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静
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转变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性质和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方面,由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性质方面,英语由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向工具与人文相结合的语言。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此外,在标准内容部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用隐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大因素。
1.思维品质的相关概念。思维品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指的是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他们的逻辑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水平表现出来。
2.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不少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死抠语法规则:英语语法教学以语言知识学习和解题技巧讲解为主。对教师只是通过语言苍白的反复表述,不通俗易懂,反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机械重复操练:利用单选、填空题等反复练习,机械重复,为了语法而出题,脱离实际。例如:put on和wear的动词辨析,从高一讲到高考结束,学生反复练习,然而仍然有学生没弄懂。
(3)学生认知错误: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还包括人际交往等应用能力的学习。然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锻炼的环节。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学英语“只要学好单词和语法就可以了”的错误认知。
(4)教辅资料单一:各类语法教辅资料都是以语法为线索,很少顾及语篇应用。动辄几十道选择、填空题,陷入题海,学生的想象力被扼杀在摇篮里。
课堂实践是协作探究模式框架下的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新课标高一必修1 unit3:Travel Journal为例,时长40分钟。
1.探究式学习阶段。学生以自主学习和收集信息为主。在上一节课结束之前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跟读录音,自学新单词,在网上自主查询中国著名景点,例如:The Great wall,The Yellow Mountain,Guilin 等。收集与谈论“旅行”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例如:“Guilin scenery stands out as the world’s best.”初步掌握该单元的主要语言点。
2.协作探究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以合作式教学为主,学生以小组探究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2人一组,一人使用“Which kind of transport do you prefer to use?”句型进行提问,另一人使用“on foot;by bike;by bus;by car”等交通方式进行回答,并给出具体原因,接下来学生可以交换角色。鼓励各小组相互PK,共同进步。
3.评价及总结阶段。到了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邀请学生主动上台展示,第一个环节提出的某一著名景点进行对话或者三句话以内介绍一下某一个著名景点。先进行小组间互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语法、台风等因素进行点评和反馈。最后,师生一起进行课程总结和反思。
1.促使教师转变教学风格。在协作探究教学模式下,教师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种转变有利于营造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座位上奋笔疾书,上课变成了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改进师生互动关系。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观察——探究——发现——讨论——总结——反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使用知识,在“思想碰撞”中交流观点,在探究中不断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和意见的倾听者,实现师生间的零距离交流。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