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019-04-01 06:10梁宇
商情 2019年9期
关键词:金融模式商业银行互联网+

梁宇

【摘要】自2l世纪以来,“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领域呈现出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给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信息安全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那么,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如何?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又将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本文聚焦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而探索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商业银行 金融模式

1引言

过去几十年,传统银行一直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垄断地位。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传统银行自身的存贷利差空间被大大挤压,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崛起也分流了部分商业银行原有客户,因此给传统银行的创收业务带来巨大冲击,银行不再是稳定高利的代名词。那么,面对如此情形,传统银行应如何把握“互联网+”的契机,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当前不可不提的话题。

2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2.1商业银行的征信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银行作为高风险高利润集中地,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其对信息的管理控制更为严格。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已基本完善。大部分银行都设置了风险合规部门对其各项业务进行严格把控,业务开展遵循事前、事中、事后多重审查,这些正是其它互联网金融企业所缺乏的。目前,各类互联网平台跑路的事件频频发生,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将是众多风险规避客户群体所考虑的重点。但是,一些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却有着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寻求适当的契机与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利用其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线上信息进行收集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大量的线下信息,对客户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搜集效率。比如在对客户资信的审查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与资产情况有所了解,这些数据的收集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增加商业银行经营成本,而且还很可能出现虚假信息,此时利用成熟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业务流程加以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资质审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网络行为跟踪技术,对客户的贷后行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可以及早干预,减少损失

2.2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更加智能化

在商业银行发展前期,其业务开展主要依托物理网点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网上银行的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均已打造自有网上银行,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现金流。相比以往的物理网点、电话、网上银行等渠道的营销,“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更加侧重于互联网思维,它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在过去几十年,商业银行的很多数据收集工作主要是依据实体网点客户信息,手续繁杂无序,整合效率低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数据,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财务数据、行为数据、信息数据和交易数据等进行收集和分析,提升对信息的统筹能力,从而研制出相应的产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从而进行针对性营销,所以“互联网+”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使得营销更加智能化。

2.3商业银行的服务思维与经营理念得以转变

“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它是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互联网金融思维的核心观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它十分注重客户体验,这既包括对产品设计理念的要求,也包括对服务理念的要求。互联网金融将这种互联网精神融入传统银行体系,有助于传统银行改变固有模式,创新发展。此外,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加大了金融行业的竞争。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产生了危机意识,进而被倒逼改革创新,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从金融整体来看这一改变可以为整个金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3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3.1传统银行的存贷业务受到挤压

存款是银行的生命之源,过去银行的零星资金大多以定期或者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行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助推效应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大幅下降,几乎无法抵消通货膨胀率,聪明的投资者当然不愿意把钱存至银行,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也相应减少。另外,商业银行的自有理财产品大多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对客户的准入门槛也比较高,于是将大部分小额资金客户拒之门外。

3.2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冲击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各大银行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仅仅依靠存贷利差已不足以维持银行的利润需求,所以银行开始大力发展支付结算、代理委托、代销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入侵却给商业银行的中介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让商业银行转型不顺。

一方面,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中介已经开始涉及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和代理委托业务领域。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第三方移动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其中移动支付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代销理财产品业务也造成冲击,除自有理财产品营销之外,商业银行往往还会代理销售部分理财产品,这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理财产品种类多样且准入门槛较低,可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商业银行考虑到监管要求,其自身理财产品以及代销理财产品都需要满足一定的监管标准,产品种类不够丰富,收益不如互联网金融产品诱人。

3.3传统银行的信息技术受到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相比于其他新兴的网络科技公司,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实力明显处于劣势。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银行在数据分析师队伍的建设存在过度分散的问题。相比之下,有些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信息科技人员虽然不多,但是却是少而精,其中专门集中从事数据分析的人员就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对大数据的高度掌握意味着这些网络金融公司在产品营销和产品创新方面都将占据优势,从而挤占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从信息安全角度来看,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一些新型黑客病毒以可乘之机,出于商业银行之前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的原因,所以其更易遭受网络攻击。其次,传统银行为为应对激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逐渐引入新型科技,但是计算机人才的缺失以及新旧系统的不完全匹配将导致银行数据系统漏洞增多,从而降低运营效率。最后,银行掌握着客户的大量信息,随着互聯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将逐渐透明化,如何合理保护客户私人信息也是商业银行需要着重关注的地方。

4政策建议

4.1转变营销思维,提高理财产品的销售成功率

成功的市场营销是银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互联网+”时代金融领域涌现出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其营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及时转变营销思维,从产品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效应,积极研制兼具自身特色的品牌产品,这样既可以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同时又可以强化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的成熟经验,实施差异化战略。商业银行应当注重产品营销的市场定位,在产品推出之前先行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确定可以进入的细分市场,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市场规模和目标客户需求。

4.2争取“长尾”客户,打造特色移动平台

互联网金融机构剥夺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并转化为稳定客户,这不仅仅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造成冲击,而且也会影响以存贷为基础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扬长避短,努力打好这场“客户争夺战”。相比互联网金融平台,传统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完备的风险管控经验,而且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积累,商业银行已经拥有大量的客户基础,并且享有较好的口碑声誉。对此,传统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团队力量,对各种行业的商务流程和商务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并且积极布局产业链互联网金融。

4.3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只有掌握了人才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人才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面对此情形,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自身的研究团队,对银行过时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大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维护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但是,目前传统商业银行的人才构建体系仍是以经济管理类和营销类人才为主,信息技术人员的话语权不高,有些银行分支机构甚至不设置信息技术部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未来的营销方式更加倾向于网络平台,比如直销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或者是社会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金融模式商业银行互联网+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讨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