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杰
(河南尉氏县中医院内科,河南 尉氏 475500)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为结肠、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弥漫性炎症,表现为腹胀、腹痛、血便等[1-2]。本研究用扶正平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诊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42.08±6.41)岁;病程1~10年,平均(4.89±0.97)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66岁,平均(43.11±7.02)岁;病程1~10年,平均(5.03±1.0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消化道肿瘤、肛门病变,近3个月内曾用益生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有药物禁忌或过敏,伴有肠梗阻、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直肠息肉等其他结直肠疾病,妊娠期、哺乳期。
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合理运动,禁食酸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睡眠,戒烟戒酒等对症治疗措施。并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g,口服,日3次。
观察组加用扶正平溃汤(自拟)及隔姜灸治疗。扶正平溃汤药:药用炒槐花20g,黄芩20g,当归20g,侧柏叶15g,黄芪30g,苍术12g,茯苓15g,荆芥穗12g,甘草8g,黄连8g,熟地20g,白芍20g。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每次200mL,日2次,早晚温服。取足三里、中脘、神阙,将新鲜生姜切成厚0.3~0.4cm、直径2~3cm左右的薄片,于姜片中间扎小孔(6~10个),用手将陈艾绒搓制成艾柱(圆锥形,上尖下平,枣核大小),于选定穴位上放置姜片、艾柱,点燃艾绒上端,待出现无法忍受灼痛感时将未燃完的艾柱去除,此为1壮,每个穴位灸3壮,日1次。
两组均治疗3个月。
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腹胀、腹痛等内容,每项症状按照0~3分进行统计,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为无效。症状明显减轻,肠黏膜伴有轻度炎症,大便成形,1天2~4次为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肠黏膜基本复常,大便次数1天少于2次,粪检正常为显效。症状消失,肠黏膜复常为痊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腹胀 腹痛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 40 2.32±0.27 0.41±0.10 2.02±0.46 0.47±0.11对照组 40 2.27±0.31 0.74±0.16 1.98±0.43 0.82±0.14 t 0.769 11.062 0.402 12.433 P 0.444 0.000 0.689 0.000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便血”“肠风”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外感湿邪,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浊毒瘀滞,血络受损,血败肉腐。治疗当以利湿化浊,扶正固本,补气益气,清肠止血为基本原则。
扶正平溃汤方中黄连、炒槐花、苍术、黄芩清热解毒、除湿祛浊,侧柏叶凉血止血,茯苓健脾利湿,荆芥穗辛散疏风,熟地、黄芪、当归补血活血、补肾养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清肠止血、扶正固本、利湿化浊、补气益气之效[3]。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黄芪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及机械屏障作用[4]。隔姜灸借助灸火热力将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至体内。中脘属于胃之募穴,温灸有助运化、调节胃肠功能之效。神阙穴位于脐部正中,属于任脉穴,具有较强渗透性。足三里属于足阳明之合穴,温灸之具有健脾、调节免疫作用[5]。
扶正平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