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具有自身的价值,不仅可以运用在数学问题的思路开阔、结果检验等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与辨别能力,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尤其是实用性,甚至比数学学习中应用更高,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整体数据把控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方法
估算主要是在计算中,对于不需要做精确计算的数据采用相近简明数据的大概性推测,其结果不具有精确性,但是可以力求更接近于精确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较为广泛。小学数学中运用估算可以有效提横学生对数学的感官能力,提升数据的敏感度。
一、 小学数学中运用估算你教学的价值
估算虽然不是精确性教学,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有其价值。首先,可以通过估算的方式在心中大概的检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是否偏离实际情况,成为学生检验计算结果的一种方式,广泛的运用在数学计算题的检验操作中,更好的控制计算误差。其二,通过估算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数据整体情况做有效的概括,了解数据计算的相对宽泛的范围,进而对数据推算做有效推测,让学生对数据整体情况做大概性的把控,也可以有效地通过估算来帮助解题思路的拓展。
二、 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所学习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上,有些时候还需要学生去进行相应的逻辑解题,而这一过程必然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地计算。但是,在解题的许多时候,学生并不能直接地进行解题,因为其中的计算过程会消耗很大的时候,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需要通过估算来完成这一题目的解析。而在估算的过程中,虽然与实际的计算结果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这样的冲突往往十分小,不会影响最后的题目解析过程。同时,在进行图形大小判断的时候,也会运用到一定的估算能力,但是现阶段的许多学生,并没有直观的判断能力,因而需要仔细地进行计算,而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十分容易出错。如果在其中运用估算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生活认知,一旦遇到相似的生活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数学经验,进行迅速的估算,并给予相应地解决。比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许多时候需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判断两者中的哪一个面积比较大。许多学生在传统思维的引导下,习惯性地量出两个图形的边长,然后分别进行计算。这个过程往往较为烦琐。一些学生则思维较为敏捷,他们会直接对两个图形进行观看,然后进行大小上的直观判断。如果所面对的两个图形,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容易进行辨别,这些学生会分别量出它们的边长,然后进行相应的面积估算,整个过程十分迅速,并且所得出的答案也较为准确。
三、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方法
(一) 融入日常教学,教授估算方法
估算的过程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而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只有正确地使用估算方法,才能让估算的结果更加准确、合理。那么怎样将这些估算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去,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将估算意识和方法融入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去,通过不停地练习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的同时,逐渐掌握估算的方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提升学生估算能力的目的。
笔者将估算的方法大致总结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近似法。即将数字估计成整十、整百,再将数字进行运算后,估算出大致结果;第二,规律法。即利用运算性质或者规律等去判断运算结果是否合理;第三,联系实际估算法。例如在估算农场里动物的数量时,我们假设农场一共有93只羊,要把羊装在十一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大约装几只羊?其结果一定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因为没有0.5只羊,也没有0.2只羊;第四,据零求整法。例如,在学习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我想要让学生对10000有一个概念,于是就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袋玉米,然后给了学生一个碗,让他们先装满一碗玉米,然后将其分成五分让学生快速地数了数,最后结果大概是257粒,然后让学生计算大概多少碗玉米是10000粒,很快学生就看到了大约10000粒玉米。
(二) 创设合理情景,强化估算应用能力
素质教学理念不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是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算和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进行情境创设:假设学校现在要更换整个三年级的课桌和椅子,而将采购的够做交给了你们(我的学生们),显然你们并不知道三年级到底有多少人。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计算出一个较为合理大概的数据吗?也就是说,大概采购多少套桌椅合适呢?”问题刚刚提出不到15秒,就有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觉得大概200套桌椅比较合适。”而此时其他学生要么还在思考,要么在低头计算。于是我让大家停下来,听一听这名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回答道:“我们班有36名同学,学校三年级一共有5个班,于是我假设每个班有40人,一共五个班就是40×5=200套桌椅。”其他学生恍然大悟,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乘法口算和估算的内容,同时我相信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也一定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运用这一部分知识来解决这一类问题。
(三) 強化估算使用频率,建立运用意识
估算要提升使用频率才能有效地做到运用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在计算结果的检验,还是题目推算与寻找思路中所需,都可以通过估算这种心算的方式做数据的推测,让学生了解到实际运用的价值,形成一种估算运用的习惯。估算的运用也要充分地与实际题目情况做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估算所需要的实际环境,提升估算运用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小学教师则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体会到估算存在的价值,加强学生对估算的认知,将估算意识慢慢刻入脑海中,而且要通过不断地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掌握合理的估算法,让学生在估算时不会出现无据可依的情况,以达到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估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芳,穆增贵.小学数学估算意识的培养方法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70.
[2]林峰.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1(35):86.
作者简介:
董长素,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务川县镇南泰坪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