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丽
(邯郸明仁医院放射科 河北 邯郸 056000)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病因,可能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有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起病多隐匿,随着动脉瘤长期进一步发展扩大,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而颅内小动脉瘤因瘤体体积相对较小,且出血急性期血管存在痉挛表现,导致临床在诊断该疾病时难度较高,为了有效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临床需积极早期快速的做出诊断[3]。文章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间收治的101例怀疑有颅内小动脉瘤的患者,分析CTA与DSA检查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间收治的101例怀疑有颅内小动脉瘤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包括男性72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30~70岁,平均为(50.2±7.3)岁,所有患者均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呕吐表现,呈颈项强直体征,部分患者出现昏迷现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常规CT检查怀疑存在颅内小动脉瘤疾病[4];研究取得患者家属同意;自愿接受2种检查措施;需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排除合并其它器质性脏器病变患者。
64层螺旋CTA检查仪器:GE Optima64排螺旋CT扫描机;各项扫描参数:层厚0.625mm、350mA、120kV、间隔0.625;采用肘静脉注射方式高压注射60ml造影剂(碘普罗胺370 ),流率4.5ml;扫描范围自第一颈锥至颅顶;采用Timimg Bolus技术完成动脉期扫描延迟。
DSA检查仪器:IGS330型血管机;常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后应用Seldinger技术完成双侧颈内动脉与椎动脉造影,摄取位置成像。图像分析:由4名神经放射科专家独立分析后共同讨论,将图像通过工作站进行血管成像。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正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CTA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DSA,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n=101,例)
过往临床多采用DSA检查作为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但DSA检查存在用时久、检查可能促进动脉瘤破裂出血等缺陷,随着现代临床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CTA血管成像亦受到临床关注[5]。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准确率高于DSA检查结果;分析原因发现,颅内小动脉瘤易漏诊的主要原因与其位置偏远、载瘤动脉细、早期显示不清晰等有关,而采用CTA临床检查优势包括可快速得出结果、血管成像可较好显示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可如实反映出血管与周围关系,可清晰显示出颅内小动脉瘤与颅底、骨质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协助医师对动脉瘤进行解剖定位,为合理选择治疗措施提供诊断依据[6]。此外CTA方法可从多个角度、细节显示出动脉瘤特征,有利于医师判断动脉瘤数量、大小与形态。但同时CTA检查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成像过程中仅针对疑似存在动脉瘤之处,不能观察动态血流,对于靠近颈部的动脉瘤检查时可能受到颅骨干扰影响成像质量,影响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准确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