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抽象学科,对小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激励措施可以把那些非智力因素激发起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励策略;教育教学
做任何事,无心思懒散之时,便不想做,勉强做也是效率不高,而激情满怀时,全身的各种功能细胞都被激发了起来,兴趣、信心、毅力一齐上阵,其效率最高。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素质教育强调“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胜、成功感强,这些心理状态是使用激励方法的基础。
一、 以激励方法激发敢于发言的精神
一个班成绩分上中下。学生发言一般是优等生最积极。因为言之正确受表扬,也展示了能力。中等生次之,差生便不敢发言。即使说错了老师不批评,学生不讽刺,自己也不光荣。但使用激励手段就会打破这种局面。这要有个发动阶段。小学生宜以讲故事激发情感。有位老师这样讲道: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内求职,高才录用,低能淘汰。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看,篮球场上,竞争何其热火朝天,进一球多不容易。赛跑道上,分秒必争地竞争。为了自己的将来,在学习上必须以竞争的姿态奋进。这小段演讲,有道理,有形象,学生也会热血奔涌。然后让学生表决心。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以竞争激励学生,应以素质教育理念进行。应试教育为保尖子,不顾中差生。评优选先,突出尖子生。差生灰头土脸。这样的竞争,非但没能激发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大多数的积极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学生智商有高低,但在新形势下,他们只要思想好,有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就全都是人才。不论是高楼尖顶,还是基脚的石材,全都是有用之材,所以要搞因材施教,激励机制也要搞因材激励,分层竞赛。这样才能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
二、 进行分组
班级按优中差分为三个大组,每次考试评名次只在每组里评。这样,差生中的优生与优生中的优生共同享受荣誉和表彰。表彰形式有口头表扬,专栏表扬等。上课是要让学生发言的,提问应设计好梯度,难度高的抽优生回答,难度低的抽差生回答。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回答正确而不失自尊。素质教育的课堂应是开放的,活跃的。有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上讨论。在班上发言有难为情者,在小组讨论就无拘束了。差生也会大胆发言。
三、 創新教育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要求的严谨性肯定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小学数学面对的学生群体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抽象的事物一般都难以理解,再加上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课上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在教学安排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当的计划,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不能单纯以“题海式”“复制式”教学来执行,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一段时间以后必然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要想小学数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首先知识的引入和传授过程要以学生容易接受或是具备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逐渐抽象、加深,并形成数学概念。
如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面积”的学习中,如果直接就开始“面积”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更谈不上理解了,老师在开始讲解前,应先引入生活中都知道的例子,如房子有多大、操场有多大、教室有多大诸如此类学生很有概念的事物出发,引出面积的概念,学生才会将以往记忆中无意识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提炼为“面积”这种数学概念。当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理解后,老师应进一步说面积中的组成因素如长、宽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身边的物品指出长、宽等,然后老师再提出如何对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从而引入了面积公式,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公式的讨论,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吸收这个抽象性的数学内容。经过这多步骤的学习,“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丰满和形象了,也让学生了解到了数学原来不仅仅停留在考试需要,还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四、 选择合适的环境使用激励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新内容比较吃力,特别是学习数学这样的理科,难度还是十分大的。因为对新内容充满的是陌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老师的鼓励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感,为学生后来不断质疑提供强大动力,不会对自己的想法质疑。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五、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师生共同合作,一起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如此,师生双方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共同协作,一起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而且只有当学生认同教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教师才能利用引导、启发、说明等方法将知识点学习转化为学生的追求目标,从在需求上、认知上与学生达成一致,感情上产生共鸣。
在学习开始阶段,教师需要与学生深入交流并确定学习计划,告知学生需要准备的书籍和资料等,甚至可以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在明确各项要求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期待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进入并接受数学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对学习计划和每天的学习内容、课堂检测内容进行制定。如此,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切实体验并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再加上教师循序善诱,使课堂更加活跃,气氛更加融洽,学习起来更加积极,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灵活。当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与同学、教师交流知识的机会时,很容易调动课堂的生动和活泼性,使学生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加强集体合作,为学生创设更多共同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师生的隔阂,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使学生积极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出身心健康并具有学习动力的学生。
综上所述,教育的目的除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激励学生更好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探索能力。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拉近师生关系,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任顺元.素质教育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2]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张开平,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叙永县落卜镇三家坝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