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洁 吴林晓
【摘 要】艺术类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风格优雅、形式多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学生,对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气氛,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四川大学舞蹈艺术研究协会同时兼备了“实践性”和“学术性”两个特点,既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艺术认知、审美认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发展的能力,对高校发展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将以原创舞蹈《蜀面幻变》为例分析新模式下艺术类学术性社团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社团影响力;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与创新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关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建立和思维能力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艺术类社团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应根据实际明确自身定位,或者走高雅化、精品化路线,或者走普及化、群众化路线,实现特色发展。[1]因此,四川大学舞蹈研究协力求在艺术类学术性社团的发展中去探究一种艺术教育的新模式,该新模式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分层式、阶梯式教育,从“普及化艺术”、“高品质艺术”以及“项目化艺术”三个方面入手,根据原创舞蹈《蜀面幻变》来阐述三个方面中“艺术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它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激情和探索热情,扩大舞蹈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普及,学生同时拥有了对高品质艺术的全新体验。除此之外,通过将舞蹈艺术项目化,学生在《蜀面幻变》筹备以及排练过程中加强了集体意识观念,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信念感,在美育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理念。
一、创新型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基石——“普及化艺术”
作为艺术类学术性社团发展的第一步——“普及化”,艺术类学术性社团的定位并非是艺术专业教育,它面向广大学生形成具备艺术热情的学生团体,并引导学生构建艺术审美意识,促进其创新思维发展。四川大学舞蹈艺术研究协会通过组织青广招新快闪等校园文化活动,引起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通过“艺术普及化”教育,实现校园基础文化艺术氛围营造,同时成为协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的摇篮。
四川大学舞蹈艺术研究协会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了前期准备工作,从选材到主题确认,在整个艺术构思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专业节目编排准备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点,寻找独特的切入角度。川剧中的变脸在巴蜀文化中独树一帜,其绝技享誉中外,但以舞蹈形式表现变脸的舞蹈作品尤为罕见,且变脸技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有待创新,因此两种技艺的结合,将会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通过对川剧文化的深入挖掘,学生对川剧变脸绝活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变脸在川剧中常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变化,以此为切入点学生与指导老师多次讨论后统一了作品的风格及内容,并且将《蜀面幻变》作为协会教育新模式探索下的“项目化艺术”的选材,整个前期准备过程,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创新点不断迸发,调动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和探讨,充分现了“普及化艺术”带来兴趣培养的重要价值。
二、新型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关键——“高品质艺术”
艺术类学术性社团文化发展的关键就是高品质艺术的体验,学生在社团的日常训练中养成基本舞蹈技艺,专业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和学习成品舞蹈剧目的能力,同时普及相应舞蹈艺术基础知识,培养具备一定舞蹈素养的人才。高校艺术类学生社团是支撑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根基,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利用专业间不断的碰撞去创作和充实艺术生活,以此来丰富社团活动,从而达到丰富自身艺术生活的目的,间接地也使得校园的艺术教育有了创新性[2]。舞蹈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不同观众对同一舞蹈节目的理解也会不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舞蹈技艺不可忽视,如何找到一种准确且情感饱满的动作语汇去传情达意,将肢体动作上升为艺术语言,与观众搭建沟通桥梁,是《蜀面幻变》创作中,通过“高品质艺术”教育去实践的,真正实现一次学生与舞蹈艺术的亲密接触,透析舞蹈艺术创作全过程。
在舞蹈艺术中,肢体动作是传播媒介,因此每一个动作都赋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表演者要通过对肢体反复磨练来达成动作语言的准确表达。参与《蜀面幻变》排练的学生演员均为业余爱好者,在进入正式排练以前,“高品质艺术”教育的前期成果,对舞蹈技能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作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排练初期学生单纯的根据老师的启发去试动作,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地思考动作语汇,将情绪带入自已的舞蹈动作中,不再只是照搬照划,认识到动作的完整性、延伸感和空间感,这在诠释舞蹈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蜀面幻变》将传统的川剧变脸延伸到“喜”、“怒”、“愁”、“惨”四种情绪的变化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编排过程中,编导对演员的肢体要求是一方面,对演员如何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属性才是作品难点所在。反复训练,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变,再在质变给予的空间中释放情感,才能说是基本完成了作品的初创。协会全体成员在提高自身技艺的同时,还需要密切配合,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整齐划一的群舞美感在作品中展现,此过程也增强了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新型艺术教育新模式的硕果——“项目化艺术”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是该新模式的一大亮点,将作品项目化,有助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研究潜能,提高学生舞蹈艺术创作能力。在收到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大学生艺术专场展演活动的参赛节目征集通知后,本着提高学生高品质艺术体验的原则,四川大学舞蹈藝术研究协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节目构思、创作、编排各个环节,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蜀面幻变》是四川大学舞蹈艺术研究协会对“艺术作品项目化”的具体实践,从零开始的创作体验,将舞蹈艺术的创作过程转化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过程,通过创作过程中不同的形成阶段,来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整个项目的创作,深度了解巴蜀文化历史背景,提高团体配合、协作能力,真正将自身艺术理解与追求融入实践。
历时四个月《蜀面幻变》初版完成,后期改进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编导老师一直在反复修改完善作品结构,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创作过程。整个“项目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了表演,同时在节目命名、服装设计与制作、表演妆容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服装设计是在指导老师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反复沟通和修改下确定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兴趣爱好进行了有效融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创新实践能力。
“项目化艺术”教育新模式是高校学生艺术类社团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全过程,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们,让他们通过对作品主题的深入探寻,去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不忘初心是其前进的方向,坚守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娟.高校艺术类社团作用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2(7):78-79.
[2]董卓宁,孟宪博,张江.以艺术社团为推手助力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