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什么东西呀,爷爷给你准备……佩奇,什么是佩奇呀?”2019年1月18日,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横空出世。片中,一头雾水的爷爷在村里四处打听孙子想要的“佩奇”,得到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有人说是女主播,有人拿出同名洗洁精,还有人说是棋牌的一种。几经周折,最后,老人用鼓风机自制了一个铁打的“佩奇”。这段温情故事,串联起乡村与城市、现实与想象、误解与沟通等多个话题,迅速在网络走红。网友们纷纷评论“既心酸又感动”“亲情才是硬核”。
网友我在SUT: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拿出最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我。他们给的或许并不是你最想要的,但一定是他们认为最好的。
网友你的长腿昊:这是中国人朴素的情感和当下流行事物的一次温馨碰撞。
人民网:“啥是佩奇”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归亲情、拥抱亲情。“啥是佩奇”也很重要,因为对牵挂孙子的爷爷而言,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正如导演张大鹏说的,影片所表达的核心就是温暖、团聚。无论故乡在哪里,总有一双手在为子女的归来而操劳,总有一段思念在为重逢而守候。
前不久,杭州的孙老师在实验课上指着白蜡 烛 , 问 小 学三 年 级 的 孩 子 认不 认 识 ,结果全班95%的同学表示不认识,有的孩子甚至说这是塑料条。不仅如此,孩子们对于课本、习题中出现的“生产队”“台式电脑”等词语也很陌生。老师在讲台上划根火柴,胆小的孩子跑到了教室外。孙老师说:“现在的城市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他们不认识蜡烛、火柴和农作物,因为生活中见不到或用不着。”
网友庐州才子:他们一定不能理解“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
网友奥123:过去人们看太阳辨时间是一种常识,但现在又有几个人会呢?孩子们不认识白蜡烛,不代表他们无知,反而证明社会进步了。
中国青年报:青少年了解新事物、掌握新的生活知识的能力,往往比上一代人要强得多。但还有很多常识,因为城市孩子生活阅历的局限而未得到普及。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敏锐感固然值得嘉许,但也要补齐生活阅历的短板,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2018年12月27日国防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吴谦宣读了一条开奖公告——为纪念海军参与护航行动十周年,国防部专门制作了一套纪念封并举办了一次抽奖活动,选出10名幸运网友并送出奖品。这10名网友的网名,比如“胡子才是本体”“阿狸烤鱼豆腐汤”“zwzwzwzwz”等,就这么被一本正经地当众念了出来。
网友馋嘴熊熊123: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网友军旅过客:中奖的人,以后是不是可以说自己中过国家级大奖,还有专门的新闻发布会通报?
吴谦:网名千奇百怪,拥军万众一心。我认认真真地把网名念出来就是为了能给他们一个回应。公众对我们的拥护和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的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尊重这份职业……”最近,初中生李仁志讲述妈妈从事外卖配送工作故事的视频,令不少人“看哭了”。李仁志说,妈妈有时会因没有提前送达外卖令顾客不满,还会收到莫名的差评。在李仁志眼中,妈妈认真工作为他人服务,“很伟大”,他希望大家都能给像他妈妈这样的外卖员多一些善意。
面对孩子的“告白”,妈妈感到很欣慰,但她也表示,儿子提到的只是个别现象,自己也遇到过不少能够体谅外卖配送员的顾客。
网友Anne就酱:好孩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有自尊而不虚荣。
网友史记资本:妈妈以善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以劳动为光荣。家长爱岗敬业其实是孩子最好的职业观启蒙。给妈妈点赞!
网友刘程阳:很感谢外卖员,是他们让我足不出户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他们值得社会的尊重。
网友阿花一定会瘦的:职业不分贵贱,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我们每个人都应心存良善,对他人多点耐心和理解。生活虽然不易,但这个世界还是很温暖的。
在2019年1月17日举办的斯诺克大师赛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丁俊晖在准备出杆时,球杆不小心蹭到了白球,犯了规。由于幅度很小,连裁判都没看到,但丁俊晖还是主动承认犯规并放弃击球。此举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最终,丁俊晖以6∶5的成绩赢下比赛。
网友娜比:为自己赢得了掌声,也为国家赢得了尊严。
网友过儿有只锅:竞赛真正的意义在于超越自己,而不是让本性在名次中迷失!丁俊晖好样的!
网友马小马:尊重比赛,尊重对手,更是尊重自己!
2 019年1月16日,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阅读题难住了大家。事后,有同学通过微博联系上了文章作者王亚,并请她作答。率性的王亚很快做了回应,没想到根据标准答案,20分的题目,她也只能拿到 6分。对此,相关老师表示,题目主要是侧重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网友songsv:以前我也认为阅读理解题的评分方式不合理,但我现在觉得,这不是要我们把文章理解为同一种意思,而是要培养我们理解文本的能力。
邓楚涵:周国平老师的文章常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和试卷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他,写作时有没有刻意想过修辞手法或深刻含义?他说没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只不过作者本人在创作时来不及窥探所有的内心呈现,而在创作完成后也鲜有心思按照答题模式再去思考罢了。
王亚:从标准答案来看,出题的老师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几乎都写出来了,甚至比我本人考虑得更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