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海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目标,和之前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共同构成初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落实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深化初中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初中语文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和情感感受,初中语文教育更加需要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从实际的初中语文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重视度不够,初中语文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忽视了语文教育中知行合一的情感态度培养的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文章结合初中人教版语文教育实际,具体分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内涵 情感教育是符合教育教学标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心灵感应为基本载体、以感情交流为重要手段的开发式教育模式。情感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信念等思想内容。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良好发展。
2.特点 第一,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第二,成功性。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每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自信,在心目中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接纳意识。第三,审美性。情感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向学生单一地传授简单的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科的美感。
1.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教育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点体现在情感教育方面,体现在学生的三观、道德素质和理想追求。语文人文性教育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落实高中语文教育目标。
2.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期,但是如果引导不当也会引起各种情感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学科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提升教师个人情感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教学倾注自己的精力,而且还需要在教学中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传道解惑,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第二,培养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感意识。情感教育中的情感大多是隐性的,需要教师自主发掘,在自主发掘之后将这些情感感悟告知学生。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到知人论世,即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作者个人经历等,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精髓,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第三,提高学生情感接受能力。情感教育主要是在教学中采取感化措施,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类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主人公,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化理解。
第一,根据不同课文体裁设置不同的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的设定不能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有所侧重,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情感。第二,根据不同课时设置不同的情感教育目标。一般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分两三课时进行,课时内容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第三,不同课型中情感目标的设置。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讲读课,而是包含了讨论课、写作课、表演课等,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来设计不同的情感目标,从而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有所得。
第一,找出文章思想情感和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在情感教育中,只有将课文情感和学生实际情感体验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为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需要教师积极寻找课文情感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契合点。第二,在不同文体中挖掘情感因素。1.记叙文的情感挖掘。记叙文是写人、写物、写景的文体,语言上平白,情感流露较多,通过记叙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多真情。记叙文的写作中不可避免地饱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容易引起共鸣。
将情感教育有效地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为学生构建适合的语文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发展。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情感和知识有效融合的新型教育方式,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内心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情感化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