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9-04-08 01:20:18李晓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师应美术意识

李晓雪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一、引言

美术创作是一种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手法,将各种美术元素重新组合展现。而创新意识指在特定环境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对事物进行改进或创造,使其成为一种新的事物。在美术创作中,创新意识是一种构思表达技能。正如在《教育与创造》中提出的:“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成了广大教育者关心的话题。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下,美术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创新意识比较弱,许多学生很难发挥出其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忽略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严重阻碍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其内容大多与人类创造实践以及大自然造物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教学主要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主要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一种再创造的创新实践活动,是在吸取人类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操作中,美术学生学习实践是通过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的强化,来确保美术创作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发散性思维,如:独特性、流畅性以及变通性等,这些特性能够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事实上,美术教学能缩短学生与美术文化的距离,是继承与发扬美术文化,通过美术教学,能够从美术能够的质、色、形等方面,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充分了解美术文化承载的情感,从而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刻理解、实践美术文化形成与发展。

另外,美术作品中创新意识往往需要较高的欣赏品味能力才能被完全发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启发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较高作品欣赏能力,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美术创作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项任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素材,运用美术这种高级的表达记录形式,将生活中的情感、缩减记录下来,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路径

目前,在我国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教学目标不明确、忽教学过程太过形式化,导致学生对美术丧失了兴趣,对学生的手工创作不够重视,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缺少技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目标,不能积极地学习美术。并且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美术理论教学,在授课期间,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教授,对作品的分析不够透彻,导致学生缺乏独特的简洁,形成固定的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路径。

四、正确认识、改变观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目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隐性的弊端,如:过度强调升学率,主课与副课分离,教学过程处于尴尬境地,可有可无。特别是在高年学段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退,课堂学习和课堂作用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充分认识,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改变观念,积极地提升教学质量。促使教学活动进行良性的互动。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于学生交流沟通,尽量少占用学生实践,应给予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自由创作,为学生创造自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降低对学生意识上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充分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肯定、鼓励每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地创作,重视每位学生的看法,认真倾听学生内心所想,只有这样才能不但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美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人文综合性,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以人为本,关注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创新意识。如: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改变美术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教育观、评价观、学生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建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断提升他们对作品的创作能力。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描摹对象,教师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思想观念陈旧、手法过于陈旧,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分不清层次,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笼统。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应积极营造的良好氛围,赋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模仿,教师灌输、示范”,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力度,教师应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多发掘学生在美术作品上的闪光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发现”“讨论探索”活动,在尊重学生的创作观念和个性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体验,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并创作美术作品,增强自身创新意识。

六、激发兴趣、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美术知识,就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热爱美术,培养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从学生生活入手、身边入手,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和游戏、最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让他们自觉地挖掘自身潜力,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教师应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将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返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充实、丰富和美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美术课程的内容,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实际,参与实践,根据他们的认识特点,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巩固所学知识,让他们在大自然体验学习中,塑造更好地创新型人格特征。

猜你喜欢
教师应美术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