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清算领域研究

2019-04-04 00:54赵靓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用证票据货币

1.支付清算概述

1.1 支付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支付推动金融业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支付的定义,狭义地说,支付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资金转移行为”。广义地说,支付是指“一种价值交换的手段”。因此,支付可以不需要货币(例如以物易物),货币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支付媒介。支付工具是一切商品及服务交易得以实现的必需品,支付涉及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全球支付方式的演化和创新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宗旨,而支付领域的每一次巨大创新, 都会推动产生新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产生,进而促进金融业的形成和发展。

对支付工具的需要是货币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以物易物的交易效率,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逐渐被认可。货币的出现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源。

商号的票据和汇兑服务的出现,推动了金融业的诞生。唐朝的“飞钱”,背书转让,相当于当今的商业汇票的雏形。金融业萌芽。

多种货币的兑换凭证和付款委托书出现,推动跨境贸易融资。12世纪意大利多种货币兑换商发展起来,能够支持异地付款,相当于当今的银行汇票,汇票的融资功能由此发展起来。

寻求轻便的支付工具是银行业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属携带不便,钱庄提供了场地和安保,沉淀的资金用于借贷。银行业由此诞生。不同银行的银票之间兑换困难,银行业设立了会员制的独立清算所,并要求成员缴存保证金。清算所成为中央银行的前身。

1.2 支付方式的进化方向:由实到虚,无微不至

回顾货币与支付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代的实物支付,近代的信用支付以及现代的电子支付。当然,每个阶段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例如,古代的交子和镖局的通票既是实物又带有信用特征,近代的信用卡和ATM机既拥有信用属性又完成了初步的电子化。

实物支付时代,买卖双方必须把要交换的商品运输到同一地点才能完成支付。一般等价物产生后,物流和资金流实现了分离,一般等价物充当了交易媒介。实物交易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便携性差、标准化低、普及性不足、总量有限。

信用支付的發端,即纸质钱庄票据和纸质货币的产生,基于钱庄和政府的信用,价值符号从实物货币中分离了出来,创造出更加轻便、标准化的支付工具,并且由于纸钞可以大量生产,解决了古代经济遇到的通货紧缩的问题;信用支付发展到后期,最主要的突破在于基于银行信用创造出了延期支付的工具。

电子支付极大地改变了支付信息载体和传输方式,支付从此摆脱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支付效率得以飞跃式的提升。可以说,现代支付进程的前半段主要体现在银行清结算系统的建设以及连通各大银行账户的卡组织的发展上,后半段发展则主要依赖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终端支付工具的创新,极大的便利了大众消费者的生活。

2.区块链改造力

区块链天然适用于改造支付清算系统,能够在多方面发挥巨大价值。

2.1数字货币支付清结算——高效的交易结算及穿透式监管

2.1.1 基于区块链“交易即结算”的特征,数字货币区块链支付清算网络将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

无论是国内各银行之间或者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还是涉及多国银行机构的跨境业务,都存在对账的问题。对账的存在,根本上是因为双方在交易时没有达成充分一致, 或者是交易链路上指令执行不一致,因此需要通过对账来做核查,达到最终结果的一致。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及共识算法,使得交易相关方共同维护一套账本,链上支付可以在交易时直接达成共识,省去交易后对账的环节,具有交易即结算特征。释放原先耗费在对账工作中的巨大劳动力,去除对中央对手方或者第三方的依赖。

并且,跨境支付中,区块链可信多方账本可支持银行机构以外的外汇交易流动性提供者加入,降低换汇的交易摩擦。

2.1.2 从区块链数据的可追溯性、可编程性来看,数字货币支付将能够帮助监管层实现更优的监管效力。

我国已在积极推进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法币案例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实现,将帮助央行对发行数字货币的去向分布、应用领域精准掌握。甚至,利用区块链可编程性,能够有效限制特定属性的数字货币在指定的领域流通。比如可以限制新发行的数字货币不能流通到房地产相关的账户里,扶贫资金智能流向贫困者的账户等。

2.2 证券等金融资产登记清结算——本质上与货币支付清结算一致

通过区块链解决多个证券服务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中央对手方之间的对账问题。具体可细分为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发行登记系统、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证券自动化交易系统,以及“交易即结算”的证券清结算系统。

2.3 数字票据——支持拆分,提高流动性,可追溯

数字票据基于区块链发行,即成为可拆分的数字资产,利用区块链高效的数字资产流转体系,提升票据的运转效率和流动性。并且透明化运作,打击灰色中介的欺诈行为。

数字票据相关服务方,共同维护基于区块链的共享数据库,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不可抵赖的特性解决纸质票据“一票多卖”的问题,并能将“背书”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完成,既追溯票据背书历史,又能自动化高效完成转让。

2.4 信用证——高效流转,减少在途时间

利用区块链技术账本强一致性,实时同步,防篡改等特性,将信用证各参与方作为节点接入区块链网络,建立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信息和贸易单据电子化传输体系,实现国内信用证链上流转,实时写入,实时读取以及实时验证验押,从而降低票据、信用证的在途时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信用证的变化可以实时被其他相关行或企业及第三方获取,可保证各方信息透明确保相关方利益。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信用证信息可以在链上实现安全、快速、可追溯的传递,并且可支持中文报文,在国内信用证结算中可以取代SWIFT,从而实现自主安全可控的国内信用证交换体系。

作者简介:

赵靓琳,1990年3月,汉,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猜你喜欢
信用证票据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5年8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