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陶埙之源流及传播研究

2019-04-04 08:21
人文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石器汾河河南

王 童

根据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及各地文物考古部门公布的发掘报告等资料显示,新石器时期陶埙相比同时期其他乐器分布广泛且数量丰富。笔者选取资料较全、特征明显的新石器时代陶埙24处,共27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①。这些陶埙相对年代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分布在今天的浙江、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湖北、安徽等省份。这些早期的陶埙形制以近卵形者居多,此形状的陶埙底均稍平,顶上均设吹孔。部分有按音孔,音孔数量为1孔或2孔,音孔多开于腹部。也有部分形状不规则者,由于形制相差较大,无法统一描述,故本文称之为异形陶埙。由于地域分布广、跨越时间长,各原始埙的指法、口形等可能不一而足,因此笔者只对其地域分布、音孔情况及由此得到的规律等进行分类、排列,争取寻得其演变规律和传播路径,并试图建立新石器时期陶埙发展的时空框架,作为考证其它非科学发掘所得陶埙之依据。

一、出土新石器时期埙的概况

笔者对搜集到的新石器时期陶埙的出土信息按其相对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和梳理,制成下表,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现象反馈。

表1 出土新石器时期陶埙一览表

?

?

可知目前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埙的时代最早者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晚者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跨越近3000年。

从音孔构造来看,排除残品、音孔没打透及资料缺失等因素,这些陶埙音孔构造的情况:除了河南渑池仰韶陶埙和河南偃师二里头埙是4音孔之外,其余一直持续无按音孔到两个音孔的构造,其中两个音孔情况居多。

另外,按陶埙的出土地主要分为两部分:今陕西、山西、河南等黄河流域的中游偏下区域和湖北、安徽、山东、内蒙古等其他地区。其中,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陶埙相对数量多,分布地区较集中,时代序列较完整,据此可以认为黄河流域中下游是新石器时代陶埙发展的重要地区,甚至是其主要发源地。故下文主要以表一中黄河中下游流域20处、共23例陶埙为研究基础。而安徽望江洋庙陶埙、湖北麻城栗山岗陶埙、邳县大墩子刘林期陶埙、山东潍坊姚官庄陶埙、内蒙古包头西园埙这四例所处年代、地区跨度较大,不成序列,孤例难证,故下文暂中不讨论。

二、出土新石器时期陶埙的制作时间、地域分布及音孔情况

根据上文可知,新石器时期陶埙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今陕西中部偏南、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三个地区,时间跨度也从仰韶文化不同类型到各地区龙山文化。笔者以 《中国历史地图集》②中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 (新石器时代)》中遗址分布为准,分别找到三个地区陶埙出土遗址具体地点并对其地域分布规律进行归纳。

(一)陕西中部偏南地区

(二)山西西南部

(三)河南中部地区

从下面三个表的时间排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地区出土陶埙集中发展时间最早的为今陕西中部偏南一带;其次,山西西南部一带的陶埙同样早在半坡类型文化时就有发现,但由于目前仅有一例,且在至庙底沟类型文化长达约3000年的时间中还未发现有可以构成序列的陶埙,因此笔者认为该地区陶埙集中发展时间要晚于陕西一带;最晚的为今河南中部地区,该地区目前最早发现的陶埙在仰韶文化中晚期。

?

表2-2 山西西南部出土新石器时期陶埙一览表

表2-3 河南中部出土新石器时期陶埙一览表

从当时三个地区的地形来看,陕晋豫陶埙出土遗址所在地多分布在黄河主干及其支流 (渭河、汾河)流域周边地区,笔者根据具体考古发现所在地制作下图:

图一 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陶埙考古发现分布图

如图一所示,今陕西地区出土陶埙的西安半坡遗址、临潼、淳化等地多集中于黄河中游西岸渭河流域一带,也正是渭河平原之腹地,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将其包围。而商县相对距离较远,却也位于陕西偏东南的渭河支流处 (洛河流域),具有较强的联系性。

今山西地区各出土遗址分布规律基本沿汾河河谷分布,万荣位于汾河源流 (接近黄河干流)附近,侯马、襄汾分布在汾河中上游的东岸附近,太原位于汾河下游的汾河谷地附近。除以上汾河流域附近的几处,黄河干流沿岸的垣曲各遗址出土陶埙数量较多、位置较集中。

今河南地区出土地相对于陕西、山西集中于流域附近的情况显得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黄河南边的丘陵山地和平原不同方位,首先渑池、偃师、郑州各遗址沿黄河下游南岸流域排列,南召、尉氏位于上述三地的南部;其次,从分布地的地形来看,南召和渑池位于豫西山地 (河南西部)的南北两侧,其中渑池与山西垣曲隔河相望,而郑州与尉氏则主要位于豫东平原地带。再次,该地区按照时间和地势来看,位于豫西山地的南召和渑池多例陶埙均为仰韶文化制品,中部沿黄河流域的偃师二里头陶埙为庙底沟二期制品,而位于豫东平原的郑州及尉氏多枚陶埙都是最晚的龙山文化制品,发展的先后顺序也显而易见,呈由西向东发展趋势。

在音孔方面,出土陕西、山西的陶埙有0、1、2孔三种情况,而出土河南地区的陶埙没有0音孔现象,但开始出现了几例4音孔陶埙。

三、相关问题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知陶埙的渊源以及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传播等方面的某些规律:

(一)按目前所掌握陶埙的资料及地域分析来看,黄河流域中下游的陶埙不仅历史悠久,还一直盛行并流传下去,而在安徽、江苏、内蒙古、山东、湖北等其他地区并未形成较完整的序列。目前发现最早的埙是陕西半坡陶埙和山西垣曲口头村陶埙,目前虽不能准确判断二者产生时间的早晚,但根据两地总体的出土情况及发展水平,仍可看出陕西地区在埙发源方面的重要地位,垣曲口头村陶埙目前在今山西地区同时期的出土物中尚为孤例。那么,溯其源头,陶埙的主要发源地应在今陕西西安一带,该地区早在6000年前就有规范的音孔及标准的小三度音程发音③。而总的来说,新石器时期陶埙的传播路径自陕西至山西再至河南地区,地势由黄土高原到豫西平原,方位由西向东逐步传播并发展。

(二)从三个地区内部发展情况来看,今陕西埙发展集中于渭河及其支流汇流处。今山西陶埙的集中发展稍晚于陕西地区,发展主要沿着汾河流域的上、中、下游排列。今河南则在仰韶文化晚期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与陕西最早的半坡陶埙前后相差约800-900年时间。其内部发展也与陕晋两地也稍有不同,河南陶埙除了围绕适宜生存的河流沿岸发展情形外,还出现了远离河谷地带优势、在山地等多种地形环境发展的趋势。

(三)从音孔数量方面看,今陕西、山西陶埙存在0、1、2孔埙情况,且大致可以看出0孔埙数量≦1孔埙数量<2孔埙数量,而今河南发源时间晚,在音孔数量方面也更丰富,出现4音孔陶埙。总体来看陕、晋、豫三地陶埙音孔情况由少及多,呈递增趋势发展。因此,演奏乐音可能性越来越大,音乐性质必然越来越完备。

结语

笔者据目前所知28例新石器时代陶埙中今陕西、山西、河南三地所见23例为基础,对新石器时期陶埙的制作时间、地域分布、音孔数量等方面进行排比,认为新石器时期的陶埙发展主要集中于黄河及其支流流域,并以西至陕西西安、淳化,东到华北平原,南到秦岭、伏牛山,北到山西太原的区域为主。时段跨越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至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近三千年。陶埙的音孔数量也呈递增趋势,可以说原始先民这一时期也一直处在不断探索完善陶埙音质的过程。

注释:

①本文所选取的是有明确时间、出土地及其它共出器物的陶埙,各地来源不详的征集品及残破不堪、研究价值不大的陶埙除外。另外学界对几例陶埙用途存疑,如吴钊先生据剖面图断定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陶埙为陶制玩具;并认为河姆渡遗址第一层和第四层出土的3枚陶埙是陶坠 (吴钊:《<论先商埙与商埙的类型和音列>商讨一则》,《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3期),因此也不列入讨论范围。

②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③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389页。

猜你喜欢
新石器汾河河南
陪汾河走一走
陪汾河走一走
鹰形陶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汾河水韵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