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阿 男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口腔科 深圳 518110)
牙根吸收为口腔正畸治疗后的常见现象,指的是正畸治疗后患者的牙根尖端变短或者钝化的情况[1]。近年来,人们对牙齿正畸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自锁托槽因治疗时间短、摩擦力小、治疗后口腔卫生条件好、复诊次数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正畸治疗中[2]。有研究表明,自锁托槽是轻力矫治系统,低摩擦力可减少牙根吸收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将采用两种自锁托槽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就两组治疗后的牙根吸收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收的88例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年龄在12~22岁之间,无多生牙、缺失牙和埋伏牙;牙齿Ⅱ度拥挤,恒牙合;矫治时均拔除四颗第一前牙;均在自锁托槽正畸治疗3个月后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使用横腭杆、种植钉等辅助矫治装置;唇腭裂患者;接受过口腔整形外科治疗者;对本研究不同意者。根据患者所佩戴的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主动自锁组)和对照组(被动自锁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16.31±2.17)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16.12±2.25)岁。两组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选用美国AO公司生产的Vision LPⅡ型自锁托槽进行正畸治疗,而对照组用美国Ormco公司生产的DAMON Q型自锁托槽治疗。给予两组研究对象采用口腔锥束CT系统进行口腔检查,根据CT片上观察到的情况评估患者的牙根吸收情况。根据治疗后患者的牙根出现的吸收情况的严重程度将牙根吸收分为5个等级[3]:若CT片显示患者的牙根长度无变短或变钝情况,则表明牙根无吸收;若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牙根尖出现不规则形态,但牙根的长度基本无改变,为表明患者的牙根轻度吸收;若检查结果显示牙根长度小幅度变短,则为中度吸收;若牙根变短的长度与牙根长度的1/3接近,则为重度吸收;若牙根变短的长度超过牙根长度的1/3,则表明患者的牙根极重度吸收。
对比两组牙根吸收发生率、牙根吸收长度以及满意度。其中,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正畸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对牙齿的固定程度、整齐程度、美观程度以及咀嚼功能4个方面的内容,共100分:以评分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以80分~90分为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基本满意;若患者评分低于60分,则表明患者对正畸治疗结果不满意[4]。将基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视为满意度。
观察组的牙根吸收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9.09%,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牙根吸收发生率对比[n(%)]
组别(n=44)无吸收轻度吸收中度吸收重度吸收极重度吸收发生率对照组40(90.91)2(4.55)1(2.27)1(2.27)0(0.00)4(9.09)观察组38(86.36)3(6.82)2(4.55)0(0.00)1(2.27)6(13.64)χ20.450.210.341.011.010.45P0.500.640.550.310.310.50
对照组患者的牙根吸收长度为(1.16±0.47)mm,观察组为(1.21±0.38)mm,两组相比,P=0.06,t=0.2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对正畸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5.45%(9例基本满意,18例满意,14例非常满意,3例不满意),观察组为93.18%(7例基本满意,20例满意,15例非常满意,2例不满意),两组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
自锁托槽的摩擦力比传统托槽的摩擦力低,且持续性力较轻,有利于对转矩进行控制。在主动自锁托槽中,当弓丝纳入槽沟之后在牙齿严重倾斜扭转等特定条件下与槽沟唇方的非弹性或弹性滑盖接触时,弓丝会被滑盖向槽沟底部的推力所影响,而这个推力有利于牙齿正轴或转矩,但在这一过程弓丝与托槽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比被动自锁托槽的摩擦力大[5~6]。在被动自锁托槽中,弓丝无需结扎,可直接嵌入托槽的槽沟当中,如此,虽然可以减小摩擦力,但可增加弓丝的动度以及余隙,会存在一定的扩弓作用[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9.09%vs13.64%)、吸收长度(1.16±0.47mm vs1.21±0.38mm)以及患者的满意度(95.45%vs93.18%)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两种自锁托槽对牙根吸收的影响作用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应用主动或被动自锁托槽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后均会有小部分患者出现牙根吸收,虽然采用主动自锁托槽的患者的牙根吸收发生率和吸收长度均略大于被动自锁托槽治疗的患者,但总体差异不大,患者的满意度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