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薇兰
(西安出版社,陕西 西安 710000)
白先勇生于中国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为桂林富商之女,白先勇排第八,家族成员大多居住在我国台湾地区。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病,童年时间很孤独自闭。白先勇的代表作多以官宦之家的兴衰史为主线,以新旧时代交替的人情世相,书写出中国人的悲欢离合与历史沧桑。
白先勇的中篇小说《玉卿嫂》是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之一,小说运用第一人称视角,以一个涉世未深的大户人家小少爷的角度来看女佣,展现了玉卿嫂与庆生的爱情悲剧。用孩童的视角去讲述女佣身上极为沉重的故事,使得表达效果更为震撼。
玉卿嫂原型为白先勇幼时家里的保姆,“人长得很俏,喜欢戴白耳环,后来出去和一个干弟弟同居……”白先勇年在小说里也把童年时家中的日常生活代入其中,作品里充满着桂戏、马肉粉、花桥等种种桂林元素。
20世纪40年代的桂林是白先勇童年生活的故乡,奇丽的山水浸润着他天真的梦想,战乱的岁月及疾病使他过早地体会到人生的艰辛,生活在他周围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经历与悲欢成为白先勇人生启蒙的教材,并在他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白先勇说:“我写作,因为我要把人类心灵沉默的痛苦化为文字。”因此在《玉卿嫂》中处处透露出一种不可抑制的乡愁与眷恋。
张爱玲原名张煐,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年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著名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受旧社会风气及传统的影响极深;而其母却是受西方文化熏染的反叛女子,与其小姑几度赴法留学。其后父母终离异,其父又纳“后母”。张爱玲就生活在东西文化的夹缝之中,这样的家庭背景给她的写作带来深刻影响。
张爱玲的《金锁记》是20世纪世纪40年代影响较大的中篇小说。小说记录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初的故事,展现了小市民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嫁入姜家大院后的悲剧一生。她成了封建遗老家庭的牺牲品。张爱玲的小说诞生在大半个世纪前,可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她的光辉仍在照耀着我们。
张爱玲不写革命,只写爱情。她熟悉的豪门旧事、家族逸闻,成为她信手拈来的小说题材,“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那些看起来鸳鸯蝴蝶派的题材和章回体小说的气质,内里贯彻的却是西方小说技巧与弗洛伊德式心理学。《金锁记》里所描写的姜家大院,原型其实就是亲戚李鸿章次子李经述一家。
叶广芩,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1948年10月生于北京市,系清代显赫皇亲叶赫那拉氏后裔。用她自己的话说: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从高皇帝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到景皇帝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姑奶奶入主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辛亥革命后,这个家族才简姓“叶”。这种特殊的身世和由此带来的独特生活经历,她内心深处的某个情慷,这一切都在不断培养、强化和积累着作家内心强烈叙述欲望。在叶广芩的心中,始终凝结着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情结”,她无法彻底地斩断与贵族文化和贵族精神的联系,贵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文学观念、文化视角、价值取向与文学审美。
叶广芩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状元媒》,讲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与平民母亲的婚姻,由此一个家族的故事得以上场,上演了一幕幕的“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这部作品也取材于作者真实的家族历史。
叶广芩笔下展开的家族往事或历史叙事,恰如一条条河流,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缓缓流动。那些在作者笔下穿梭的人物,早已不是“路人甲”一样的活道具,而是有着个性鲜明的面容和生动表情的个体。无论是她笔下的历史情境,还是在国事或家族命运中艰难生存和成长的主人公,都有着触手可及的临场感。
川端康成认为:作家要透过表象达到显示的彼岸,去窥探灵魂的深渊。家庭出身、时代背景对作家们的创作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积淀往往更客观地决定着作家们的创作意识,并影响着他们对于小说题材和叙事话语的选择。而从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来看,自身了解到的家族文化、生活方式、伦理观念等都深深激发着他们的创作动机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累积成为作家们文学创作的主观动因。“家族素材写作”也负载着历史的沧桑,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构成了一个民族特有的人文史和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