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解读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义

2019-04-07 20:10韩贵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

韩贵宝

我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歌在古代除了传唱,还起到教化的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①可见,孔子对《诗》的教育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将它们概括为审美教育、伦理教化、才智教育。《诗经·关雎》在孔颖达《毛诗正义》里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②这就是《诗》教的作用,让学习者的品格得以温柔敦厚的熏陶,让受教育者从内心认可儒家的社会伦理规范。因此,古典诗歌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传承至今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于诗歌意象,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③还认为“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层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④严云受先生认为“如果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没有起码的了解的话,那就不可能理解中国的古典诗词,不可能真切、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⑤因此,正是有了诗歌意象,古典诗歌的世界才会繁花似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⑥要落实好这个要求,诗歌意象教学在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诗歌意象教学突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突破了教师的传输作用,而是以此为学习诗歌的门径,让学生自己切实投入到古典诗词的学习中,并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意象对于诗歌而言,无疑是关键的,意象中包含了除作者的独特情感和个人体验外,还蕴含着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在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意象解读诗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深切领悟诗歌丰厚意蕴

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诗歌意象又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一部分。任何一个意象,它的形成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经历代文人的不断发展和运用,该意象就有了某些特定含义,以及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如“柳”意象。杨柳最早就是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柳絮就会漫天飞舞,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耐旱,容易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不管朋友到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又柳丝柔软,“丝”与“思”谐音,因此有相思,思念之意;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送意味着要留住离别之人。从以上可以看出,“柳”作为诗人自己笔下的一个主要角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也与传统习俗和民族心理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契合的。

时光不停流转,生命逐渐走向灭亡,本是自然规律,不会随着人的意志的转移为转移的,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必须遵守的前提。但时过境迁,敏感的诗人们就是通过草木虫鱼等这一系列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来唤起心灵中深沉而悠长的生命意识的。因此,诗歌鉴赏教学中,只有通过对意象内涵深层次的挖掘,才能深切领悟诗歌丰厚的意蕴。

二、丰富想象、移情与认知

诗歌的跳跃性决定了诗歌内容高度的浓缩性,也就意味着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将诗歌各联进行有机的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移情的作用将其内心的情感转移到所谓的客观物象上,即诗歌意象上,从而使诗歌意象具有了人性化的特点,充溢着生命色彩,也使得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与诗人内心所生之情融为一体。

三、切实掌握诗歌鉴赏门径

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模式只是游走于诗歌教学边缘,把诗歌教学混同于文言文教学,具体有如下几类:一是按“背景—作者—翻译—主旨”的模式进行教学;二是按“掌握文言知识—理解诗词内容—深层次鉴赏分析”的思路进行,侧重于借助文言知识,对诗句进行解读,类似于对诗句的翻译;三是按“诵读—鉴赏—改写”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把握诗歌内容,课后对名句或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摘录并改写成散文化的语句。因此,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浓,学生在读诗歌时没有突破口和切入点,加之遇上较为生僻的字词,更是手无举措。诗歌意象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门径,通过解读意象,让学生积累常见意象并掌握意象的内涵,同时熟悉该意象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即使学生读不懂诗歌或有生僻字词,也能通过该意象对诗歌鉴赏一二,从而切实掌握诗歌鉴赏的门径。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185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③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⑤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意象
抚远意象等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象、形神
关注诗词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