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富饶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项目与难点项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依旧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从表面进行教学,对于作文的实质没有深刻的理解其内涵,最终并未真正的实现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初中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应当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进行作文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方法
一.创新写作题目,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作文学习中的助推器,在作文教学中尤为明显,而作文中有吸引力的作文题目,对于学生的兴趣具有较为明显的助推作用[1]。例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目,此阶段为学生从童年到青少年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富有生活情趣的作文题目能够符合其成长的特点,例如可以把题目设置为“追忆童年趣事”“放飞自然,追逐生活”等一些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的一些题目;针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其已经经过了一年多的过渡,稍有成熟的作风,因此,此时题目可以设计成为“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等题目;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思想上相较于之前会略显成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并且这些主张也在不断的深入,此时题目可以设计成为“感恩”“成功的因素”等。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程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题目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面对作文题目有自我见解,同时,教师在进行题目的拟定时,还应当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的进行题目的创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过去的知识,而是在与社会同步发展,从而也就更加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有效性。
二.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其理论是相对枯燥的,如果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写作兴趣较为萎缩,对于写作就会滋生倦怠,从而对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大降低。对于写作教学中的一些事例以及要点,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加大理解困难,从而导致在进行语文写作找不到方向,导致文章写作中出现极大的焦虑现象。阅读作为写作中的基础性要素,是写作中的素材来源,因此,需要加强阅读教学的培养力度,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的夯实,提升写作中的语文基础素养,保证在语文写作中能够更加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的完成写作。同时,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还应当对其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题目以及大纲设定几个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的在文中找寻其答案,这样可以保证其阅读的针对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以及段落,应当进行重点的标记加以记录,保证其进行再次阅读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这些对于学生在写作中都有积极的效用。
三.培养学生以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融入到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生活体会来进行写作,对于生活中的细节要善于观察,把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这样才能够在质量上思想上提升写作质量[2]。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进行生活的观察以及生活的积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调味瓶,在这之中要拿捏得当,做生活的主导者,并且把这种生活的体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述,综合生活中的听觉以及视觉等多方感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可以利用作文来对生活进行文字的反馈。教师要在作文的指导中,对生活的观察方法要进行指导,提升其观察生活的兴趣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得學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可以找出自我独特的体会,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不断的提升中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色,但是综合优秀的文章来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其主线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这些主线就是围绕写作中心进行素材的组织并从中突出写作的主题,但是写作教学没有固有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中其手段具有多样性,如果不能很好的深入内涵去了解,就会出现写作教学的混乱现象,因此,在进行文章的写作教学中,对于摘要大纲等的教学要善于运用已有的优秀的文章作为模板,在进行大纲的设计时要突出主题,不能随意漫谈,毫无主题可言。初中生在学习中,其成长阶段就是天生的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通安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