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林
八省市作为第三批改革省份发布的各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内容大体一致,明确了“3+1+2”选课组合12 种模式,无疑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给学生及家长带来了选科等具体问题上的抉择。
1.成立组织机构,至少要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选课走班教学工作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三个机构,分工负责。2.高一按行政班授课,全年开设生涯指导课,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1 课时/周,进课表。3.购买软件,搭建选课排课平台,便于学生网上填报和学校迅速统计及安排课表等。4.编写《选课指导手册》,提供给学生选课用,主要内容:编制手册的目的意义、选课原则、选课流程、学习要求、课程体系目录和各门课程纲要。5.学校根据学生选科数据,确立走班模式,规划课程及课时,拟定走班学科和班级,确定教师、教室等数目,编排班级序号、电子班牌,编制课表,制定师生管理办法及相关评价制度。
1.学校明确基本思路,告知学生及家长
高考综合改革由原来的纯文科和纯理科两种组合增加到了12 种组合,客观上来讲,对学生及家长更为有利,根据学校学科特色、教师以及学生规模等校情,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
(1)力争12 种组合全部开出,既满足学生个性化选科需求,又尽量确保教育教学的稳定。(2)依据学生首选科目,按“语数外物”和“语数外历”分类分层(A、B)编班。“生化地政”4 选2 再选科目尽量固2 或固1 走1;如一种组合开出2 个班及以上,考虑分层编班。(3)如高一有艺术班,进高二时原则上不再独立编班,而是根据选科编班,专业课安排在晚自习进行。如艺术班所选组合一致,也可独立编班。(4)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实行模块教学,高一、高二教师打破年级界限,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选择模块,学科组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年级实行全走班形式。
2.选择科目组合,学生可以这样做
科目组合的选择并不难,主要考虑“四要两不要”:四要:(1)要选择学生自己成绩排位靠前的学科,它说明你的学科学习能力。(2)要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感兴趣,就有潜力。(3)要选择学生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专业和领域。(4)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及特色。两不要:①不要过分考虑将来的专业。②选定科目组合后,不要轻易改来改去。其实,每种组合学起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打定主意,就要下定决心读下去,下定决心去应对各种困难。
1.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各为150 分,以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三科占了450 分,是最能拉开差距的三门主科,是最要抓住的三门主科,也是应该花时间最多的学科。
2.物理、历史两门首选科目各为100 分,以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可拉开差距达到100 分,物理、历史科目分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
3.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再选科目的考试卷面总分各为100 分,按照等级赋分规则,考试卷面原始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特别注意每科等级赋分区间是30~100 分,区间差最大为70 分,所选两科加起来最多140分,是学生第三要学好的学科。
理论上,全国统考公共科目语数外与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与再选科目政地生化中所选两科学习时间或关注度比例最好是2∶1.5∶1。当然,具体到每位学生可以有个体差异。
1.成绩与专业选择的关系
专业固然重要,成绩才是王道。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实行以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非提前批平行志愿录取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根据实际参考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总成绩,分三段填报志愿和录取。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后,再进行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集志愿。
2.自招与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的关系
自2018 级高一开始第三批改革八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可以预见的是,2021 年高考招生时,自主招生有很大可能淡化甚至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如学考成绩需要达到年级前10%,重点参考学科是什么,高考投档成绩等,具体各校要求不一,最终以高校公布为准。
3.研学与成绩的关系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所以,致力于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目前还是最重要的决策。
第三批八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已经落地,面对新高考,学校、家长、学生焦虑、纠结不是办法,唯有冷静应对方为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