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淑
摘 要:中国是拥有民族最多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正是有着这些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才营造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体系。这其中,朝鲜族是一个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比较独特的民族,我国对于朝鲜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始终保持着高度重视,朝鲜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融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朝鲜族 文化传承 创新建设与发展
我国的朝鲜族大多分布于东北三省,随着现代化开放的步伐,韩流、日流、西方文化日益冲击着朝鲜族传统的文化资源傳承,更多的青少年未能够认识到朝鲜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怎样推动我国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建设与发展,怎样平衡单一文化与多元化的文化融合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制约朝鲜族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文化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对于朝鲜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着“喊的多、研究的少、落实得更少”的情况,有些人对朝鲜族文化的认识片面狭隘。朝鲜族非遗保护条例于2015年颁布实施,但一些领导还存在对朝鲜族文化不了解、不知道的现象,甚至还包括一些文化工作战线上的同志。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朝鲜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建设与发展。
(二)投入不足制约了传承发展
近年来,各级文化设施条件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有些文化设施仍然不完善,设备也不健全,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文化需求。部分公共文化馆的馆舍面积虽然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是馆内的设施设备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也比较低。朝鲜族非遗保护条例中明确了传承人、传承项目同级保护的原则,朝鲜族非遗传承项目、朝鲜族传承基地和建设滞后,传承活动没有保障,影响了朝鲜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文化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在朝鲜族文化传承工作中,存在优秀的朝鲜族文化人才严重稀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在民族文化人才留住和引进方面非常困难,导致了朝鲜族文化传承后继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
(四)非遗保护难度较大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要健康的延续发展下去,就需要传承人对被传承人进行单一口头传授技艺。可是,由于受到保护经费、传承人、展示基地等条件的限制,造成许多非遗项目难以有效开展保护和进行展示活动。如盘索里、溪琴、绩麻舞等朝鲜族非遗项目,目前能够唱好、弹好、表演好的人员非常少,现有的传承人都是一些年龄稍大的老人,由于没有传承资料,只能对年轻人口传心授,而且目前愿意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新生力量又少之又少,致使许多朝鲜族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处于濒于失传的局面。
二、朝鲜族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中国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一定要把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以认识,要重点扶持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乡镇,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民族文化重要的传承、展示载体。通过几年来的走访调研,笔者认为朝鲜族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有如下几点。
(一)挖掘朝鲜族民族音乐
朝鲜族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以传统的调式调性为基础,运用五声调式音调为民歌旋律的特征,并有机地结合朝鲜族独特的长短特点和个性化的音乐风格,从而更加突出具有朝鲜族民族音乐特征的民族音乐。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挖掘朝鲜族民族音乐其中也包括朝鲜族戏曲,几千年来,在朝鲜族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一直有老两口唱跳的节目,在群众中一直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在经过专业化发展以后,这个节目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平民化、通俗化的风格,而且节目的内容表现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观众也易于接受。
(二)围绕精准扶贫,推进朝鲜族文化产品展示销售
中国朝鲜族农耕文化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发展民俗旅游经济为重点,要大力开发农家乐旅游产品,积极构建旅游功能村。将具有特色的传统朝鲜族房屋(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马尾式住宅)、传统的种地方式、秋收的场面用以小型演出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将朝鲜族人们在制作米肠、辣白菜、泡菜、打糕等食品,现场为旅游者展现详细的制作加工的流程,让旅游者在品尝本地特色食品的同时,也可以做好本地特色产品的销售。另外,还可以在农家院中,放置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朝鲜族普通民众使用的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制作泡菜用的坛子、篱笆、簸箕、辘轳,一些小孩的特色玩具,正在晾衣架上晾晒的朝鲜族服饰、朝鲜族弯钩鞋,秋千等传统的农耕器具和生活物品,都能散发着浓郁的朝鲜族乡间气息,让来此旅游的人步入其间,仿佛感觉穿越了时空,能够直观感受到近百年来朝鲜族在农耕、生产生活、饮食、娱乐等方面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通过观看表演农耕舞、刀舞等方式,进一步开发朝鲜族村落旅游资源,在朝鲜族特色的房屋中将创新的朝鲜文化产品推广出去。这样既能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又能形成了风光旅游和朝鲜族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文化产品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有机结合,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特点的重要宣传形式,文化产品更加具有时代性、趣味性、收藏性、观赏性、历史性,从而能够被年轻人所接受,让年轻人在品玩文化产品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了解朝鲜族文化的历史,无意识地传承朝鲜族文化。通过中国朝鲜民族文化产品的流出,会将我国朝鲜民族文化传播到全国,并走出全国,在全世界中发展,也实现了我国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人才建设,保持文化活力
在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工作中,要坚持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双管齐下”,即在注重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带动更多优秀的朝鲜族文化人才的回归,使朝鲜族文化传承人有地位、有待遇、有发展,成为热爱家乡、传播家乡文化的主力军。加强非遗普查,切实做到抢救保护共举。切实加强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非遗项目,要及时做好认定、申报工作和抢救性保护工作。对已经失传的项目,要留存好相关资料,做好记忆性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搭建朝鲜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交流学习平台,调动朝鲜族文化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积极性,适当地给予奖励,并加大传承人队伍人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朝鲜族文化传承人的水平,更多地发掘文化传承人和被传承人。
三、结语
虽然在朝鲜族文化传承的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小小的问题,但是通过挖掘朝鲜族民族音乐、围绕精准扶贫,推进朝鲜族文化产品展示销售、重视人才建设,保持文化活力的举措,可以解决在朝鲜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部分难题,让相关文化部门和民众能更好地重视朝鲜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有效推动和推介朝鲜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建设、发展、传承、保护、发扬、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鹏.朝鲜语与朝鲜族文化的传承[J].北方文学,2019(1):187.
[2]李兴荣,王晓晴.导游基础知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02.
[3]李秀莲.具有独特民族音乐特征的朝鲜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0,(6):74—76.
[4]潘植华,李洪,张翔.论科技与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