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芝 孙艳茹 张凤杰 王振华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特点[1]。寻找可疑过敏原是患者的必然诉求,但在平时诊疗工作中常规开展的过敏原检测方法(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很难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达不到诊疗需求。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检测CSU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的一个主要试验,灵敏度约为70%, 特异性为80%,且省时简便[2-4]。本文通过分析CSU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与ASST结果的关系,以期找出临床遇到的问题原因,并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检测方案。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305例CSU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CSU诊断标准[5],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65例、女140例,年龄18~62岁,平均(31.64±9.25)岁。另选取100名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名,女44名,年龄20~61年,平均(33.30±9.50)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6,7]①3天内未使用抗组胺药物,2周未使用多塞平,4周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②能配合完成实验者。③试验区域无皮损损伤。
1.3 排除标准[7]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严重心、肺、肝、肾、血液等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者。③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患者。④有过敏性休克病史的患者。⑤伴有过敏性或非过敏性呼吸道疾病。
1.4 方法 用一次性采血针抽取患者肘窝静脉外周血8 mL,分5 mL和3 mL置于2个不抗凝玻璃试管,分别用来进行血清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和ASST试验,IgE抗体结果检出后与患者核实是否符合实际发病情况。
1.5 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8]取肘窝静脉外周血5 mL,置无菌不抗凝玻璃试管,室温静置30 min,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后利用欧蒙“优敏”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清树木组合(柳树/杨树/榆树,ts20),普通豚草(w1),艾蒿(w6),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ds1),屋尘(h1),猫(e1),狗(e2),蟑螂(i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ms1),啤酒花(葎草,u80),蛋清(f1),牛奶(f2),花生(fl3),大豆(fl4),牛肉(f27),羊肉(f88),海鱼类组合(fs33),淡水鱼组合(鲑鱼/鲈鱼/鲤鱼,fs34),虾(f23),蟹(f234)这20种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判定:采用“EUROLineScan”软件判读,条带的深浅用EAST类别0~6表示,其采用的浓度级别等同于过敏原公认的RAST(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系统。0级为<0.35 kU/L;1级为0.35~0.7 kU/L;2级为0.7~3.5 kU/L;3级为3.5~17.5 kU/L;4级为17.5~50.0 kU/L;5级为50.0~100.0 kU/L;6级为>100.0 kU/L。0 级为阴性,患者血清只要有1种特异性IgE 出现阳性即计为阳性病例。
1.6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9]取肘窝静脉外周血3 mL,置无菌不抗凝玻璃试管,室温孵育30 min,400~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50 μL在肘窝下10 cm进行皮内注射,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在对侧同时进行皮内注射,作为阴性对照。于30 min后进行观察,以自体血清诱发的风团和红晕与阴性对照的大小相比较来判断反应强度。结果判定:阴性为血清侧风团标准直径小于对侧5 mm或者潮红、红斑直径小于对侧10 mm;弱阳性(+)为风团直径大于对侧5 mm或者潮红、红斑大于对侧10 mm;阳性(++)为风团直径大于对侧10 mm或者潮红、红斑直径大于对侧15 mm;强阳性(+++)为风团直径大于对侧15 mm或者潮红、红斑直径大于对侧20 mm。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性别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年龄、病程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ASST阳性组和ASST阴性组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ASST的阳性级别与对应的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将305例CSU患者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为阳性的过敏原与实际病情发作相关的过敏原比较,完全符合率为4.59%(14/305),部分符合率为23.61%(72/305),不符合率为71.80%(219/305)。在305例CSU患者中146例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7.87%,螨虫组合结果阳性及阴性CSU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00名健康志愿者中9人(9%)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与CS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在305例CSU患者中177例 ASST结果为阳性,ASST总阳性率为58.03%。ASST阳性及阴性的CSU患者在性别、年龄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SST阳性的CSU患者组病程为2~148个月,平均(37.36±40.73)个月,ASST阴性CSU患者组病程为2~120个月,平均(22.80±24.0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ST阳性的CSU患者组病程更长(表1)。100名健康志愿者中7人(7%)ASST结果为阳性,与CSU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ASST及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一般情况比较
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
2.3 将305例CSU患者分为ASST阳性组(177例)和ASST阴性组(128例),ASST阳性组和ASST阴性组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46%和66.41%,ASST阳性组对应的阳性率低(表2)。对两组间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结果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示Z值为-5.221、P<0.05,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2.4 在ASST阳性组中,对ASST的阳性级别与对应的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对其他部分常见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和ASST实验结果做相关性分析显示,屋尘、狗、大豆、虾也呈负相关(P<0.05)(表3)。
表2 ASST阳性组和ASST阴性组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 例(%)
表3 CSU患者ASST与部分常见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相关性分析
荨麻疹主要分为三类[10]:自发性荨麻疹、诱发性荨麻疹及具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的综合征,其中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具有顽固性、难治性的特点,现已证明,在CSU中,有25%~45%认为自身反应性或自身免疫性荨麻疹(AICU),可查到Fcε R I及抗IgE功能性自身抗体。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的一个主要试验,简便有效。国内外文献报道[7,11],ASST阳性患者病情更重,症状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抗组胺药效果欠佳。
本研究显示CSU患者特异性变应原IgE抗体完全符合率仅为4.59%,不符合率高达71.80%,证实了目前CSU患者特异性变应原IgE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有限。考虑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部分患者跟自身免疫有关,我们对305例CSU患者同时进行了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ASST试验,结果显示:ASST阳性组同阴性组相比病程长、螨虫组合抗体阳性率低;ASST的阳性级别与部分常见变应原如螨虫组合、屋尘、狗、大豆、虾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ASST阳性程度越高,IgE抗体阴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该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在CSU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关于CSU发病机制有了更多认识。除自身免疫外,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的异常分布、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凝血异常等也可能参与了CSU的发生、发展过程[12]。
黄秀英等[13]发现ASST结果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呈负相关,建议将慢性荨麻疹(CU)分为 4种类型 :自身免疫性CU、变态反应性CU、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共同参与的CU、真正的特发性CU。我们通过分析ASST与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相关性,发现ASST的阳性级别与部分常见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该分类相符。我们的研究从目前普遍开展的血清IgE检测层面,进一步证实了CSU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目前检测手段的不准确性。
综上,我们建议将ASST纳入常规CSU临床检测,对CSU患者先进行ASST检查,ASST阳性程度高的患者可以不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ASST阳性程度低或阴性的患者可以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以期对慢性CSU患者行更加有效的针对性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分型及治疗,节约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