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辉,郭建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不便、疼痛等症状,主要病理为肩关节附近肌腱、韧带和肩关节囊、滑囊发生无菌性慢性炎症[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早期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疼痛,且在劳累及天气变化时诱发或加重。本研究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随机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58岁,平均(51.6±1.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5.6±5.2)个月。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58岁,平均(51.8±1.5)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5.8±5.1)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肩关节附近疼痛,夜间更为严重。
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肩关节脱位和骨折或外伤;②合并骨质疏松;③合并精神病、糖尿病、心脑血管性疾病;④存在凝血机制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等。
两组均给予中药治疗。甘草6g,没药10g,乳香10g,川芎10g,牛膝10g ,杜仲10g,姜黄10g,芍药10g,桑寄生10g,独活12g。日1剂,水煎,1次200mL口服,日2次。
研究组联合针灸治疗。取患侧2~3个阿是穴,以及阳陵泉、天宗、合谷、曲池、肩贞、肩髎、肩髃,常规进针,强刺激,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0.5h。留针时在阿是穴部位给予温针灸。日1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用Constant评分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状况,包含力量测试(0~25分)、活动范围(0~40分)、日常活动(0~20分)、疼痛(0~15分),评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肩部无疼痛和压痛症状,肩关节恢复正常活动。有效:肩部压痛和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程度改善大于等于3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6.81±0.12 2.01±0.05对照组 40 6.82±0.14 4.25±0.04 t -- 0.3429 221.2514 P -- 0.7325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治疗后疼痛 日常活动 活动范围 力量测试 疼痛 日常活动 活动范围 力量测试研究组 40 1.20±0.12 5.12±0.12 21.02±1.21 5.26±0.12 13.25±0.12*△ 18.20±0.15*△ 35.21±1.21*△ 23.21±1.21*△对照组 40 1.21±0.13 5.11±0.13 21.03±1.22 5.24±0.11 9.25±0.11* 11.52±0.21* 25.47±1.25* 16.85±2.15*
肩周炎属中医“筋痹”范畴。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不利、筋脉拘急疼痛。病机病因为机体亏虚,筋脉缺失养分,风湿寒侵入机体经络,气血瘀滞而引发疾病。因此,治疗时需遵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原则,辅以补益肝肾、祛风散寒的方法[3]。
所用芍药、桑寄生、独活通经止痛、祛风除湿,川芎、姜黄活血行气,没药、乳香活血通经,牛膝、杜仲强壮筋骨、补益肝肾。诸药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效[4]。针灸治疗取特定穴和阿是穴。肩髎、肩髃、肩贞为经验穴,也为治病刺激点,对改善疼痛有奇效[5]。可发挥运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