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凤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东省委决定在深圳筹建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举办全面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的展览。作为展览的筹备单位,深圳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藏品征集与保管团队,全省范围内开展征集工作。在省相关部门和各地市配合下,藏品征集和保管组半年内征集到重要实物3000余件套,照片20000多张、PDF电子文件500余份、音视频200余条,为“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年展览”如期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藏品基础,也为我国博物馆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现结合实际对此次征集和保管工作中的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这次征集工作是广东首次开展大规模、全省范围的改革开放藏品征集。前期各地市宣传部门、博物馆对本地区改革开放藏品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多渠道广泛发布藏品征集通告,明确征集内容,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深圳博物馆精选36人组成5个征集保管小组,与各地市相互配合,无缝对接。其中,第一小组负责省直单位及广州,第二小组负责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五市,第三小组负责惠州、汕尾、揭阳、汕头、潮州五市;第四小组负责江门、云浮、阳江、茂名、湛江五市;第五小组负责肇庆、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五市。
面对征集的复杂性,各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征集事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出实招,见实效”,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紧迫感,齐心协力合作完成征集任务。具体工作中,多数重点藏品的所有者都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如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省统计局、省国土资源厅、南方日报、珠影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对于这类征集,各小组先拟定征集专题,搜集信息,提出明确的征集对象,然后再请省委宣传部协调,由被征集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搜集相关藏品和整理信息。一般性的改革开放藏品大多是民众使用过或还在使用的老物件,捐赠者对它们有很深的情感,不舍得或者不愿意捐赠。对于这些有捐赠意愿又犹豫不决的捐赠对象,征集人员及时沟通了解捐赠者的意愿和顾虑,不怕“说破嘴”“磨破鞋”,用温情打动人,以真情感染人,向他们仔细介绍物品并征集入馆后的用途、意义以及藏品保管条件,并邀请他们来馆参观展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捐赠者捐得放心,捐得安心,从而使藏品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自2017年6月16日,广东省文化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请支持广东改革开放藏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内容明确指出,征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生产和生活变迁相关的各种代表性历史见证物,包括文献档案、影音资料、文学与艺术作品、证章牌匾、票据、生活用品用具、生产设备和产品、与重要人物、华侨华人相关的物品及其他。”12018年5月27日,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筹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又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整体推进的过程,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斐然,举世瞩目,展览馆需要全面展现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历程,又要充分表现四十年来的重大时刻、重要事件、重点人物,与各行各业都有关系。”2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征集的藏品可以分为四大类型:文物类、展品类、重要模型、资料类。文物类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里程碑性质大事件的文件、实物,重要代表人物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反映他们重要思想、参与重要活动等的语录、文件、照片、实物等;反映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标志性实物,比如代表性企业、农村农业等各行各业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图1);反映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物票证等。展品类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前全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生产物品及代表性企业研发的高端科技产品等。重要模型类是指为展览需要制作的反映重要事件、科技创新等制作的模型,如南方电网在珠海桂山的风力发电模型、中广核华龙一号和睦系统模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沙盘模型、格力光伏小屋演示沙盘(图2)、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模型等。因相关模型所代表的都是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从长远来看,这些模型是否属于文物,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资料类是指为展览需要而征集和复制的各类文件、报纸、数据图片、音视频等实物资料和非实物资料。
通常来说,古代藏品的价值比较统一,是集历史、科学、艺术、文化价值于一身,观众通过参观,既能了解古代历史和社会风貌,又能得到美的享受。改革开放藏品距离我们时间较近,普遍来说,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相对较低,观众的可观赏程度也较低。那么,如何让改革开放藏品变得有血有肉,有内容可说、有趣味可看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做好详细的原始资料记录,二是不断发掘藏品背后的故事。
在以往的征集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征集人员往往对征集回来的物品只是做了简单的名称信息记录,随着时间的流失,与藏品相关的信息会越来越少。如果原始资料缺失或是过于简单,藏品价值可能会大大降低。在后续的藏品管理工作中,由于此类藏品信息不全,或被弃在库房,无法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或只能作为孤立的藏品,依托简单的说明牌进行展示,达不到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鉴于此,此次征集工作把藏品的原始信息记录作为藏品征集的重要环节来抓紧落实。一方面,征集人员对任何一件征集来的藏品,都尽量全面了解该藏品的所有情况,及时做好真实、详细的记录;对于掌握信息不全的藏品,不能依靠揣测和主观臆断,随意填写信息,也如实记录情况,以待后续的跟进和研究。另一方面,对原始资料的认真记录和妥善保存,与藏品管理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办理藏品入馆手续时,征集人员将原始记录资料随同藏品一同移交总账,总账登记人员要及时登记,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档、妥善保管。
随着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展示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人们获得信息的来源不断增加,观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也日趋提高,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展品说明牌。此次征集过程中,征集人员通过多方了解,与藏品有关的人物、事件等故事情节,也详实记录,作为藏品附件保管。如在展厅展示的汕头市汕樟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台YS凹版印刷机(图3)。据征集人员记录,汕樟轻工是成立于1989年的小作坊,在时任汕樟轻工董事长、总工程师的王镇臣的带领下,和仅有的2名技术工人,以厂为家,不断研发,破译核心程序,攻克凹版印刷机制造技术难题,于1990年研发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台YS凹版印刷机。在这里,如果讲解员根据记录的凹版印刷机创造中的点滴故事,让这展品更为丰满,那么即便展品看似不起眼,但也代表了一代人创业的艰辛和不断探索工匠精神的传承,观众对展品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又如我们复原的1980年代广东乡镇制衣工厂场景。除硅胶人模特,此场景内所有展品皆是征集人员征集的1980年代揭阳最早的“三来一补”制衣工厂车间的缝纫机、图纸架、图纸、熨烫机、考勤打卡机、各类穿衣模特和各种衣服、布料,为我们复原1980年代广东乡镇企业车间场景提供了有力的藏品支撑。在场景的角落里,原还放着一个泡菜坛子。当初给制衣厂来料加工的香港老板喜欢吃潮州泡菜,所以制衣厂的厂长特地腌制泡菜给他,每次老板准备回香港时,都会带泡菜回香港。将此类细节故事穿插在讲解中,既能使藏品变得立体丰满,又能让观众了解改革开放初期,创业之艰难,国家取得进步,人民生活富足是多么地不易。
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及藏品类型、内容的复杂性,在缺乏成功经验的借鉴下,改革开放藏品的征集多是以展览和研究为目的,藏品的科学保管还处于起步阶段。实物藏品多是只有一个临时的流水号,随着时间的流逝,入库凭证单丢失、数量与入库凭证单或者账册上数量不符、来源不明等情况时有发生。大量的藏品未经整理,充斥在库房,给之后进行的摸底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藏品征集保管小组在吸取以往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及时做好藏品的清理工作。为保障征集流程的通畅性,藏品一旦被征集入馆,需要由征集人向总账提交征集清单,清单内容包含藏品名称、时代、质地、工艺、完残程度、征集城市、征集途径、来源以及相关文字说明等多方面内容。总账室工作人员在认真核对所接收的藏品、征集清单的基础上,根据藏品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修改,形成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藏品征集入馆凭证。经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征集保管小组负责人、馆领导、总账组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登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藏品清册。最后由登账人员填写拨库凭证,将藏品拨交给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征集保管组的库房保管人员。正如美国博物馆协会编撰的《美国博物馆国家标准及最佳做法》中所言:“将藏品‘束之高阁’,也就是说将它们放在库房内,对它们不进行或者尽可能少的进行研究和使用,看似减少成本的理想短期战略,其实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许多种类的藏品在缺乏定期检查和照料的情况下会发生质变。藏品常常只有通过某位有经验、学识渊博的员工精心安排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对外开放,而博物馆的收藏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重新建立起来。”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的征集人员是一只专业性很强的队伍,他们以征集内容为指引,经过鉴选,征集到馆的皆为改革开放史相关实物和非实物藏品。为保证账册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征集保管组单独成立《“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藏品清册》作为此次实物类藏品的总清册,将征集回来的3000余件组实物全部登记在册,另对近20000余张的照片,530份文件,173份音视频也分别整理形成电子清单。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我们短期内未能对征集回来的实物和非实物藏品进行进一步鉴选,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聘请有关专家,做好分类入账工作。
正如在前文指出,此次征集工作征集到了大量的数据照片、PDF形式电子文件、音视频等非实物藏品,通过展览的主展线及辅助展线,《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共使用照片逾700张、文件约100余份、音视频近50条。“博物馆以通过展示图片等背景资料的方式,能与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建立更牢固的关系”4,非实物资料是实物展品的重要补充,在展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往,由于非实物类的数据图片以数据存档的方式存在,仅仅在需要展示的时候,被展览设计人员使用,而对于他们的科学管理,几乎无从涉及。但随着藏品概念的不断延伸扩展,非实物资料亦可称为广义上博物馆的藏品5。作为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如何管理这些非实物藏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作为藏品总账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大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将数据图片、PDF电子文件、音视频分别整理清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征集回来的PDF形式电子文件一般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正式核发的相关事项文件,由于文件格式规范、主题明确严密、手续完备,其资料价值明确;而数据图片、音视频往往缺少对拍摄者、来源、背景、内容等项的说明,特别是有的数据图片包图片名称仅是编号或者拍摄时候形成的编码,让管理人员无所适从,无法准确整理及时归档。据此,此次征集要求征集人员尽量做到征集回来的数据图片、音视频一定要有拍摄者、来源清晰,背景知识有明确的文字说明。在提交总账室之后,由总账登记人员对像素、画面等方面的筛选,删除重复部分后,将图片信息填入含有编号、名称、时代、摄影者、来源、城市、备注资料等信息栏的清单,并将对应的独立编号返还到数据图片之上。将整个数据包单独存放,请技术人员设计简单的数据库来存储非实物藏品,藏品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清单检索、点击藏品名称等方式打开连接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资源共享,还能提高利用率。
二是注意非实物藏品的版权问题。与以往的博物馆自主拍摄藏品作为藏品档案形式存在不同的是,此次征集的PDF文件、数据图片、音视频,是面向全社会征集回来的,涵盖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内容。所有者、拍摄者、原所属单位等关系复杂,如何做好展览、展览出版图册及文创衍生品等的侵权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次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藏品征集成果丰硕,保管工作也相继有条不紊展开。然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史藏品的理论方法体系尚未形成,如何更高效、科学管理改革开放藏品,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人有幸参与此次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藏品征集保管工作,深感理论研究的紧迫性,文中对几大方面的总结也许并不成熟,以期抛砖引玉,更多的同仁重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探讨解惑,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