主动寻求市教育局的支持,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联合会加入共同主办,承办与协办单位从原来只有相关镇街文广中心、参与学校单位,新增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粤剧发展中心、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东莞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东莞阳光网、东莞广州美院文创研究院、东莞市摄影家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非遗进校园,1+X联合关系的建立,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多方推广。如东莞银行连续两年投入30万元赞助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让进校园的场次翻倍;康辉旅行社连续两年投入10万元赞助非遗征文比赛、“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让进校园活动内容更丰富、更有内涵。东莞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不是浅层次的简单参与,而是深入到了非遗保护活动的策划、实施、课题研究和未来规划中。

五是创新建立考评机制。

市非遗中心通过创新策划非遗进校园优秀项目评选、“我是小小传承人”、优秀进校园传承人等评选,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合作对“非遗进校园”进行考评,选出一批学校、镇街文广、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优秀小小传承人予以表彰,及时总结梳理活动的经验,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建立了全市非遗进校园的考评机制。各学校非遗课堂教学活动,则由学校联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评价,学生同时反馈教学情况,相互评价、相互进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学模式。

六是创新建立交流平台。

每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市非遗中心都会举办启动仪式,并邀请进校园项目的所有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全市成功申报活动的学校负责人参与。通过传承人、镇街文广负责人或学校负责人现场分享做法与经验,搭建了学校与学校之间、镇街与镇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七是创新展示与宣传手段。

为了推动非遗+互联网发展,市非遗中心大胆改革图文实物展板为线上展览,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就不仅仅影响在校的师生,还影响了学生家长。通过积极开拓线上宣传,在“文化莞家”上建立“非遗进校园专栏”,全面深入介绍今年非遗进校园的每一项活动;东莞阳光网对整个进校园活动及时宣传,定期分阶段总结与宣传,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市民的关注度。

(二)镇街开展,特色不断

在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中心的示范作用下,全市近20个镇街主动开展镇街进校园活动。如谢岗镇仿效市的做法,在谢岗镇中心小学启动了“谢岗镇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非遗”成果展示、品尝各村(社区)特色美食、展示课堂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镇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他们参与“非遗”保护和知识传播,由镇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统筹全镇6所学校全面开展活动。

在镇街积极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中,涌现出一些进校园的优秀镇街,他们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非遗项目,开展进校园传承有成效。如东莞市桥头镇编制了非遗项目“莫家拳”全镇统一的校本教材,普及全镇所有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每位学生都懂得莫家拳,2013年获得广东省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一等奖。东坑的木鱼歌于2008年正式纳入镇中学第二课堂,坚持至今超过十年,培养了“经检验合格”的正式学员超过6000名,并出版了《摸鱼——东坑木鱼歌写作与演唱教学》专用教材。此外,莞城、道滘、麻涌等镇街多年来全镇实施粤曲、粤剧进校园,沙田的咸水歌,清溪、樟木头的麒麟舞,茶山镇的茶山公仔、绸衣灯公项目等进校园活动都成为常态。

(三)校园传承,卓有成效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因此,市非遗中心更注重校园传统文化的做法与经验的分享,促使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多间学校多点开花、多样发展,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效果良好、影响广泛、值得推广的学校项目。

非遗项目教学与学校第二课堂相结合,由非遗传承人每周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长期授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多所学校纷纷组织学生,走进东莞非遗展示厅、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主题展馆,从“听”和“看”,发展到“做”和“展”,学生不再停留在由传承人指导传统手工的制作层面,而是结合自身审美制作新产品、新展品的研发层面,如莞城步步高小学就以非遗项目“莞草编织”为对象,进行课程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莞城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学生作品展;莞城英文实验学校非遗课程覆盖全部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课程内容安排、有专题研究、有考核标准,基本建立起非遗进校园的系统工程。如东莞理工学院粤台学院,每学年10场非遗代表传承人讲座,成为该校所有学生社会实践必修课。这些主动作为的学校已经成功为全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提供了学校经验和示范。

三、非遗进校园的几点思考

虽然东莞非遗进校园已经系统开展了6年,且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变文化传承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甚至到项目创意发展、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还是值得探讨与思考。

(一)深化、细化传承传播途径

非遗体系是庞大的,校园非遗教育在某个学校必须落实在某类适应当地条件的专门项目上。根据所处区域都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合理性和规范性为导向编写各校本土教材,可以使这种特色教育落地生根,并在不断实践中予以修改和改善,就这要把镇街进校园、学校非遗课堂做深、做细。加快校本非遗教材的推广使用,助推各镇街各学校主动肩负起这个重任,同时促使本土高校对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的培养,助推高校建立相关的系统课程甚至专业。

(二)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

非遗进校园,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提供讲座、体验等课,综合增强孩子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自信,还要强化“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我来写非遗”、“我来画非遗”、“我来拍非遗”比赛,让孩子们深度思考,以学生写作、画画、拍摄等多种形式去深入了解非遗。从潜移默化,到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加强联合各方力量,推动融合发展

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的大时代背景,“非遗进校园”也应该融合社会各界资源,促使非遗更易融入校园文化。如多策划非遗研学游、非遗文体活动、非遗常态课堂,由非遗传承人每周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常规培训,或学校组织学生到传承基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做好非遗和教育融合的大文章,使非遗和现代美育有机结合,才能把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挖掘出来,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镇街进校园东莞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浅谈义乌市镇街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