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林
对于以英美体系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媒体上有很多文章,总体上,我们在“自负”和“自卑”的两个极端摇摆。特别是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往往带着个人的主观情绪,根据片面的资料做一些“自以为”的解读。万维钢的《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中,关于美国教育的《我们“羡慕”的美国教育,到底是美国哪个阶层的教育》一文,我看过多遍。这篇文章给我们认识美国教育提供了一些新角度,但还是存在一些偏颇。
为了进一步客观认识美国教育,我也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三年前举家到美国的老朋友——C老师阅读。她曾在国内当了近十年的中学教师,现在在美国照看上小学的女儿,同时在一家幼儿园兼职,她曾去美国的小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都听过课,始终关注和思考教育问题。我自己在澳洲访学,关注中西方教育的比对,由此,我们多次探讨了中美教育的优劣,结合万维钢的文章,我们有几点共识。
一、美国教育中看得见的一些问题
1. 美国教育的区域和类别差异大。
万维钢在书中讲道:“美国是个有严重阶层区分的国家,各社区按房价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上是事实上的种族和贫富隔离。公立中小学的经费主要由所在学区的房产税而来,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富人区的学校更有钱,可以请更好的教师,用更好的设备,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第二,学生们其实是在跟自己同阶层的人一起上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和社区,教育水平差异大。即使是同一个区域的学校,也存在精英学校、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社区学校这四类。一般而言,精英学校最强,私立学校较好,公立学校次之,社区学校最弱,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同而决定的。
C老师刚到美国时住在新墨西哥州,现在搬到明尼苏达州,南北两端城市的比对反差较大。她说,原来城市的经济和治安都不好,墨西哥的偷渡客很多,而现在所居住城市的公共资源和教育条件比她想象的还好。美国的中小学入学也有学区问题,私立学校不分区但学费高。公立学校学费便宜但教育质量有差异,可以上Google查Greatschool这个评分系统,里面的各学校评分排名很客观。每个家庭可以选择喜欢的学校,再到这个学区内买房或者租房,租房之后只要用租房合同就可以给孩子到学校报名。因此,好学校附近的房子租金就贵,每个家庭根据收入情况租独栋房子或者公寓。
最近C老师的女儿在学花样滑冰秀,这个人口才十万人的小城市在花样滑冰上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比中国东北的一个省还要多。而她一个朋友的两个女儿,因生活在一个农场里,附近的教育资源比较弱,还因为家庭原因高中开始就打工赚钱供自己上大学,所以,现在大学快毕业了,对职业方向也较迷茫,一路走来比较艰辛。
可见教育不均衡问题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像美国这样“超级大国”也不例外。如果不对美国的教育做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入的体验,在对比中美教育时没能选对参照物,认知上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或各执一端的情况。
2. 不同层次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差异大,不同家庭的孩子素质也不同,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分层。
按万维刚书中的划分,C老师的女儿所在学校应该属于“中产阶层”和“统治阶层”之间的层次。下午3点多放学后,学校和社区联办提供很多兴趣小组供孩子选择,因为有财政补贴,所以家长只要交较少的费用,C老师的女儿这学期就报了“高大上”的花样滑冰。这学期学校还请了两位作家、一位演员、好几个医生、还有消防员进班讲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转化成生动有效的教学资源。而普通公立学校无法提供这些课程资源,3点多放学后孩子基本上就处于“放羊”状态,如果到社会机构报名参加兴趣班,费用高很多,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就是明显的负担。
此外,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也很大。C老师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刚入园的四五岁小孩阅读能力很强,兴趣很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更长。因为他们的家长在家里就一直陪伴孩子阅读,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而家长本身素质或知识水平不高的家庭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明显缺失。阅读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成效。由此,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构成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同,导致学校呈现的教学质量也有较大差异。这也就是美国很多人想挑富人区,很多华人想进私立校的重要原因。
教育本是促进阶层流动的重要机会,教育不平衡使得个人发展的起点不公平,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
但是,不同学校的教学法是否就像文章写的区分得那么绝对,文中严格的“阶级分析法”是否都适用?我与C老师都表示质疑。因为据我们多方面的观察了解,西方在小学和幼儿阶段的课堂教学方法总体上都具有灵活、个性、开放的共性特征。C老师去年即使在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倒数的新墨西哥州的普通公立学校,对开放和个性的课堂教学也有很深的印象。美国中小学教学只有大纲为依据没有固定的课本,小学和幼儿阶段基本上都在“玩中学”,教师特别注重对孩子的鼓励,对问题的发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特点已有很多文章介绍,就不再详细展开。
在与C老师多次交流中我们认为,美国教育背后还有些容易被忽略的优势恰恰是我们当前教育所缺失的。
二、美国教育背后容易被忽略的优势
1. 职业平等观和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教育分层可能造成的人心分裂,维持了社会的和谐。
美国教育的分层和不平衡是客观事实,但是现实中美国人对这种分层的态度远不像我们中国家长可能产生的焦慮不安,从而拼命逼孩子要上“重点”考“名校”,也没产生严重的阶层对立。这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美国人没有中国家长那种要孩子“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思维。C老师在跟美国人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美国人没有每个孩子必须上大学的观念。他们接受顺其自然的分流,学霸和家庭优越的孩子上大学,不少孩子选择社区大学,或者技校学一门技术去工作,养活自己也没有问题。同时,美国社会总体对不同职业能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更看重个人的自我奋斗。即使那些负责管理和规则制定的社会精英或行政官员,也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受制于严格的权力监督和制衡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不流行。
二是社会福利健全。比如,美国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残疾人家庭的孩子如果家庭经济有困难,政府会提供各种保障金让孩子可以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上学。前年C老师的女儿班级里有个同学的父母离异,根据州政府的法律,父亲每个月付出一定的抚养费,孩子和母亲还能够领到政府发的生活保障金,所以她们可以在好学区租房,母亲也重回大学学习,寻找新机会。另外一个男孩的母亲是印第安人,而且眼睛因为青光眼几乎没有视力,政府给基本生活保障金,还有一些民间组织帮助残疾人士承担起每个月的房租。因此,美国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基本的教育资源。虽然客观上存在贫富分化和教育分层,但社会福利和救济却对人心起到很重要的补偿和稳定作用。
2. 学校重视对孩子职业技能和生涯规划指导,体现教育应有的现实价值。
万维钢在书中把美国在教育中对职业技术的重视和培养工人视为“低端”,是有失偏颇的。
教育本身要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美國日常教学重视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并非坏事,反而是我们当前教育的明显缺失。美国有一个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该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他们把所有的人群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第二类是初中,第三类是高中,第四类是18岁以后,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分工。按规划要求,学校经常通过多样的课程体系让孩子从中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宣传和展览,让孩子获得和使用职业信息;学校设立职业规划师引导学生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这种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正是教育本身价值的体现。
过去我们一直有个认识的误区:把职业技术教育等同于干苦力活、低端、没出息。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对孩子的职业技能教育都非常重视,贯穿于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瑞士和德国的高等教育中,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大学的比例大概是3∶7,技术立国的策略既为国家的发展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也为个人就业打下基础。虽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重点,但我们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途径。
3. 美国家庭观念强,父母的陪伴到位,家校配合密切,教育生态较好。
与我们想象中美国人只注重个人自由享乐不同,绝大部分美国人家庭观念很强,他们成家后日常应酬很少,大多是自己带孩子,陪伴孩子。所以,他们对自己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比较到位,而且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前年C老师的女儿班级上孵小鸡课,班上有个经营农场的家长很热心地提供教学服务。鸡蛋前期在农场孵,最后三天带进班级让孩子们观察记录,同时老师把鸟类结构的教学渗透其中,既直观又生动科学,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家长开精品店的,老师就安排半天让孩子们在精品店里体验经营管理。C老师也到班级上过中文课,因为孩子们对中文充满好奇,所以课堂氛围积极热烈。
还有学校的各种大型户外活动,家长也是主要的志愿者。去年C老师组织了一次学校户外活动,家长们提早到学校操场搭好凉棚,孩子们到校后把家里准备好的水果饮料摆上桌面,然后全体孩子按年级顺序开始跑圈,跑不动就走,每个孩子背后有贴纸,最后老师统计跑多少圈,家长就可以捐多少钱给学校或其他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孩子开心,家长也热心,既融洽了亲子也拉近了家校,是共赢的结果。
总体上说,美国家长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选择,因此,家庭教育多了一些心态上的平和,少了急功近利的逼迫和强制,更多的亲子陪伴促进产生更好的亲子关系,也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
当下中国在快速的发展中,立足于国情,以更开放的国际视野,更理性、客观、全面的态度剖析中西方教育的利弊,以务实的态度推进教育改革,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