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
摘 要: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的发生,易对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影响我国航空领域的信誉与形象。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的成因机理,重点从安全演练、设备性能、应急预案、管理模式四方面出发,针对风险管理手段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
前言:
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流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空中交通管制的压力逐渐加大。如风险管理不善,系统故障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将显著加大,民航也将因此而遭受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为提高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减少差错,有必要对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
1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机理
1.1 缺少安全演练
缺少安全演练,是导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形成的主要原因。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否于差错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积极的与机组工作人员配合处理差错,是决定着民航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1]。受经验、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处理应急事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旦差错发生,极容易陷入慌乱的状态,导致差错无法及时解决。组织民航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演练,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对民航安全性的提高较为有利。
1.2 设备性能欠佳
民航飞行器设备精密度高,如飞行前未确保设备性能无异常,设备极容易于飞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机组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可见,为减少设备故障,减少风险,飞行前加强对设备性能的检查较为关键。实践经验显示,即使飞行前全面的检查设备性能,飞行后,燃油等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仍较高。空中交通管制员应能够及时发现故障、诊断故障,方可指导机组工作人员解决故障。由此可见,为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率,需加强对故障诊断等问题的重视。
1.3 缺乏应急机制
应急机制缺乏,是导致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缺乏应急机制,同样容易增加各类差错的处理难度,拉低处理效率,对民航安全性的提高不利。“模糊综合评价法”为风险评估方法的一种,以该方法为基础,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明确各类风险的来源、影响以及原因,有助于建立完善的风险应急机制,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够于风险发生后,利用较短的时间对其进行解决[2]。可见,为提高民航的安全性,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建立应急机制较为重要。
1.4 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管理模式,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管理人员需自行承担“信息的收集”、“管理方案的制定”、“管理方案的落实”等任务,管理压力大,且管理效率低。“全员参与管理模式”为新型的管理模式,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均参与到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全面收集相关的信息,为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将该模式应用到民航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积累管理经验,在降低风险发生率的同时,提高各类风险的处理效率。
2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的风险管理手段
2.1 開展安全演练
为减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开展安全演练是关键。例如:民航可以以1个月为一阶段,组织工作人员举办一次安全演练。演练的过程中,可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的小组,每小组内均应包括“机长”、“副机长”、“空中交通管制员”等人。待小组成员分配完成后,民航可以模拟相应的事故(如:飞机遭遇鸟群),要求小组内的成员相互配合处理事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其与机组工作人员的配合能力,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被感知及解决,提高民航的安全性。
2.2 优化设备性能
民航设备故障类型较多,燃油系统故障为常见类型之一。为减少上述故障,优化设备性能是关键。例如:民航起飞前,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油箱、输油管路、通气系统、除水系统进行检查,判断油箱有无泄漏,判断管路有无堵塞。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有关人员需以故障手册为基础,及时对故障进行诊断。具体方法如下:输入故障信息(如:故障代码),进入隔离程序,对相关故障文件进行查询。浏览查询结果,对故障进行一一排查,最终定位故障,并给出故障的解决方式,使民航设备性能得以提升。
2.3 建立应急预案
为预防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较为重要。对此,建议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到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应急系统”的途径,对风险进行预防。例如:民航可将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分为三大等级,A级代表重大差错,B级代表中等差错,C级代表微小差错。在此基础上,从“人员”、“航班”、“环境”、“设备”四方面出发,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建立明确的应急预案。例如:飞机于飞行的过程中遭遇大雾天气,属于“B级差错”,原因应归类为“环境”中的“恶劣天气”。上述事故发生后,空中交通管制员需及时联系各相关城市的天气部门,并积极指挥机组工作人员处理事故,提高应急水平。
2.4 全员参与管理
积极积累风险预防经验,对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建议民航将“全员参与管理模式”应用到风险管理过程中,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发生率的降低奠定基础。例如:民航可建立“风险预防数据库”,当相关差错发生后,机组工作人员需及时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从发生差错时飞机的飞行状况、各项参数、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方面出发,将各项信息纳入至数据库中。而空中交通管制员则应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制定类似事故的预防方案,将其与各类数据共同输入至数据库中,为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提供保证。
结论:
综上所述,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的形成,与风险管理不当有关。为提高民航的安全性,我国相应领域应积极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增强工作人员的危机应对能力。在此基础上,主动优化设备性能、建立详细的应急预案,鼓励全员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差错。
参考文献
[1]牛犇.民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参数管理模块设计[J].民航学报,2018,2(05):65-67.
[2]龚杰昌.制约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交通世界,2018,16(0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