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珍
(河南省濮阳县中医医院脑内科,河南 濮阳 457100)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卒中”范畴,病机为气虚血瘀络阻,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68例,均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41~90岁,平均(78.44±10.97)岁;病程0.5~6个月,平均(5.65±1.54)个月;有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史13例,高血脂病史10例。研究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39~88岁,平均(79.67±11.55)岁;病程0.6~7个月,平均(5.23±1.89)个月;有高血压病史10例,糖尿病史12例,高血脂病史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主症为半身不遂,感觉减退或消失,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次症为面色苍白,自汗出,神疲气短乏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具有2个以上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舌脉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及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②年龄在18岁以上75岁以下;③急性发病后2周~6 个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造血、代谢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②脑梗死后脑出血;③由脑外伤,脑肿瘤,风湿性心脏病,脑寄生虫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而引起的脑梗死;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两组均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治疗。
每晚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00mg。
研究组加用头穴丛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①补阳还五汤加减:当归尾20g,黄芪30g,桃仁15g,赤芍15g,地龙10g,川芎15g,红花15g。每天1剂,用500mL水煎至200mL,分早晚服用。②头穴丛刺:仰卧位,取华佗牌一次性0.2mm×25mm毫针,常规消毒后采用《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4]中的顶中线(头顶部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顶颞前斜线(头顶部、头侧部、从前神聪至颞部悬厘引一斜线),将针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到达帽状键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达到应有深度后快速捻转1min,留针30min,每日1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
采用全自动锥板式黏度计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采用血脂分析仪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5]。随访3~6个月采用Rankin修订量表(MRS)观察恢复情况[6],分值范围0~5分,5分表示严重残疾,0分表示无症状。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①半身不遂或能站立并能独立行走。轻为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中为站立困难、甚或完全瘫痪,重为肢体运动障碍。②口舌歪斜。轻为舌轻度偏斜,口角不流涎;中为舌中度偏斜,口角偶尔流涎;重为舌明显偏斜,口角多涎。③言语謇涩。轻为语音不清,能分辨语句;中为语音不清,不能分辨语句;重为有发声,不能说出词句。 ④肢体麻木:轻为自觉麻木,触之有感觉;中为自觉麻木,触之感觉减退;重为自觉麻木,触之无感觉。⑤头痛。轻为偶有轻微头痛;中为经常头痛,可忍受;重为头痛持续难忍。⑥头晕目眩。轻为偶尔出现;中为经常出现,可忍受;重为持续,难于忍受。⑦舌象。轻为舌质正常,中为舌质紫暗,重为舌质痪斑疲点。⑧脉象。轻为正常,中为脉细涩,重为脉涩。其中①②分别以无、轻、中、重记0, 2, 4, 6分,⑤⑥分别以无、轻、中、重记0, 1, 2, 3分,舌脉不记分。
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疗效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7]。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0%~100%为临床治愈。症状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为显效。症状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未达“有效”标准为无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mPa·s)研究组 治疗前 23.84±4.98 6.98±0.46 1.82±0.03治疗后 10.34±3.47*△ 6.22±0.31*△ 1.48±0.04*△对照组 治疗前 22.47±4.76 6.97±0.41 1.82±0.05治疗后 12.96±3.73* 6.43±0.33* 1.60±0.07*
两组血脂指标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表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TC LDL-C HDL-C研究组 治疗前 4.15±0.41 2.80±0.56 1.04±0.43治疗后 1.22±0.42*△ 2.28±0.45*△ 1.60±0.42*△对照组 治疗前 4.16±0.98 2.81±0.45 1.05±0.31治疗后 3.28±0.45* 2.53±0.52* 1.29±0.42*
两组MRS评分见表4。
表4 两组MRS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MR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研究组 34 1.55±0.25 1.02±0.03对照组 34 2.01±0.56 1.53±0.59 t 4.035 3.516 P - <0.05 <0.05
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血虚则血运不畅,气不能行,导致脉络瘀阻。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主[8]。
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补阳还五汤方中当归尾活血祛瘀止痛,黄芪补益元气,桃仁、川芎、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地龙清热熄风、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之功[9]。针灸可改善血流状态,增加血液供应[10],头穴丛刺可改善脑电活动及血管弹性,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电活动,调整脂类代谢异常,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1]。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及血脂状态,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