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2001年,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昆曲,被誉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令著名文化学者白先勇先生激动不已。因此一年以后,他开始了精密地筹备工作,凭借个人在业界的影响力,集结大陆、香港、台湾三地文化、戏曲界的精英,共同排演了青春版 《牡丹亭》。不过这仅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到目前为止,青春版《牡丹亭》总共演出超过200场,观众人次已达30多万,其中美国演出12场、英国演出6场、新加坡演出3场、希腊演出3场。除此之外,谷歌上关于青春版 《牡丹亭》的信息量多达1470000余条,观众口碑爆棚。这一现象成为了文化热点,引起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可以说,青春版 《牡丹亭》是中国戏剧海外传播最具说服力的成功案例之一。同时,也为中国戏剧走出国门、被世界了解和认可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帮助,它的成功离不开对经典的传承、对特色的坚守、对观念的突破、对信念的虔诚、对人才的培育等各个方面的支撑。
中国传统戏曲是我国独有的戏剧样式,也是我们面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需要将中国传统戏曲,尤其是经典剧目继承保留,并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出国门,使世人能够更多的接触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了解中国戏剧文化的精髓。
其实这些年以来,在传统戏曲的推广上我们似乎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大多数的戏曲剧团基本都是在靠政府的扶持以维持,剧目的推出也大多带有所谓行政的目的,加之文化西化的影响,戏曲似乎越来越有衰落的趋势。我认为传承的第一步是需要加强传统戏曲观众群体的培养,而且这样的群体应该趋于年轻化,使国人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戏曲的机会,我们自己的东西需要首先被自己人所认可。与此同时,加强对外的交流与沟通。事实上,国外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是具有较高的认可度的,从上世纪开始梅耶荷德就曾作出这样的判断, “几十年后将出现西方戏剧与与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联姻”,但如果我们不首先解决我们自己的认可度的问题,仅仅靠对外交流,中国的传统戏剧是无法真正走出国门的。
中国戏剧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传统剧目虽然经典,但故事内容大多数与今天相去甚远,所以内容上的创新第一就是要能够讲今天的故事,找到与当下相契合的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戏曲真正的在内容上抓住国内与国外共同关注的问题,再以戏曲形象化的语言予以传递和呈现,使传统戏曲更顺畅的走出国门。
第二,以中国传统戏曲的样式演绎改编西方经典剧目。这也是与西方戏剧找到契合点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京剧版 《李尔王》 《王者俄狄》 《王子复仇记》;黄梅戏 《第十二夜》、河北梆子 《美狄亚》等等戏曲曲目都是改编自世界经典戏剧作品,经过中国戏曲的特色化演绎处理,让世界观众看到了经典的另类再现。在去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剧目,比如,京剧 《驯悍记》、豫剧 《朱莉小姐》,还有将西方经典剧目与中国传统戏曲剧目相结合的剧目,比如 《惊梦》等,这些剧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国人和西方观众都能够有更加新鲜的视听享受,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被西方观众所接受和认知,作为一个跳板,有利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海外传播。
其实就话剧和影视来讲,也同样是如此,将西方经典剧目以中国的视角来解读演绎,也是中国戏剧向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多位著名导演都曾在这方面做过多次尝试,例如冯小刚导演的 《夜宴》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 《哈姆雷特》, 《影》当中,张艺谋导演也有意借用了“特洛伊木马”的经典故事架构,讲述了一个有关于野心和复仇的中国故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从需求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其实是非常想要了解中国的,但在这方面上,戏剧并没有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似乎很多人对于中国的认知还处于非常模糊的状态。纵观近40年,也就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40年,并没有一部真正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戏剧作品走出国门,真正登上世界的舞台,并被世界所认可,无论是戏曲、话剧还是影视,这是中国戏剧的悲哀,我们戏剧人需要向世人讲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既要有 “纬度”,也要有 “经度”。
所谓 “纬度”,是要重视历史剧的研究与创作。
了解中国,必须首先让别人了解我们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华夏5000年的历史,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滋养源泉,向世人介绍中国,也必先介绍中国的历史,历史剧便应该担起这样的重任。
但当下的很多历史剧,不免有很多 “戏说”的成份,不尊重史实,肆意歪曲,我们看到的戏剧作品中的很多历史,已经与真实相去甚远,其实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但其应该有一个底线,便是尊重史实,做到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因为历史剧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是世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具有其社会责任。这必须能够引起我们的重视。
所谓 “经度”,便是当下。
前面提到过,尤其是近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越来越想要了解中国,但现在讲述当下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戏剧作品并不多,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大多数时间还是被传统剧目占领,话剧舞台上充斥着西方的戏剧作品,影视剧中也都是那些所谓宫斗、玄幻的内容,那些想要了解当下中国的人看不到中国当下的故事,造成了许多对中国不必要的误解,在我看来,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在剧本创作上。一是创作行政化。剧目的创作之初便出现了行政上的干预,为评奖,为某一大型主题,为某一精神的剧目比比皆是,编剧的创作思维被禁锢。二是门槛低,编剧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总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试问现在的年轻编剧有几个人有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的走进生活进行采风,恐怕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的书房里生编硬造,毫无生活基础可言,动辄便以人性来标榜自己的剧作,不知所云。三是符合时代。在题材上来看,真正讲述今天的人生活故事的剧作少之又少,也许今天的编剧,尤其是年轻编剧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思考。
其次是在剧目呈现上。刻意追求经济利益,丢掉了艺术作品应有的品质,所反映的当下,是经过或美化或丑化或西化的当下,与真正的当下悬殊巨大。戏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应该具有担当和责任,真正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如果戏剧艺术被商业利益所左右,中国戏剧的海外传播也必然会被阻碍,因为世人看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
梅兰芳先生最早将中国戏曲带入了西方观众的视野,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 《牡丹亭》用更多现代化元素为戏曲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实际上,中国戏剧的海外传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以外,还有人才对艺术传播的坚定信念。我国并不缺少戏剧工作者、翻译家、文艺传播者,但是有时候,戏剧工作者因语言不通无法准确传达自己的戏剧创作思想;优秀的翻译家却因缺乏戏剧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无法把戏剧语言转换到位;文艺传播者不了解输出国文化发展状况或观众欣赏水平,都有可能导致中国戏剧的海外传播受到阻碍。
近年来,我国对戏剧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注重多元化的系统教育方式,比如开设国际戏剧编、导、演合作论坛、培训课程等,增加促进我国与其他各国戏剧工作者的交流沟通,如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卢昂教授主持的 “国际导演大师班”,历经10年,注重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陆军教授主持的上海戏剧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研究生交流项目等。再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邀请国际著名戏剧创作者亲临授课,或者让他们走出国门,真正的放眼看世界,潜心学习国外戏剧教育及创作模式,努力与本国戏剧文化进行融合等。相信人才培养的道路将在今后海外传播事业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中国戏剧海外传播,是树立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当下每位戏剧人都应思考的问题。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戏剧,应担负起这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