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介入栓塞和B超下手术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4-08 01:2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存率栓塞肝癌

马 健

(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介入诊疗科 山东 临邑 251500)

肝癌属于极为常见的高危恶性肿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渐上升,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发生较大变化,致使肝癌疾病的发病率正趋于直线上升,临床研究表明,肝癌与低血糖、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高烧等症状高度相关;早期肝癌无特异性反应,随着肿瘤的增大,逐渐出现右上腹疼痛、乏力、腹胀等症状,造成肝硬化,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1]。因肝癌病症机理十分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有极大的概率导致术后复发,为深入分析其术后复发的内在联系,研究针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方式与再次手术切除治疗方式进行临床对比,根据其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期间共收治有150例存在复发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肝癌术治疗史,结合其临床资料,按照顺序编号,并依靠单双数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介入栓塞治疗,观共75例,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3.0±2.5)岁,复发时间3~10年,平均(6.5±1.5)年;观察组接受再次手术切除治疗,共计40例,男性46例,女性21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3.5±2.5)岁,复发时间4~10年,平均(6.0±1.5)年;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排除其他重大器官器质性损伤患者,对比其临床基础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模式,栓塞剂制备:选择100mg顺铂联合60mg表阿霉素及20mL碘化油(40%),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经皮穿刺股动脉后,经导管置入干总动脉。给予碘化油,随后执行超声造影检测,观察其内部情况,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同时与患者肝左、右动脉出置入导管,同时确定复发病灶组织,给予栓塞剂,术后观察其病灶恢复情况,2月内持续给予药物治疗[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方式,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术中所使用的B型超声仪为Acuson Sequoia 512型,线阵的高频探头频率在8~14MHz之间,以B型超声手术针对其病灶组织、肝静脉、门静脉的分布及其与癌灶的情况,进行检测,确定其病灶位置,于腹部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AFP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WBC:×109/L,μg/L)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AFP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WBC:×109/L,μg/L)

观察组 75 5.85±1.25 5.25±0.85 887.65±78.65 209.67±67.64对照组 75 5.98±1.22 3.16±0.55 903.57±73.97 432.97±102.25 t-0.251 2.918 0.458 4.654 P-0.824 0.014 0.755 0.01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值对比(x-±s)

打开切口,于病灶组织边缘1cm处切除病灶,同时联合非规则肝叶切除法针对其病灶范围较大的患者,术后观察其病灶恢复情况,持续给予药物治疗,并辅以并发症预防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AFP水平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其远期生存率,包括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另外,通过HA、HPC-Ⅲ、Ⅳ-C、LN指标观察其治疗后肝纤维化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与卡方值(±s)进行验证,以%(t)进行数据描述,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AFP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患者治疗前,WBC、AF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AF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0.5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0.6%、69.3%、64.0%,对照组分别为80.0%、56.0%、46.7%;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值对比

观察组患者HA、HPC-Ⅲ、Ⅳ-C、LN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3。

3 讨论

肝癌在临床上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该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其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高,相关文献显示,术后5年复发率已超过70%;因此,如何采取一项有效措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式,降低术后复发率,一直以来都是肝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肝癌属于原发性癌症,是一种发生于肝脏内的上皮来源的典型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诊断效果不佳,随病情发展,多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同时伴随有乏力、腹胀等症状,通常情况下,患者餐后均表现有腹胀情况,且呈现出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减轻或消瘦,造成食欲减退、下肢水肿、腹水、皮肤发黄、皮肤瘙痒等多种临床症状[3]。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与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史,肝癌家族史、铁过量摄入、毒素暴露因素等高度相关;肝癌不具有传染性,但但部分患者伴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类型,需要判断其是否处于活动期,若为活动期病毒性肝炎,有较高的几率会通过母婴、血液及性接触进行传播。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术后治疗后复发肝癌患者,予以再次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更加明显,介入栓塞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受患者机体影响,对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低昂WBC、AFP水平,与此同时,无法彻底杀灭病变组织;手术治疗则更为彻底,虽同样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但针对再次复发患者可一次性清除病变组织,预防其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对远期疗效的帮助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在再次复发的肝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方式相较于介入栓塞治疗方式更具优势,可有效提升远期生存率,优化其肝纤维指标恢复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生存率栓塞肝癌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