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红梅 唐秀林 王燕南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 上海 20140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定义,不同的吸烟者在每周平均约有1d以上所吸入的烟草烟雾若在15分钟以上,则可将其称之为二手烟暴露或者是被动吸烟[1]。近年来,由我国一份调查研究报道指出,在我国范围内,被动吸烟的人数约有7.4亿,其中育龄妇女的被动吸烟率要超过50%以上,而除了家庭之外、工作场所以及公共场所则被当做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2]。大量资料指出,二手烟能够为孕妇带来诸多的危害,不仅对其本身的身体健康能够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还能够引起胎儿出现宫内发育迟缓、出生缺陷、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3-4]。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二手烟危害的普及程度较差,部分孕妇仍然缺乏对二手烟危害的正确认知,现我院就此展开调查及分子,结果报告如下:
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对海市奉贤区西渡社区270名孕妇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该组孕妇的年龄在23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4岁,全部孕妇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
分析该组孕妇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同时统计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的来源。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选择使用孕妇版,孕妇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收入、家庭人数等)、家庭基本情况、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情况等、得知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的途径等。
该组孕妇共270名,对二手烟危害认知调查中知道孕妇二手烟能够引起流产或早产、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疾病、影响孩子的智力以及身体发育的孕妇比例分别为70.74%、56.30%、48.15%及36.67%,见表1。
表1 该组孕妇二手烟危害认知调查统计
初中及以下组、中专及高中组及大专及以上组的孕妇关于二手烟危害知识主要来源包括医生、干预人员、孕友、书籍及网络。大专及以上组相比于初中及以下组、中专及高中组的孕妇关于二手烟危害知识于源为书籍及网络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8.34,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孕妇疾病知识主要来源统计 [n(%)]
结合本次结果显示,该组孕妇共270名,对二手烟危害认知调查中知道孕妇二手烟能够引起流产或早产、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疾病、影响孩子的智力以及身体发育的孕妇比例分别为70.74%、56.30%、48.15%及36.67%。且初中及以下组、中专及高中组及大专及以上组的孕妇关于二手烟危害知识主要来源包括医生、干预人员、孕友、书籍及网络。大专及以上组相比于初中及以下组、中专及高中组的孕妇关于二手烟危害知识来源于书籍及网络的比例明显升高。结果提示,随着孕妇学历水平的升高,获取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的途径就更加的多元化,不会仅仅局限于医护人员,但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孕妇对于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仍有限,需要积极有效的方法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孕妇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给予不断的加强与改进[5]。现总结干预对策如下:
(1)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 干预人员在孕妇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鼓励其树立面对健康生育的信心及勇气,在孕妇接受调查前,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孕妇讲解关于二手烟常见的危害,预防处理办法等,主动为孕妇提供二手烟危害相关预防知识手册[6]。(2)利用不同的宣教技巧 干预人员加强与孕妇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孕妇给予口头交流的方式为主,给予反复强调与鼓励,帮助孕妇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新知识。另外,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资料与宣传指南,同时通过给予多媒体途径进行宣传,为孕妇多提供一些疾病知识的网站,定期为孕妇发放关于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手册[7]。(3)促进孕妇与孕妇之间的联系 干预人员促进孕妇与孕妇的交流,帮助双方能够更好的溶于交流的环境中,每月为孕妇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孕妇提供更多的交流能力[8]。(4)提高干预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 干预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即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训,包括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等,并定期对干预人员的能力进行测定,对于测试结果较好的干预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等[9]。
综上所述,上海市奉贤区西渡社区孕妇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并不高,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得到二手烟危害认知的途径较为丰富,对此类孕妇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能够达到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