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风行世界的智力竞赛,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江苏省的化学竞赛模式是每年5月举行省初赛,7月举办夏令营选拔赛,9月举行全国初赛,而后在前60名中选出14人组成省集训队参加全国冬令营。省初赛试题难度略高于高考,夏令营选拔试题的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大学知识。学生之前如果没有充分准备的话,仅靠10天的集中学习是很难通过夏令营选拔的。所以各个中学都想在7月参加夏令营之前就把大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粗略过一遍。在我省,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外、启东中学等属于传统名校,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能很好地辅导学生。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学来说,都面临着师资跟不上的局面,很多化学教师已经遗忘大学所学内容,加上平时课业负担繁重,很难静下心来研究竞赛内容,钻研竞赛试题。因此,我们老师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思考引入新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简介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具有非常好的教育功能,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在化学竞赛辅导中的实践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在辅导初期,由于大家不熟悉,我采用的是自由组合的原则,6人一组,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一组,学习起来没有陌生感。经过四个月后,我较准确地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尝试着以学习能力来分组,尽可能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在一组。这阶段,学生需要在课外自学大学知识,我每周布置一周的自学内容,然后在周末开展交流。这样,枯燥的自学变为团队行动,能力相当的学生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在考前1个月,我重新分组,以好、中、差结合的原则来分组。明确告诉学生不仅自己要学好,还要帮助团队的其他成员学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讲解题目,加深理解,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责任感;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学习解题技巧,进步神速,形成双赢的局面。
合作学习小组长是小组讨论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集体意见的整理者和反馈者,选好小组长意义重大。在初期,我主要选择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的学生,让他带领大家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工,共同学习。到后期我主要挑选那些成绩好、有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及时与大家分享解题经验,讲解解题技巧。
2.有效的合作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辅导的不同时期,合作方式是不同的。初期,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我鼓励学生自己整理学习笔记,在周末进行展览,学生经过相互比较,找出归纳整理的好方法。对于大学无机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我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整理四种元素的相关知识,每组交一份整理稿,相互交换,既节省了大家看书的时间,又促进了合理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临考前的一个月,以做历年试题为主,这时,我会把整张试卷分解给各个小组,请学生在獨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解题思路。群众的智慧是闪耀的,一张很难的竞赛试题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变得易懂了。讲题的学生在积极准备和讲题过程中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听题的学生学习了解题的技巧,大家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效果显著。
3.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竞赛团队中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辅导教师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所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团队竞争。这样同一组的学生相互鼓励,充分发扬拔河的精神,营造出一种互相帮助和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我们重视小组集体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我们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我们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欣赏、被尊重,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喜悦。
4.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的参与与发展是需要辅导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培养的。我们的工作主要在于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合理的小组建设,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做出正确的学习评价。为学生提供大学教材、竞赛书籍、课件素材、资料收集,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思维智慧的教学环境氛围。教师的全程参与,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促进竞赛小组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反思并改进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及时疏导心理问题,让学生始终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许志勤.高中化学竞赛工作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化学教与学,2010(4).
[2]赵向军.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育,2012(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