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徐阳会,张守成
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也是凝聚中华儿女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传统武术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构建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但是近些年来传统武术大有衰落之势,练习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且多局限于民间交流。
甘肃省是我国传统武术兴盛与普及的地区之一,素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而西棍中尤以“天齐棍”、疯魔棍为代表。天齐棍传人和尚义老先生现居于甘肃省临夏州莲花乡,其祖父辈时为永靖县土司,故年少时家境富庶,且好习武,便拜访当地名师习得天齐棍,一并学得的套子还有单/双刀、“条子”、双头棍以及流星锤等等。到成家时,在当地民间已被列入“把式”之列,人们都称其为称“和把式”。现在和把式家中还有其当年练习天齐棍的照片,如图1。但是自从经历文革的“破除迷信,除三旧,解放思想”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当地习武之人日渐稀少,甚至很难寻得一传人的悲凉境地。和把式这样的情况只是我国传统武术传承至今的一个缩影。和把式作为天齐棍传人所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主客观影响因素,都是极具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和流失代表性的。对这一个案进行调查、了解与分析,总结它发展至今面临失传的主客观原因,不仅对保存“天齐棍”这一传统经典棍法有重要意义,对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武术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图1
和尚义(后称和把式),男,1938年生,祖籍甘肃永靖县,7岁时出家,19岁时还俗。其曾祖父(名字不详)为当地土司,家庭富庶,祖父(何学彦)、父亲(和成清)都喜欢习武,受祖辈影响其年少时也爱习武,1967年因刘家峡水电站建设而移民于现在的甘肃省临夏州莲花乡。
年轻时和把式拜得当地线把式(线三元)为师,习得西北名棍“天齐棍”,后多方拜师学艺,如张把式等,学得一身武艺,遂成当地名人,被当地柴禾行称为和把式。据和把式口述,线把式的师傅是其叔叔,称为老线把式(线得寿),老线把式师承魏把式,而魏把式的师傅为王大脚。当时陇上确有王大脚之人,且有据可查,王大脚名叫王富海,脚户出身,因脚大善走而得名。据说其臂力过人,胆气充沛,为人忠厚诚实,虽是贫苦出身,但是在地方上享有较高的名望。民国20年《续修导河县志》卷6专门为其立传:王富海,俗名王大脚。咸、同间年近古稀,精技击。幼从山东得一拳术,名曰“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招,喜之娴熟,有滴水不得侵身之妙,故陇上武术家称大脚为宗师。[2]由此可见,文字记载和民间流传相印证,可以断定天齐棍是在乾隆年间传入甘肃的,并在甘肃发扬光大。
和把式有两儿三女,只有大儿子年轻时学过刀,但是过了儿立之年的大儿子早已放下了手中的刀,为家计而奔波,说起早前习武的场景也没有了多大兴致。和把式早年曾收过自己的一个侄儿为徒,本打算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但不幸的是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传承之人由于意外去世,从那以后老人再也没有专门的收过徒弟。
谈到习武盛兴的时候,和把式说,在文革前当地有很多人喜欢习武,他最多的时候教过一百多人同时练习武术,那时前来学习武术的人全部都是自愿的,可见当时人们对武术的喜爱与痴迷情况。在和把式的师傅张把式家里挂着这样一幅字联,足以反映人们对习武的热爱和对习武之人的尊重,“人生年轻最宝贵,学文习武是正规;朝朝暮暮苦用心,文通武备人敬佩。”当地“柴禾行”还有这样的语言流传:“仁义为友,道德为王;仁礼智伩,三从四德,礼貌道德;走州吃州,走县吃县。”虽包含有“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但是放在当时,足以体现民间习武者之间的坦诚与友情。和把式那时一些生意,家境不错,所以每隔几年都会在当地组织一次“拉场子”,发请帖邀请当地有名望的老把式和一些习武之人聚到一起,切磋武艺,据和把式讲,他前后曾组织了有七八次这样的活动。时至今日,在整个临夏州境内鲜有不知有和尚义(和把式)其人者。但是经文革之后,当地习武之风渐衰,年轻人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当地人更是对当地流传已久的西北武术熟视无睹。和把式也是自文革后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练习过武术,更不用说传授多少徒弟了。当地传统武术可以说已经显现出“青黄不接”的味道。1982年老人还参加过临夏州全州武术表演赛,拿到一等奖的好成绩,2006年和把式应邀参加“迎州庆五十周年表演大会”,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以前习武有句古话,叫做“穷不习武”。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就是习武者要消耗较大体力,所以饭量较常人要大很多,一般寻常人家很难供养一个习武之人;第二,穷困人家出身的人,可能会有私仇或其他原因,做师傅的怕其学成之后出去生事,影响自己声誉。第三,贫困出身的人,很难将自己所学的武术毕生练习,大多在其成年之后撂下武术而改做其他事情,以维持家计。所以,为师者大都挑家境较好、为人忠厚、有一定天赋的徒弟做其传人。和把式大多数武术都是从其师线把式(线三元)那里学得,年轻时,每日步行来回二十几多里路习武,风雨无阻,由于和把式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且天赋较好,深得线把式喜爱,最后将天齐棍传授与他。同时期有一名姓金的同龄人与其一起学习,两人一起习武多年,但是后来由于工作原因金姓老人最后半途而止,虽仍保留每日锻炼的习惯,但是当和把式邀其一起对练天齐排子的时候,金老先生对当年所学却记不起几个完整动作。
另外,线把式(线三元)的师傅是其叔叔老线把式(线得寿),而老线把式的师傅是魏把式,据文献记载,当时确有一位被当地人称作魏把式(魏廷贤)的人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不知是否是同一人。据说这位魏把式的师傅也是王大脚,由此推断的话,老线把式的师傅很有可能就是这位魏廷贤魏把式。魏把式是王大脚的主要传承人之一,王大脚门下徒弟众多,但是其主要传承人只有魏廷贤和其独子麻狼。[3]王大脚其名王富海,从马明达老师的《说剑丛稿》一书中的关于其人其事的记载可信度很大,相传王富海在年轻时偶然间救了一位自称常爷(后人都尊称其为常巴巴)的人,并悉心照料,感动了常巴巴,得知王富海也喜爱武术,尤喜练棍时,常巴巴便传授其天启棍的套子和排字,并嘱咐其不可说出是他传授其这套棍法,也不可在天齐棍上和回民起矛盾,所以王富海后来只说是和一个“山东人”那里学的这套棍法,也从来不在天齐棍上和回民起纠葛。[4]所以现在在甘肃地区,回、汉之间在武术上仍然存有较大的心理鸿沟,相互之间基本没有武术上的交流。
我国传统武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之后,仍然被一部分人所喜爱,甚至于痴迷。可见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魅力。但是到了近现代,我国传统武术却一直在走向没落,这其中既有着主观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客观影响。
2.1.1 传统武术的传习自我封闭
我国传统武术在师徒相传的模式中历来讲究传内不传外,传上不传下,教套路不教口诀、不教对练等思想,这是古时候师傅作为传授一般徒弟武术的常用方法,只有对自己满意的徒弟才会传授自己的“真本事”。但是一个师傅一生收的徒弟是很有限的,为的是避免自己的武术泄露出去,被外人偷学。传统的武术师徒传承思想在保持“本门”武术特色的同时严重束缚了其上下传承,甚至使其一直处于濒于消失的危险境地。假如徒弟发生意外,又缺少其他的传承人,则这一门武术很可能将失传。
2.1.2 传统武术包含的封建思想
我国传统武术之中所包含的思想往往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宗教内容交织在一起。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已经很难甚至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如上文提到的三从四德,早已被现代人所摈弃,甚至“师徒如父子”也已经被置于一边。社会的进步加快了社会人思想的解放,人们都开始追求思想上的自由,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越将投入与回报视为学习的正常方式,即“交钱学艺,学完走人”。以前的伦理道德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这些传统的武术传习发生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传统武术发展的屏障。
2.2.1 国家扶持不力阻碍传统武术发展
中国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 在近代社会发展中逐渐衍生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5]竞技武术作为官方主要推广的项目,自然不用担心其传承的问题。目前竞技武术已经成为了奥运会以外其他大多数大型体育赛事的项目。而传统武术则面对的已经是生存问题。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包括了“少林功夫、武当武术等”六项武术,并将其列入了“杂技与竞技”类。由此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政府对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视仍然不够,传统武术作为我国几千年一直发展下来的一项文化遗产,已经形成了庞大和复杂的体系,却只能归入“杂技与竞技”类,可见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一般;第二,少林功夫、武当武术这样的“名门大派”都已经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很多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更要差的多。国家在发展中国武术的时候如此重“竞技”轻“传统”的现象,已经在事实上严重影响了传统武术的传播和传承。
2.2.2 经济发展落后阻碍传统武术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另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也十分明显,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而我国传统武术大多起源于农村,传播于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已经阻碍了农村人口的体育参与,传统武术的发展自然也遇到了瓶颈。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9元。[6]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为三倍多,巨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农民为增加经济收入而无暇顾及其他文化生活,练习武术这种既占用时间又消耗精力和体力的事情更是无心学习。
2.2.3 价值的缺失阻碍传统武术发展
以前由于社会发展落后,人们练习武术的价值小到强身健体、自卫防身,大到保家卫国。专门的武师也是靠传授武术获得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原有的价值正在消弱或消失,或被其他事情所取代,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增加经济收入上;随着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在局限于以前的消遣方式等等。传统武术如何在新时期发掘自身不可取代且能吸引人们注意的价值,成为其复兴的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武术是源于农村代表着中国武术真正根基的中华武术文化,发扬好、传承好我国传统武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西北天齐棍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传承的典型案例,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与现状代表了我国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环境与现状。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2006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完成国家全国文化遗产普查、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谱系等工作。包括西北武术在内的传统武术应当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尽力争取自身发展的有力条件,为走向复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