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森林资源现状与优化措施

2019-04-03 01:34章慧青陶伟鹿伦跃刘桂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肥西县公益林人工林

章慧青,陶伟,鹿伦跃,刘桂华*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230036;2 安徽省肥西县林业和园林局合肥231200)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国土总面积169 538 hm2;林地面积35 702.5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3 313.5 hm2,森林覆盖率20.14%。肥西县地处江淮丘陵腹部,县内分为冈区、湖河平原区、低山丘陵三部分。西部多山丘,属大别山余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1%,平原占8.8%;中部和北部冈冲相间,占总面积的85.1%。全县总人口80.6 万人。2018 年,肥西县第9 次拿下“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称号,并位居第55 位,堪称是安徽第一县。“十二五”以来,肥西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工造林,森林面积迅速增长。优化森林结构、发挥森林多样化功能、提高森林生产率、推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是肥西县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

1 森林结构现状

肥西县2014 年二类调查的现状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森林覆盖率低且林地分布不均。肥西县森林覆盖率为20.14%,没有达到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的基本标准(森林覆盖率达30%及以上),且森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地区之间相差较大,铭传、山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南北部地区如高店、三河的森林资源则十分匮乏。(2)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异大。防护林、特用林所占面积较少,用材林面积比例偏大(见表1)。根据对林分质量的调查,防护林蓄积量61.3 m3/hm2,特用林蓄积量33.0 m3/hm2,用材林蓄积量29.2 m3/hm2;防护林的林分质量较好,且防护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污染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3)林分稳定性差、空间利用率低。树种主要以杨类、松类和硬阔为主,且林分结构多为纯林,混交林所占比例少(见表2)。混交林内物种丰富、特性各异,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补充,这种森林结构对森林病虫害具有较强的自然控制力和调节能力,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可能性极小[1]。在纯林中由于树种单一,森林整体抗性差,树种相同导致其生物学特性亦相同,使得空间利用率低下。(4)人工林偏多易爆发大量病虫害,森林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全县乔木林中,天然林面积仅有14.1 hm2,人工林面积为32 569.8 hm2,远远多于人工林(见表3)。研究表明,约80%的森林病虫灾害发生在人工林,原因在于人工林结构和树龄单一,病原物和害虫群体的广布性及其种群异质性,以及经营水平低下等[2];而天然林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5)林分年龄结构不合理,林地立地生产潜力低下。肥西县中幼林的比例高达65.1%,近成熟林的比例为34.4%(见表4)。据研究,林分生产力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由于幼龄林以根系生长为主,中龄林以横向生长为主,近熟林将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成熟林的种子、果实质量最高,过熟林的枝条开始衰败。幼龄林过多必然会导致林地生产力低下。

全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见表1,树种、林种及龄级结构现状见表1-4。

表1 肥西县林种结构现状统计

表2 肥西县树种结构现状统计

表3 乔木林面积按起源、优势树种统计 /hm2

表4 肥西县森林龄级结构现状

2 森林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2.1 可持续发展与多功能森林成为新趋势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前,人们以传统林业理论为主,把森林的经济价值放在第一位,不断通过采伐森林获取经济效益;90 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注重森林的生态效益,兼顾森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而如今,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时代主题,多功能森林将成为森林资源的主体构架,追求近自然化但又非纯自然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就是一种异龄、混交、复层、近自然的多功能森林,它具有适应多种变化的灵活性[4]。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林业需具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在对林业的思想认识上有了极大的变化,为现代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肥西县政府对林业的大力扶持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肥西县重点抓好“一点、两沿、三环、四条流域、五片林网”建设,即:对旅游景点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改善旅游景点周围环境;沿路、沿河建设层次多样的宽幅绿色通道;环城、环工业园区、环镇村建设大型防护隔离林带,把城镇周围建设成生态特色与环境优美为一体的风景带;推进南淝河流域、派河流域、蒋口河流域和丰乐河流域的堤岸绿化工程;在花岗四合片、丰乐、上派北张片、严店、三河地区实现田成方,为粮食生产提供生态屏障。此外,还计划实施成片造林工程、生态廊道工程、“三环”绿化工程,大力发展两大产业——苗木花卉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努力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发挥出森林的多样化功能。

2.3 社会多样化需求为森林结构优化奠定了市场基础

当今社会对森林功能的需求不再仅满足于对木材的获取,一方面是因为科学的进步,过去许多的木制品都有了替代的材料,如铁制门,玻璃窗等,另一方面是人们越来越注重森林的生态效益及观赏价值。肥西县也在现有11 866.7 hm2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基础上再建800 hm2;选择速生杨、泡桐等树种,建设1 000 hm2速生丰产林基地;在官亭、严店等乡镇,因地制宜建设油桃、香椿等不同品质的高效经济林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以黄连木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这既代表了城市对拓展森林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上不断前行,亦反映出森林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3 森林结构优化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认识认知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一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森林系统在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紧张等生态问题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应在严格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在创造出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对自然坏境的保护,确保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5]。保护森林,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参与。林业部门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还可以通过组织演讲、线上答题、发放传单等方式提高全社会的认知水平,营造“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3.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林业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如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坡度、交通等因子选择适宜的树种。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等地区,采用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以桃树、枣树为主的经济林;在土壤深厚但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的地区,种植马尾松、泡桐、麻栎等适合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公益林;对于林地质量较差地区,选择国外松等树种,改良林地质量。同时,进一步发展特色苗木花卉产业,按照“南苗北移”“东拓西进”战略,继续扩大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结合百亩精品花卉生产基地建设等工程,着力把“三岗”打造成苗木花卉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加快产业核心区提质升级与后续工程建设,并完善市场功能,推进该区标准化改造;采取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苗木产业发展。

3.3 改造纯林结构

肥西县天然林少,人工林所占比例多。人工林由于种植时间相同,多为同龄纯林,结构和功能单一,抗性弱,生产力低,生态系统也不稳定。人工林树木过密会导致通风不良,每株树木营养面积过小,林下植物光照不足。首先,通过间伐的方式,调整森林密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使林下植被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在人工林中引入以阔叶树为主的乡土树种,形成针阔叶混交林,不仅增强了树种多样性,也提高了森林整体抗性。由于人工林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不高,生产力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从以增加面积为主向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综合产品产出为主的战略转变[6]。

3.4 合理规划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

肥西县国家公益林855.4 hm2,其他地方公益林6 359.4 hm2,共占林地面积的20.21%;商品林27 033.7 hm2,占林地面积的79.79%。面对商品林远多于公益林的现状,首先应严格控制公益林地转为商品林地,严格控制各种建设征用公益林地,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发展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其次,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如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对于商品林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林业发展前景,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将立地条件较好,无明显土壤侵蚀、风烛,地势平坦,土层较厚,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影响生态环境和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地区划为商品林区[7]。继续发展传统经济林,种植当地适宜的经济林与用材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5 防止森林火灾

肥西县多人工林,树种单一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毁坏力极强,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可及时调节林分密度,用低等动物和微生物减少林内凋落物的积累,减少林地易燃物和可燃物数量;增加树种多样性,提高抗火阻火性能;营造森林防火带;建立健全火情检测体系,一旦发现火灾,应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对措施。同时,加大森林防火、森林火灾破坏性等知识的宣传力度,力求让人人都能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对于获取信息较为便捷的城镇居民,可采取演讲、培训会、线上推广等形式;对于山区难以获取信息的居民,可采用进山宣讲、发传单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3.6 防治病虫害

肥西县的森林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以蛀食杨树为主的蛀干害虫桑天牛极具破坏性,近几年来危害巨大;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从50 年代至今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危害程度引起世界高度关注的松材线虫也在肥西县周围地区发现。病虫害对于森林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若森林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其功能亦不能体现。对于森林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防治方针,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预警监测机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温度等条件,利用科学手段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早做出应对措施。

4 结语

随着人工造林的不断推进,肥西县的林地面积有了较快增长,由于林种、树种结构不尽合理,加上没有配套的管护措施,使得大部分林地生产力低下,林地空间利用率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认识认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改造林分结构,合理规划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防止森林火灾,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是肥西县森林资源优化的基本途径。

猜你喜欢
肥西县公益林人工林
我的妹妹唐果果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肥西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把住点线面,执法显威严——安徽省肥西县创新环境监察执法守护碧水蓝天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