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堂中的信息化教学探究

2019-04-01 15:41陈泽泉
艺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摄影信息化教学

陈泽泉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转换动能,提速效能,实现了高速发展,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就是要利用信息化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来适应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摄影课堂中,运用智能手机终端、翻转课堂、VR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实现摄影课堂的信息化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摄影;教学

一、传统摄影课堂分析

(一)现有教材分析 现有传统纸媒教材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纸媒教材教学内容较为狭窄,囿于出版者们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纸媒教材在横向上与其他知识种类融合深度不够。纸媒教材在形式上缺乏录像、声音、音乐、图像等形式,显得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自觉学习教材内容的积极性。二是信息容量小。传统纸媒教材教学知识点容量有限,知识点延伸的广度也受到一定的制约。摄影课程是一门可视性较强的课程,在相关的知识点上缺少相应的摄影作品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三是更新速度慢。纸媒教材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知识点的梳理和结集出版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摄影和科技联系紧密,在纸媒出版过程中,最新的摄影技术又在发展,所以纸媒教材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四是学习方法枯燥。摄影教学操作属性强,绝大篇幅都在论述摄影理论知识,可参考的操作步骤方法不多,好一点的教程会附带一片光盘,学生只懂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生疏,学习方法枯燥,导致学生不想动手,越是不动手越是不会操作,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现实学情分析 以影视系2018影视合成专业为例,这一代学生是互联网的老客户,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移动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的方方面面,课堂也不例外。现在,学生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生活也离不开手机。传统课堂中教师禁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但在信息化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手里的手机,变玩为学。将手机引入课堂,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不仅仅是手里的一个“玩具”,更是学习专业的利器。

二、信息化摄影课堂分析

(一)教程丰富,更新及时 为了更好地探讨摄影课程教学信息化,我们以《摄影基础》课程中“三分构图法”知识点为例。摄影构图学是摄影基础课程,是體现一个摄影师最基本的摄影技能和审美素养。在摄影应用软件——“图虫”中,有海量的摄影教程。教师申请账号,发表文字,按照个人教学计划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图文并茂地上传至软件,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浏览本节知识点并做好课前预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留言,并且可以发邮件给教师,教师即刻在留言区回复学生疑问,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以外,软件中还有许多教程可供学习,并且这些教程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最大贴近当下用户的需求。

(二)大众点评,博采众长 分享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创新,使用手机“图虫”软件教学可以将作业实时上传到分享平台,关注的同学和教师可及时查看,并且能够与作者互动,分享作者的拍摄思路和拍摄技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扁平化。学生按要求把《三分构图法》作业发至“图虫”APP,所有的用户能及时看到,学生和老师们可以在作业的下方进行评论、点赞,甚至是下载当成手机屏幕壁纸使用,这给了学生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用户还可以将作业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其他社交平台,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大大地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

(三)实时交流,互动性强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还有一大区别就是课堂人数没有限制。信息化教学目前最普及的办法就是把课程录制好,再上传到有关平台,学生在线学习。而传统课堂只有固定的人数,而且一堂课上完,无法重复第二遍。摄影信息化课堂教学可以把讲台搬到网络上,把实践搬到网络上,用户在网络教室谈论交流,完成学习、实践、作业讲评和教师评价的全流程,实现跨时空的师生互动。

三、信息化摄影课程教学的实现

(一)智能手机在信息化摄影教学的应用 “互联网+”大时代为人们拓展了生活和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同时也为人们学习摄影提供了技术基础,智能手机也逐渐被课堂所接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好智能手机,服务学习。受拍摄设备条件和场地限制,学生无法统一使用一种设备,学生拍摄不同被摄体也不尽相同,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无法打破时空限制,实时指导学生拍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也能够及时让教师指导,我们依托“图虫”APP、一个微信群(公众号)、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分组,优化小组结构、收集学习数据,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借鉴“三分构图法”技巧提升自己拍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软件评论功能,变单向的师生互动为多向的交流,将课堂讲解延伸到课外拍摄。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除了技术精湛以外,主题思想的表达更显得尤为重要。比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因此我们也会以赛促学。教师将会在课程结束后,根据“三分构图法”拍摄要求,组织“青春校园”主题摄影比赛,运用线上微信投票和线下教师评选两种办法评选优秀作品,评选后在微信公众号和教学楼展厅线上线下同步展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VR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的探讨 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军事、医疗和教育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在很多专业中都会有摄影课程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讲解,这门课程操作性较强。教师上课时会遇到一些难题,一是学生没有相机;二是很多学校没有摄影实验室供学生实习实训,学生只听理论不足以掌握摄影基本知识。虚拟摄影技术就可以解决相关的操作难题,首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一台虚拟的相机,相机上面设有调节拍摄参数的按钮和设置构图等功能;第二,虚拟技术可以设置模拟灯光效果,将拍摄功能和布光效果结合起来,实时观察拍摄效果;第三,虚拟技术相机在取景器上显示九宫格,学生可以按照显示的参考线条安排拍摄主体,快速学习“三分构图法”操作技能,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节约了教学资源。

(三)翻转课堂在信息化教学中作用 传统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老师是课堂的核心,教师讲知识,学生学知识,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则课后实践、操作课堂知识。但是,翻转课堂则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小组间课堂交流、师生互动、实践探索等手段来掌握课程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或学习小组协作完成课程内容。课前教师会把有关“三分构图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要点的学习资源分享至班级微信群,学生通过学、拍、查、展等四个环节完成课前学习。使用微课、在线教程等手段在线学习“三分构图法”,通过APP软件推荐优秀作品赏析,完成学生初学拍摄作业的自查自纠和查缺补漏。要求学生将课前作业上传“图虫”APP,收集学生作业的数据,根据APP的“评论”“喜欢”“分享”“下载”等数据,给学生分成“大咖”“达人”“小白”三个小组,针对不同的组别,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课中把每一位学生课前作业在电视机屏幕展示出来,由每组的组长点评本组组员作业,阐述每一张作业的优缺点,结合“图虫”软件中的评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课后,学生再回到课前作业拍摄点,根据教师示范要点和方法,再次拍摄,将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进行对比发在微信群中,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查看,点评作业的优缺点。课堂信息化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训练效果,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获取过程中,实现了会学到会创的飞跃,有效地达成设定的知识、能力、素養目标。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会使用“三分构图法”技巧,还会在这个基础之上有自我主观创作,实现学生由机械的模仿到具有创作能力的飞跃。

智能手机终端、VR技术和翻转课堂等技术引入摄影课堂教学,将课堂知识的讲授具象化、立体化、可操作化。调动可应用的信息化资源将课堂打造成生动、有趣、参与度高、成就感强、有获得感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不断完善、提高和丰富自己,使信息化教学应用到每一堂课中去,服务好每一位学生。

(责任编辑:伍益中)

参考文献:

[1]顾宇炜.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摄影课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2017(31)85-86.

[2]张津辅.论基于VR技术的摄影仿真实验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14(01)91-93.

[3]刘绪.“翻转课堂”在高校艺术专业摄影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3)38-40.

猜你喜欢
摄影信息化教学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