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兰
基于当前教改背景,高中英语要实现有效教学,应突出教学模式的革新,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如新课程理念等来指导构建教学模式。当然核心问题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围绕学生为本实现充分让学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
基于现代的教育理念,新式的教学方法、模式层出不穷,但始终不会脱离一个核心点——以学生为本。充分让学同样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海德格尔提出了“让学”的教学理念,其本质类似自主学习,即我要学且学会——授之以渔。
基于新课标,现在教学当中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重视学习者的权利和责任,学习者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学生主体。进一步看建构主义,受教育者主动去进行有意义的构建。注意其中的关键词,主动和有意义。要主动地学习,其所构建的知识才有意义。
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充分让学实质就是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把课堂时间、场所、机会等充分地让给学生,实现自主学、主动学。而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则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指手画脚,而是参与学习。这与新课标理念一脉相承。
出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考虑,充分让学的意义非常显著,高中英语教学当中构建充分让学课堂模式,对于构建有效课堂,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实际上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都符合充分让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五步四有教学等等。在当前环境下,充分让学课堂模式有很多可以参考的经验,笔者也基于这样的思路进行总结,思考充分让学课堂的构建方法。
1.充分让学课堂构建方法 结合建构主义,学生学习是从旧知识延伸新知识,其本质是学生在质疑、认知、再质疑,在认知这个过程当中进行知识的构建。充分让学的课堂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即要进行自主的构建,要质疑,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元互动,进一步总结升华,再一次质疑且进行拓展延伸。基于这样的思路,教学中要突出三个方面。
首先,原学,即自主构建,质疑问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通过自学来构建知识,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课堂上找答案,或者自己找答案。而教师要了解学情,明确学生起点,以学生为本,定位教学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与情景教学、五步教学或者沉浸式教学相似。实际就是要有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然后质疑。一般常用问题情境。所以充分让学的第一个阶段,原学就是要问,不仅教师问,学生也要问,要问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这要以高中生学情为基础,设计恰当的原学单(与导学案相似)。例如牛津版英语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World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原学单,列问题,如When was the United Nations setup?Who is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UN then?How about now?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预习,去思考,掌握相关话题背景。
其次,研学,就是在原学的基础上,用问题来串联教学过程,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师生、生生共同解决问题。这与五步教学法相似,即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后,围绕问题进行研讨。要求归纳问题,提取其中的主要问题。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分组,并且明确分工和责任。然后围绕主要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此时要参与学生讨论,但不对学生的讨论指手画脚,而是共同解决问题,或者引导生成更深层次的探索。这里应注意,必须要有合适的教学目标或者学习目标。从上文提供的案例来说,要树立如下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挖掘文章深层含义,在阅读策略、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上有所提高。围绕这些目标,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或者合作探究。
最后,延学,实际类似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环节,就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升华,使知识内化,明确目标达成情况,并基于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二次质疑,进而持续的进行学习,最终拓展延伸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在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小组内总结,以自己的理解来总结文本提出的联合国责任、亲善大使使命,进一步引导质疑,如What else do you think the UN can do?等,以此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进行深层挖掘。
2.充分让学课堂思考 基于上文的分析,充分让学,本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进行有意义的构建。对于教师而言要转变理念,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准新课标要求,在教学当中则需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并全力营造轻松愉悦的互动学习氛围,以轻松愉快的互动交流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这里笔者强调一点,即要突出质疑、认知这个过程,也就是要在让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充分让学能够取得效果的关键点。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理念,充分让学课堂对于高中英语构建有效教学有着很大帮助,但要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围绕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兴趣为抓手,组织教学过程,并突出评价总结,实现意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