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技术工人创新的壁垒

2019-04-08 02:57郑荣俊
北方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能工巧匠产业工人工人

文/郑荣俊

2018年10月 22日,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王沪宁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展示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团结奋斗新风采》的致词。致词中提到,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技术创新,拿出奋力拼搏的干劲、奋勇当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钻劲,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会期间,各代表团就此展开了热议。不少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在发言时说道,新时代技术工人已经成为创新的主力军,“能工巧匠”们也用实际行动引导身边的技术工人参与到各项创新工作中,让创新驱动了发展。但是在推进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把创新结果转化为成果的意识不够、技术工人的素质不高、推进创新的机制存在壁垒等问题。

新时代技术工人成创新的主力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已经成为创新的主力军。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样件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勇告诉记者,他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技工成长为工程师,并获得国家级荣誉,还当选为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可以说是完成了“草根”的“逆袭”,而成功“逆袭”的原因之一就是创新。

据了解,刘勇在模具、工装夹具、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样件制作等多领域都有不少发明成果。如,他自主设计CG125曲轴压装机夹具,提高工效2倍,减少故障率80%以上,已获国家专利;参与园台铣床气动阀的制作与组装,使铣床维修效率提高50%;在模具制造方面,先后进行了16次成功的改革创新,仅自己动手制造的设备装置就为企业节约费用20余万元,在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方面的成绩更是无法估量。

“一线的技术工人往往是推动企业甚至行业进步的‘大人物’。”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梁平采输气作业区采气工谢利平看来,工作年限稍微久一点的技术工人本身就对本领域的工作比较熟悉,更能从反复的工作中,总结经验,进行技术创新。

此前,谢利平所在的天东29井采气中心站管辖12口单井,日产天然气200万立方米,全部为气水同产井,生产规律复杂多变,为了提高气田产能,她积极组织开展单井动态分析活动,摸索气井挖潜增产措施,提出化排增产、调整生产时间和运行方式等合理化建议,年增产天然气3600万立方米。为做好冬季的“保供”工作增加了砝码。

意识不够、机制不全技工创新仍存壁垒

“虽然一线的技术工人有不少创新的成绩,但他们却很少有申请专利的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他们创新积极性。”谢利平透露,技术工人们创新的出发点很多是为了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减小劳动强度,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项小发明,或者有大发明却不自知。如此一来,技术工人有了创新成绩却因为没有申请专利的意识,而得不到较大范围的肯定和奖励,后续创新工作多半就停止了。

同时,她还说,当一名技术工人的职称到顶点的时候,在想提高技术水平只能靠自学,因为大多技能培训、比赛针对的都是那些最基层的工人和职称还有上升空间的技师,而技术总在不断革新、发展,在技术领域单纯依靠“一招鲜”可能“吃不遍天”。“获得了‘头衔’却失去了培训机会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会让那些能工巧匠们后续的创新工作乏力。”谢利平说。

“90后”的柯艺是重庆西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双碑分公司T003路站务员,也是工会十七大重庆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她在重庆代表团讨论的时候说,作为一名“90后”她深感学习的重要性,一些年纪稍微大点的“劳模”“工匠”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自身学历不高,工会组织给他们的提供的学习机会也相对较少,或者有深造的机会,但需要脱产,而由于工作性质,他们不能长时间离开岗位,这就造成很多“劳模”丧失了系统性、全方位提升的机遇,成为限制“劳模”“工匠”做出更多创新成果的壁垒之一。

此外,大会期间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代表们还抛出了诸如,“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不够”“技术工人创新后的精神奖励存在空白”等问题,并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打造培育更多“能工巧匠”的绿色通道

“一线产业工人来源不足,高技能人才偏少。”10月23日上午,河北沧州市总工会主席王晓燕在河北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培育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会组织的责任重大,应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搭建平台把领军人才选出来,继而带动影响更多职工,让一线产业工人成长有通道,让高水平技术工人在社会上有地位。

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技术工人的创新工作,“能工巧匠”要发挥带头作用。

“我建议工会与本市的高校合作,开一个供劳动者学习的本科班。”在柯艺看来,技术工人和“劳模”能系统性学习的场所很少,重庆及周边地区没有类似于劳动关系学院一类的学习场所,而进入专业的院校学习又是增强技术工人创新活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可以开展相应的探索和试点。

谢利平也建议,工会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组织开展专门针对高技术人才的培训项目,提高对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的针对性。让所有的技术工人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互相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众多代表提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技术创新”的建议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畅通培育更多“能工巧匠”的通道,提升职工技能水平。这也成为了各地工会工作者的共识。

从全国来看,全方位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大潮已起,产业工人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其中,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一大批能创新、爱创新、敢创新的“能工巧匠”也将应运而生,转而服务于全社会的创新驱动发展。

猜你喜欢
能工巧匠产业工人工人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看图猜熟语
推进五星班组建设,培育核电建设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新时代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执行研究
打造更多的“能工巧匠”
论“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重要性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