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凌
青白瓷一名,最早见于宋人的记载,成书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的蔡襄《茶录》中,就提到了“青白盏”。诸多考古资料表明,青白瓷是五代北宋初期,皖南、赣东北窑场在仿制北方白瓷的基础上创烧的一类新品种。宋元时期,青白瓷生产以江西景德镇窑场为中心,向南方各地传播,形成了庞大的所谓青白瓷瓷窑体系,可谓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幅壮丽图景。青白瓷因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色质如玉,有“光致茂美”之美学评价,深受民众喜爱。
青白瓷将瓷器釉色之南青北白的传统融为一体,其薄如纸、其声如磬,有“饶玉”之称。这种产品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市场需求,即使在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独擅胜场的浙江地区,青白瓷也有相当发现,浙江境内宋元时期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白瓷,大多数产自邻境江西景德镇窑场,反映了这一时期景德镇瓷业的兴旺发达和浙地消费者的多元器尚。而北宋中晚期,正是浙江本土的越窑青瓷渐趋衰弱、龙泉窑尚未鼎盛的阶段,这为青白瓷在浙江地区的消费和生产技术传播提供了契机。
目前浙江地区发现青白瓷窑址三十余处,分布于浙南泰顺、乐清、苍南,浙西江山、金华,浙北临安等地。这些窑场的产品类型、制烧方法等,都深受景德镇青白瓷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除了泰顺的几处窑场外,绝大多数都是青白瓷与青瓷、黑瓷兼烧,产品以碗、盘、罐、壶等生活日用品为主,大多质量一般,就近销售,以满足普通民众之需。青瓷、青白瓷、黑瓷、彩绘瓷,共同构成了宋元浙江绚丽多彩的瓷业格局。以下重点介绍浙江四处青白瓷窑场。
泰顺下革方厝窑址群
下革窑址群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百丈镇下革村南,包括方厝、坟山头、垟岱等窑址,地属飞云江上游流域。
方厝窑址位于下革村围墩岗东坡,时代为北宋晚期到南宋中期。发掘揭露龙窑窑炉遗迹三处,窑址出土的瓷器均为青白瓷,器型有碗、盘、碟、盏、灯、盒、罐、炉、瓶、杯、执壶、盖等。装饰手法主要为刻划花,也有少量印花、堆塑等。其中出筋高足碗、卧足出筋盘、龙纹盘、凤纹盘、翻口小碟、菊花盏、瓜棱壶、堆塑龙纹炉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瓷器以匣钵单件装烧为主,产品较为精致。
宋元时期,交通发达,商贸频繁,各种形式、不同层面的交流,丰富了各地区文化的内涵,也促使了制瓷业的彼此融合,形成了多元的瓷业格局。浙江本地对青白瓷的仿烧,体现了浙地窑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临安天目窑
天目窑因其产地天目山而得名,烧造年代为宋元时期。窑址位于杭州市临安区西天目山的於潜镇、绍鲁乡、凌口乡的天目溪沿岸,窑场分布面积广,窑业堆积较厚,产品多样,品种有青瓷、青白瓷、黑瓷等,装饰工艺多样。其中青白瓷种类丰富,有碗、盘、瓶、杯、罐、炉、盒、灯、执壶等,以日用器具为主。从器物类型、胎釉特征、装烧方法等方面来看,天目窑大量模仿建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南丰窑等窑址的产品,是一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窑址群。天目窑复杂的窑业面貌,对于研究宋元時期不同地区窑业技术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江山碗窑
主要分布在江山港支流达河溪两岸碗窑乡碗窑村一带,距江山市区约10公里。1984年的调查和试掘表明,该窑址存在青瓷、青白瓷、黑瓷、青花瓷等不同的产品类型。前坞窑址时代集中在南宋,烧造青瓷、青白瓷和黑瓷等品种,其中青白瓷器类繁多,有碗、盘、盒、瓶、罐、炉、灯盏、器盖等。
从产品造型和装烧方法来看,前坞窑是在青瓷生产的工艺基础上,受到景德镇窑的影响而生产青白瓷,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新型装烧方法。从衢州和江山都有前坞窑生产的青白瓷出土情况来看,说明其销售对象主要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普通民众。
玉塔古窑址位于泰顺县彭溪镇玉塔村,1978年的调查与发掘共发现10处窑址,其中青白瓷窑址7处,重点发掘了1号和2号窑,时代为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青白瓷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罐、壶、瓶、器盖、灯盏等,多数器物为覆烧,口沿无釉,釉色青白,有的泛黄、泛灰,釉面晶莹,光泽感较强。产品以素面为主,少数装饰卷草纹或莲瓣纹。从产品特征可以看出,玉塔窑青白瓷深受景德镇窑的影响,尤其以芒口深腹圈足碗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