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莉
一、“柔”以及其具体体现
(1)关爱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他们对老师的真心付出不会无动于衷。尽管教师并没有期望从学生那里得到爱的回报,但真挚的情感总会润物无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我所面对的中职学生大多是住校生,缺乏亲人的陪伴,当他们碰到困难,消沉低落的时候,极其需要他人的思想疏导和情感安慰。而班主任,无疑是担当雪中送炭这一责任的最主要的角色。教师的关心细致而具体,从思想领域到情感领域,从日常生活到学习生活,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体现出我们的关爱。先亲其师,方信其道,有了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不愁搞不好班级管理。
(2)尊重学生。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就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引导我们关注“短板”本身并没有错,但单盯着最短的那块木版,强迫他们“补短”,过多地将关注的焦点指向学生的弱势领域,拿一学生的短处与另一学生的长处进行对比,结果是越比越短。所以我更赞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金战老师的反木桶理论,即: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人无完人,沿着强项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班级中的那些后进生,对外界极敏感,对人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对什么都无所谓,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其渴望教师的理解、信任,他们仍然十分在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也值得我们关注,哪怕只是课间给我让了个座、在我需要记录时及时地递给我一支笔、教室地面有污水主动清理并把拖把洗干净放回原位、周末回家主动来短信报平安等等这样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我都会记在心里,并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在班上似乎很不经意讲一讲、提一提,并不刻意地当场表扬,但却很好地满足他们渴望被重视的心理,从而愿意和班主任走得更近。
二、“刚”及其具体体现
(1)身正为范。“刚”的首要表现是教学生,教师必须先教自己。对课堂上宣扬的道德教化,班主任必须身体力行,使我们宣扬的东西变得更直观可信。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我会郑重地告诉学生自己目前的危机感和不断充电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和他们一样在努力;每次大扫除,我会挽起袖子和学生一起劳动;学生寝室的公共洗漱池,常常会因有洗发水包装袋而下水不畅,只要我看到就会顺手把那些袋子捡出来。教师言行一致,学生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里。
(2)恩威并施。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可亲可近”,还需要“可畏”。班级管理的成与败,要看班主任这只领头雁,能否时刻督促他们,当学生有犯错倾向或犯了不该犯的错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纪律要求来约束和规范。同时建立个人的班级量化分,对每个学生都“量身定做”,包括学生的出勤、参与活动积极性、好人好事等各方面都充分体现,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奖励的方式,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学生实施一次奖励,让更多的學生有前进的动力。
“刚”——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保障;“柔”——情感,是班级管理的能量。教师用自己的真心换得学生的真情。只有被真情感染的学生才会更自觉地遵守制度,才会从心理上认可教师的权威。“刚”和“柔”的目的都是为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不同的性格和个体差异,作为班主任,更要了解这一差异,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时从差异出发,刚柔相济。
参考文献:
[1]王芳梅,葛金国.刚柔并济:掌握严爱交融的班主任工作艺术[J].教书育人,2016(7):79.
[2]陈卫乐.宽严相济,刚柔并用——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J].文教资料,2011(1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