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

2019-04-03 05:39宋桃宇
读天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摘要:在小学学习期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学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有了自学意识,学生才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也会得到提升,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本文将对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以及培养的策略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点的灌输教学,很少有教师会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只有自觉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探索热情与求知欲才会被点燃,才会自主的去思考解决问题,才会主动学习,所以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创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习惯于借助课本教材来展开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十分单一,很少会有教师会花时间花精力去对教学方法做出创新,对教学模式做出转变。在这种状态下,数学课堂氛围普遍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得到充分调动,甚至会产生抗拒和厌倦的心理,很难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能够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能够有效的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开动脑筋、自主探究以及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展开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通过自主学习还有助于学生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的感受数学的趣味与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采取的措施

(一)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很多的数学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课堂普遍呈现“教师大量传输讲授知识,学生机械被动记笔记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时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想要构建高效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就必须及时的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之中。数学教师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合理的融入合作教学,引导学生小组间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交流,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在课后讨论,一起查阅资料,一起动手实践寻找答案。在下次课上,教师留出一部分的时间给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然后教师针对各小组的探究做出点评指导。在小组探究合作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借助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因此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感。数学教师想要改善这种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尝试。数学学科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实施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一些生活情境。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可以运用到数学知识,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道理,让学生重视起数学学习,现如今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此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给学生讲解完加法减法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课后预习探究作业,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道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老师想给你们布置一道题目,你们可以课后思考一下。妈妈上街去买苹果,老板告诉妈妈一斤苹果是五元,妈妈打算买五斤,一共是多少钱?”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运算,他们就会逐步的加起来得出结果,“那如果妈妈想买五十斤是多少钱?老师想知道除了加法同学们能不能想出别的方法可以快速运算出结果?”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预习乘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借助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很多的数学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紧凑,会直接将一些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很少给学生留着时间或者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同时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及时的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充分重视起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就不能感受到探究发现的乐趣,也不能体会到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给学生时间,鼓励学生思考分析,自行找出答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杰.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打电话”教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作者简介:

宋桃宇,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