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观察

2019-04-06 08:02杜光瑜章潇迪张建玉秦小刚王武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过敏性病程哮喘

杜光瑜,章潇迪,张建玉,邱 薇,秦小刚,王武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院,江苏 常州 213161)

儿童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小儿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发作的咳嗽,病程大于4周,咳嗽多于夜间或清晨出现,干咳多见,运动后诱发或加重,无其他呼吸道感染表现,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咳嗽症状,同时往往存在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1]。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5年至2017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因敷贴药物过敏脱落2例,最终列入统计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3~12岁,平均7.5岁。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试行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CVA的诊断标准。① 持续咳嗽大于等于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或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明显缓解;③肺通气功能正常,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④有个人过敏性,过敏性疾病药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症为咳嗽,病程大于等于1个月,咳嗽、痰少,咳嗽以夜间、晨起为重;次症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咽干痒或痛,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血象大多数嗜酸粒细胞增高。主症加1项次症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过敏性咳嗽诊断标准 ;②年龄3~14岁;③门诊患儿;④家长知情同意;⑤无发热、喘憋表现;⑥肺部听诊无湿啰音。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先天性、遗传性或其它较严重的慢性疾病;②有传染病及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原发疾病;③年龄不在研究范围内;④对治疗药物或所用电极板过敏;⑤治疗期间有皮肤感染或破损。

2 治疗方法

孟鲁斯特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1~4岁日4mg,大于5岁日5mg,日1次,晚上服,疗程1个月。同时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药物由白芥子、细辛、白芷、麻黄、甘遂组成,治疗前用生姜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制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的药饼。嘱患儿俯卧,将药饼用纱布包裹,敷在定喘穴、肺俞穴、膏盲穴上,药物离子导入仪(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NPD-4AS型)的电极板用湿布包好,盖在药饼上,并用沙袋压紧,将药物离子导入仪电流强度调至5mA左右(以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板和药饼。每5天治疗1次,共治疗6次。均在每年三伏天开展治疗。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血常规检查,Sysmex XN-100(血细胞分析仪)观察血常规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发病次数、发病病程。

4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评定标准和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评价[3]。临床痊愈:咳嗽症状消失,主症积分为0。显效:咳嗽症状显著减少,总积分减少大于等于66.67%。进步:咳嗽症状有所改善,总积分减少33.33%~66.67%。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

5 治疗结果

痊愈30例,显效11例,进步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

治疗前后疾病计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疾病计分比较 (分,±s)

表1 治疗前后疾病计分比较 (分,±s)

时间 M P25~P75 平均秩 u P治疗前 10 10-12 39.87 5.200 <0.001治疗后 10 8-10 35.11

治疗前后血嗜酸细胞计数比较。治疗前血嗜酸细胞计数(330.1±58.5)个/L,治疗后血嗜酸粒细胞(298.41±84.95)个/L。

随访6个月发病次数及病程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发病次数(1.5±1.1)天,较前减少;发作病程(4.0±2.0)天,较前缩短。

6 讨 论

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现代研究大多认为CVA本质是因变应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致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和顽固性咳嗽。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发作和减轻症状,目前西医大多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舒喘灵等β2受体激动剂及白三烯调节剂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通过抑制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降低咳嗽受体敏感性和P物质释放缓解咳嗽症状。

敷贴是将适当的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特定部位的皮肤上,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遗尿等疾病[3],其中使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是用来防治哮喘。早在清代《张氏医通》一书中就有敷贴治疗哮喘的记载。传统的敷贴方法是将药物简单敷在患者皮肤上,仅靠皮肤黏膜自然吸收产生作用,而且一般认为敷贴时间与敷贴后药物过敏相关,每次治疗时间长,药物容易脱落,影响依从性。离子导入技术能够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人体,因此使其能够更好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而且每次治疗时间缩短,药物过敏反应比例低,不易脱落,提高了依从性。所用药物均为辛香温燥之品以温通经络、和气血、调阴阳、行气解痉止咳,使正气渐复,同时降低了血嗜酸细胞计数,使抗病能力增强,从治本出发治疗过敏性咳嗽,可达到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过敏性病程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