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芳,康静茹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活跃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美国夏威夷大学Lourdes Ortega教授在她的“认知-互动型”二语习得观中提到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发展认知能力”与“培养交际能力”[1]。而以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人是教育的中心与最终目的,教学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文性[2]。我国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亦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课程性质是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英语学习的人文性的挖掘工作并重[3]。简而言之,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课程性质本质才能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之辅助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的工具性是指英语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载体。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偏见下,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例如过于注重分项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之服务于考试,刻意力求面面俱到等,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而成为合格的语言使用者。
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将人文知识内化成人文精神,成为具有高尚文化品位、正确人生态度、过硬心理素质的新时代青年。如今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主要解决学生语言应试技能的问题,而忽视了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传统听力教学通常形成一种“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解释内容”的应试听力教学模式。这种传统听力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易造成以下几种弊端: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为割裂听说技能的相互促进关系,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重点模糊,留给学生开口组织、消化、拓展知识的机会不足。当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情景时,苦于缺乏交际经验,难以做到在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语言说恰当的话。故而在同时面临教学材料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误区等方面的问题后,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则更难得以在听力教学中统一。
下面以人教版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中的Section A部分为例,浅谈二者和谐统一的方法与途径。该单元话题是culture customs,听力材料围绕文化礼仪的话题展开,谈论不同国家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的文化习俗。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大致听懂有关国家文化礼仪的简单介绍,能够在听、读中获取相关信息,模仿听力输入的语言,并针对各国风俗习惯用目标语问答,进行恰当的语言输出。接下来笔者将借助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浅析如何将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课程性质贯穿于初中的听力教学中,使学生在收获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听前活动主要是以语言与知识为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已有的思维图式,教授新单词与句法结构,为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扫除听力障碍,克拉申针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影响因素提出情感过滤假说。情感因素有阻碍和促进作用。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性格、情感状态。如果学生在听中遇到的生词较多,且不了解基础语法知识,则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情感焦虑。二语习得学者Gardner认为动机水平高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要明显高于动机水平低的学习者,而学习者积极的兴趣与态度会导致积极的动机[4]。以故事为主线的听前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接受本单元的新知,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兴趣。例如在You'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第一课时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听前活动中可以设置一条以制作去多个国家的旅游攻略为主线的故事情境教学活动,并将词汇语法等教学穿插其中。一条主线,多项语言形式教学与学习任务穿插,此类活动设计不仅能体现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理念,为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奠定基础,并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听力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能,在现实情境中听力不仅伴随口语技能的出现,同时还可能有写作技能的参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应该将听力技能独立开来。综合语言技能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整合,即语言输入技能与输出技能整合,例如让学生阅读短文并续写短文结尾。另一种是复杂整合,即要求教师设计一系列真实的,贴切实际活动的有交际作用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语言技能。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中肯定到新旧知识的架构与同化的积极作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恰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层级排列与建构的过程,使其概括化,结构化,使其从概念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5]。人教版英语教材第一课时一般是两段听力材料。Unit 10该单元的第二段听力材料是对比两个不同国家的交际习俗,所以为了鼓励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联系新旧知识,建立听力框架,为后期的输出活动做准备,教师可以设计类似如下思维导图:
图1 思维导图
该类设计可以直接涵盖了教材中的2a与2b的听中练习,节约学生在处理过多练习所浪费的时间,并促使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中观察并理解的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将听的输入技能与写的产出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无形之中在完成教师设计的听力活动的过程中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使听力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听录音做练习,而是能够体会文化、总结差异、表达文化异同的课堂学习。
人教版英语初中教材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每一单元都会提供真实的英语母语语境的文本材料。但教师们如果跟随教材的一般流程教学,则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情境定势。1985年斯韦恩提出可理解性输出假说。他认为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而缺乏“可理解性输出”则会导致学生“有口说不出”[6]。所以教师在产出性活动中也要为学生提供“O+1”水平输出活动。“O+1”输出活动水平可以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达到超乎水平的有效习得境界。例如在Unit 10该单元中教师一直按照教材所提供的交际话题强化语言知识结构be supposed to的练习,则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只有在提问文化差异情境问题时才能作答。因此在听后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结合实事、针砭时弊的开放性的问题,例如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see an old woman fall d own in front of your parents’car?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see a thief stealing someone’s wallet on the bus?这一教学环节可以有效的拓展语言应用情境,同时也帮助学生发展在听力输入基础下自主编码、加工、输出口头话语的能力,并将学生的输出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创造性地体现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必然要建立在对综合语用能力的扎实掌握之上,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因人文知识与精神的渗透而更加富有内涵。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以人文性为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一线教师在深度把握课程性质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吃透课本,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其次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深入探微,以人为本,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方法;课后坚持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总之,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在课堂中的和谐统一仍需要一线教师细细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