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的推广策略和发展模式

2019-04-08 06:49常宝芳宋丽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毽球济宁市运动

常宝芳,韩 华,宋丽维

1 前言

“毽球运动是由我国古老的民间广为流传的踢毽子游戏衍生而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1]。” 毽球运动不仅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具有趣味性、观赏性、竞争性及对抗性的特点,因此它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非常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及课余活动中推广。这样不仅可以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能最大程度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加之毽球运动受场地限制程度较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展了毽球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广州、北京、上海及东北各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济宁市各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情况,探索毽球运动在济宁高校推广的策略和发展模式,旨在为毽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普及提供理论参考和和实践指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济宁市六所高校的毽球运动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六所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毽球运动的起源、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 访谈法

对济宁市高校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开展毽球运动的有关情况;针对毽球运动的推广策略和发展模式等问题,向长期从事毽球运动的教练员及专家通过电话、邮件和微信的形式进行访谈。

2.2.3 问卷调查法

从济宁市六所高校中抽取三所高校(济宁学院、济宁医学院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校中各抽取300名学生(共900名)发放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对毽球的了解程度、是否练习过毽球(花毽、网毽及踢毽子)、是否希望学习花毽(网毽)、是否向往开设毽球课以及希望如何开设毽球课等等。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法,共回收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52份,有效率为94.7%。问卷的信度采用“折半信度法”,Speaman Brown系数为0.902,表明调查结果是可靠的。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2.5 分析归纳法

依据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对济宁市高校推广毽球运动的可行性及相关策略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归纳、概括和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广泛搜集和把握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济宁市三所普通高校和三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在深入了解毽球运动在各校的开展状况以及学生的认识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探索济宁市高校推广毽球运动的策略和发展模式。

3.1 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的开展状况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济宁市的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三所)均未开设毽球课程,也没有毽球队;各校也没有专门从事该项目的教师。

3.1.1 学生对毽球运动的了解

在问卷中对学生“是否了解毽球运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济宁市高校的学生对毽球运动是陌生的。没有一个学生对毽球运动“非常了解”;且只有26名女生和19名男生“比较了解”毽球运动,只占各自总人数的5.4%和5.2%;而“了解”毽球运动的学生也只占14.0%和13.4%;绝大部分学生是“不太了解”和“不了解”,这两部分的学生共占80.6%和81.4%。

表1 学生对毽球运动的了解程度调查表(n女=485 n男=367)

3.1.2 学生对开设毽球课的意向

学生虽然对毽球运动不大了解,但是大部分同学会“踢毽子”。调查发现,有91.2%的女生和63.7%的男生会踢毽子,其中有24%的女生能做简单的花样动作。对于“是否希望在体育课中开设毽球运动项目”,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分析表2发现,高达92.5%的女生愿意开设毽球课,希望开设毽球课的男生也占了61.1%。以上数据表明女生赞成开设毽球课的人数比例远高于男生,同时也说明了大部分学生的态度是肯定的。因为毽球运动不仅具有趣味性、健身性等特点还具有竞技性和对抗性,是一项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新兴运动项目,所以它不仅仅适合女生选择,也同样会受到众多男生的青睐。

表2 学生对开设毽球课的意向调查表(n女=485 n男=367)

3.2 制约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开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济宁市高校的多位体育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影响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推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缺乏毽球专业的教师队伍、各校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缺少毽球项目的教学资料、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或认识问题以及学校领导对毽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足等等。

图1 制约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开展的因素

从上图可以看出,师资力量和宣传力度是影响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推广的两个主要因素,一共占了55.8%。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毽球运动,甚至有的老师也不了解毽球运动。在师资力量方面,熟悉毽球比赛的老师也是寥寥无几,更没有专业的毽球老师。图1还显示,毽球项目教学资料的缺乏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占19.8%。主要原因是毽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程度不高,专门从事该项目的教师较少导致的。观念或认识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们大都崇尚从国外舶来的项目,认为引进的项目才是先进的、时髦的,从而忽视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项目。另外,学校领导对毽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领导重视就可能会有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项目就能够得到很好地开展。

3.3 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推广的策略

3.3.1 加强济宁市普通高校毽球项目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济宁市各高校没有毽球项目专业的教师,因此组建师资队伍是首要的任务。建设毽球项目师资队伍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学校可组织特别热爱毽球运动的教师或从事与毽球项目类似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通过短期强化学习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掌握毽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第二,学校可选派部分热爱毽球运动且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教师到其他高校或毽球运动队进修学习,以便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和精通毽球运动及其发展方向、竞赛和管理;第三,学校可以引进或聘任毽球专业人才,也可邀请国内开展毽球运动较好的高校中的老师来传授技术和经验。

3.3.2 在济宁市各高校中加强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力度

据调查,现阶段济宁市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状况不容乐观,竟无一高校开设毽球课。因此,我们必须在济宁市各高校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毽球运动。加大宣传力度是首要的推广途径,只有教师和学生了解和熟悉了毽球运动,才能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大力宣传,也可以通过在学校的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比赛及运动会等赛事上邀请毽球专业人士进行表演,从而达到让大家了解该项目的目的。

3.3.3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毽球运动引入体育课程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2]。”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毽球运动由我国古老的民间广为流传的踢毽子游戏衍生而来的,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竞争性及对抗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教育体系的强大作用,不断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占的比重,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课是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和学习体育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济宁市各高校的体育课中开设毽球项目能够为毽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学校的体育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3.3.4 组织和参加各种毽球比赛,促使学生在课余锻炼时间进行毽球运动

毽球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农运会、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要比赛项目。通过竞赛,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水平、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度,还能活跃学校的竞赛场,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比赛中来,使毽球运动更活力。济宁市普通高校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和参加各种毽球比赛,通过比赛,以加强毽球技术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毽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济宁市各兄弟院校间也可以举办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毽球比赛,以激发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和提高学生学习毽球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动毽球运动在济宁市各高校的发展。

3.3.5 济宁市各高校应积极建立毽球协会或毽球俱乐部

建立毽球协会或毽球俱乐部可以吸引毽球爱好者积极的参与。毽球协会或俱乐部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校毽球运动的表演及各种形式的比赛,以及毽球运动员的等级认定制度、裁判员培训、教练员培训等活动,使得毽球运动在济宁市各普通高校能够得到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

3.4 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的发展模式

针对济宁市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现状,结合毽球运动的特征,通过对部分专家和老师的访谈,本研究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是适合现阶段济宁市高校毽球运动发展需要的。

3.4.1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的涵义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始终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主”及“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体育教学俱乐部,结合课余体育活动、学生体育竞赛以及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过程[1][3]。这种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还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3.4.2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运行的注意事项

济宁市高校在运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推广毽球运动时应在该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运用常规的讲解法、示范法、纠错法、表演法和鼓励法等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社会无比发达的网络技术,通过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师生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学辅导法是教师提前向学生交待清楚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学生借助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师生双方交互的活动,即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辅导。如果学生遇到有关技术动作的问题,应首先通过与同学探讨、研读教材或反复观看视频解决,如若仍然未能掌握,再由教师点拨、讲解和示范。

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教学评价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指挥杆和风向标,因此要格外重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济宁市各高校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但在评价过程中应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不能过度强调结果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做到公开化和透明化。

4 结论

4.1 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的开展不容乐观,竟无一高校开设毽球课。绝大部分学生对毽球运动不了解。

4.2 制约毽球运动在济宁市高校推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师资力量短缺、宣传力度不够、教学资料缺乏、认识的问题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等等。

4.3 在济宁市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策略有加强毽球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将毽球运动引入体育课、组织和参加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比赛、建立毽球协会或毽球俱乐部等等。

4.4 适合现阶段济宁市高校推广毽球运动的模式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

5 建议

5.1 加大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兄弟院校间的竞赛与交流,以赛促练,共同提高,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毽球运动俱乐部。

5.2 要想保证毽球运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的顺利运行,必须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毽球济宁市运动
毽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分析
第一次踢毽球
我校毽球特色项目有效性教学的行动分析
Analysis of Methods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不正经运动范
近30年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济宁市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