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绿色航运同心圆

2019-04-08 08:00胥苗苗
中国船检 2019年2期
关键词:港口船舶绿色

本刊记者 胥苗苗

2019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实施,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治理,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三大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显,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排放控制区通过实施船舶节能减排等系列措施,2018年的船舶硫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33%和22%,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实施,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治理,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顶层规划推动蓝图落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党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策,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水运行业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全面推进。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这些法律文件对船舶、港口的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固体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消耗臭氧物质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船舶检验发证、监督检查要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应该使用符合标准的普通柴油”“船舶靠港后应当优先使用岸电”“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在沿海海域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等。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国务院部署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明确提出,全面实施新生产船舶发动机第一阶段排放标准。推广使用岸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内河应采取禁限行等措施,限制高排放船舶使用,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2019年底前,调整扩大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覆盖沿海重点港口。推动内河船舶改造,加强颗粒物排放控制,开展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试点工作。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把发展绿色交通作为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着力完善行业节能环保制度和标准,加快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和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应用,绿色交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学、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到2035年,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绿色交通发展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要求,有效支撑国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交通运输部作为船舶和港口的污染防治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船舶和港口的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履行职责,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等要求,于2015年发布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提出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11个方面72项重点任务,指导我国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有效防控和科学治理工作。

为有效降低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的授权,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12月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设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工作。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停靠港口的船舶需要严格执行该港口国的国内相关法规,因此停靠我国港口的外籍远洋船舶已经执行我国相关法规和相关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业界积极行动

当前,在全球发展总体趋势由“重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设计研发制造高安全标准、低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小甚至无污染的“绿色船舶”发展的前提下,国内外航运企业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且用实际行动将节能减排落实到了具体的应用中。

船舶改装节能是航运企业采用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自2013年开始,多家航运公司陆续采用一些船舶改装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球鼻艏改装等方案,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例如,马士基航运在北船重工,对旗下10艘集装箱船的船鼻进行改造,以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成本。继马士基之后,现代商船也宣布了改造旗下10艘高速集装箱船的计划,并在北船重工完成首艘削减球鼻艏改造工作。随后,达飞海运又在舟山中远船务完成了集装箱船“塔斯卡”球鼻艏改装项目。通过改造,预计船舶燃油成本将减少3%。由此可见,船舶球鼻艏改装后,虽然节能效果不尽相同,但收效仍然明显。与此同时,国际上有不少航企通过改进船体实现降低船舶功率,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比如,船舶通过适当改造靠岸时使用港口岸电也是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之一,船舶在港口使用岸电能够减少船舶对燃油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洛杉矶港口率先使船舶在港口使用岸电。在国内,随着2017年交通运输部《港口岸电布局方案》的发布,船舶使用岸电的进程正在提速。提高船用燃油质量和研发新型替代燃料也同样能够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船舶在靠港时将燃油换成质量相对较好的燃料,减少对港口环境的污染。当前国际上对船舶燃料的应用有很多的研究,在船舶上使用液化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染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航运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管理加强、提高运营水平等手段切实将国家节能减排战略落实到实处。宁波丰华早在2013年就对中船澄西旗下的53000吨散货船进行节能改造。通过节能改装,船舶平均油耗可下降5%~8%。近几年,中远海运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前瞻性节能新技术研究,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船舶。除此以外,航运企业还通过降低航行速度、提升船舶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控制冷气体的泄漏、提高航运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等手段,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造船大国,造船能力和造船完工量已占全球1/3以上,绿色造船技术成为船舶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据了解,目前,我国在船舶制造业领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绿色船舶发展。一是抓船型节材、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同一排放量船舶的用钢量和船型阻力,提高推进效率,优化装船机电设备的系统配置和参数选择,降低能耗;开发余热和废气能量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收集和积累三大主力船型船舶的设计与运营能效指数等数据,在新船设计制造中不断改进。二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指标之一,有计划地实施船用动力与配套设备技术的更新改造。利用船舶市场尚未全面复苏及国际船舶排放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的转机时机,力争在船舶配套技术和产业领域有所进步。三是从船舶的材料入手,如利用不具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材料,多使用一些环保材料,既可满足船舶的本身要求,也可降低环境污染。四是在绿色船舶制造过程中,采用精度造船技术较大程度地做到节能和环保。精度造船技术可以使船体的建造参数更加标准,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为船体各个部件进行精度制造,降低返工和后期修改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船体材料浪费,从而实现以绿色环保的角度来发展船舶制造业。此外,有部分船厂采用了船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润滑油投油回收再利用、焊接车间的烟气净化、用天然气取代丙烷、乙炔等有效措施来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对国内实现绿色航运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CCS助力航运技术减排

作为航运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船级社(CCS))一直致力于服务海事界、为造船航运提供支持保障,同时也一直为航运业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珠江绿色生态发展”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提升能效,标准先行。早在2012年,CCS就颁布了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截止目前,CCS已授予约90艘船舶绿色船舶(Green ship)附加标志,另有113艘船舶获得了单项的船舶设计能效(EEDI)附加标志,有效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2015年,CCS在其《钢质海船入级规范》中增加“船舶能效实时在线综合监控”(EOM)附加标志及相关检验要求,这是全球首家在规范中明确提出EOM附加标志的船级社,同时提出了关于船舶能效管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2015年9月2日,CCS对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4万DWT散货船“珍珠海”轮首次授予EOM附加标志。另外,2018年,CCS还在新修订的《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增加了岸电系统船载受电装置的具体法定检验要求,与IEC80005标准相协调。推进江海直达相关标准研究及船型研发,CCS制定并发布了《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2018)、《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8)。

开发节能新船型,促进船舶升级。CCS联合船东、设计公司、政府部门研发了马鞍山到舟山航线的2万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无锡到上海洋山的124标准箱河海直达集装箱船、长江干线到洋山的700标准箱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等高能效江(河)海直达概念船,节能效果良好。

不仅如此,CCS还通过软件开发,打造船舶能效提升“帮手”。CCS很早就联合了当时的中远散货开发出船舶能效在线智能管理系统,目前已在中远海运集团百余艘船舶上安装使用,效果很好,并有约35艘新建船舶正在安装该系统。该系统通过航速优化、基于纵倾优化的最佳配载等解决方案,可不断提高船舶能效管理水平,还可与船公司有关管理系统对接,形成大数据平台,可大幅提高航运公司管理精度。CCS开发出船舶最佳纵倾优化软件,可以一键给出最佳航行纵倾,减少船体航行阻力,节约燃油,降低营运成本,帮助船舶取得良好EEOI证书表现。目前,该软件已在国内多家航运企业的不同系列船型中得到应用,截至目前,已累积为船东节省燃油2万多吨、近亿元,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数万吨。

CCS还承担了“长江标准船型管理系统”“珠江和闽江水系现有船舶标准化评估认定系统”的开发,为推进长江、珠江、闽江水系、京杭运河等水域运输船舶标准化认定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针对《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实施中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推进优质清洁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方面,CCS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CCS针对LNG新能源应用开展研发,基本形成了覆盖LNG运输、LNG加注、LNG利用三个关键环节的LNG水上应用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体系;完成了“船舶双燃料发动机废气排放限值研究”课题,有效提升了CCS绿色船舶技术竞争水平;CCS还协助国内工业界编制完成强制性国家标准《岸基式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设计规范》。不仅如此,CCS还开展了船舶替代燃料(醇类、醚类、氢燃料电池、生物柴油)应用研究,以降低船舶排放,提升航运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编制完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及磷酸铁锂系统检验指南(2014)》,并正在进行珠江1000吨级双电(超级电容+磷酸铁锂电池)推进散货船的设计。

除此以外,CCS凭借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国内领先技术地位,在新能源行业助力绿色中国建设。CCS积极开展海上风电安全管理方面法规、标准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联合海事部门开展了“海上风电装置安全管理及对策研究”,提出《海上风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建议案)和《海上风电设施安全管理技术细则》;参与国家住建部《海上风电场设计规范》编制工作。

下一步,CCS还将继续提升绿色/智能化船舶创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助力海运企业降本增效,继续推进新型能源在船上的应用、助推海运业转型发展,为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珠江绿色生态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港口船舶绿色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绿色低碳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船舶稳性控制系统研究
《威海港口》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港口上的笑脸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