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美燕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阅读教学可以在学生启蒙教育阶段有效地开发他们的这两种能力。这也使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作用被日益凸显出来。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有效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内容和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符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大多以人教版为主,通过对人教版语文阅读内容的分析发现,其中很多课内阅读的内容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符。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这一篇课内阅读材料中,作者就凡卡的生活经历和凡卡在写信时的情境进行了描写,以此来展现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9岁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同时也借助这篇文章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是这样的阅读材料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沉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无法真正体会到文章真正的含义和文学价值。
2.教学目标虚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清晰,如果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过于虚化、缺乏具体性,则对指导阅读教学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二、提高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师主要的教学依据。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兼容性,每一篇课文都涵盖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并且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其独立的情感和思想。但是,也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适当的选取,根据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和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正确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为学生设计有价值的训练内容。
2.增强课堂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在阅读过后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閱读的过程中由于理解能力和理解角度存在差异性,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停留在输送统一思想的阶段,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和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更好地体会到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吸取更多不同的看法,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对《月光曲》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同的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的阅读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能够有效地将阅读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比如:用多媒体设备等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有效扩展教学活动的时空,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对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的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学习态度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教学层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课堂交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89.
[2]李振国.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