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勇,刘冬峰,林绍生,宋洋,黄天建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南岛无核是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荔枝新品种[1]。2013年10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该品种经过长达10余年的去劣存优,所筛选出的南岛无核荔枝,经国家级鉴评为:“色艳美观,肉质爽脆,汁甜香浓,很具有海南地方特色,是稳产、高产的优稀品种”[2]。福建霞浦是我国沿海荔枝经济栽培的北限。1975年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技人员开展浙南荔枝引种驯化研究,在苍南马站建立了100 hm2商品基地,将我国沿海荔枝栽培的北缘再北移了0.5个纬度[3]。为了充分发挥晚熟荔枝优势,增加优质荔枝品种,延长荔枝上市时间,振兴荔枝产业,马站镇魁里村于2015年9月从海南大学引进南岛无核荔枝接穗,高接于元红荔枝上。现将南岛无核荔枝引种高接的表现情况总结如下。
引种地为苍南县马站镇魁里村,地理位置120°29′8″E,27°15′17″N,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9 ℃,最冷月平均气温8 ℃,极端最低温度-2.1 ℃,年无霜期288 d,年降雨量1 768.9 mm。试验点海拔20~100 m,坡向为西南偏南,土壤为红壤土,肥力中等,1975年种植的元红荔枝约14 hm2,冬季冻害较轻。2015年9月以元红荔枝为砧木,南岛无核为接穗,在回缩修剪后的主侧枝上进行嫁接,砧木高80 cm,共嫁接0.67 hm2,成活率达75%。
南岛无核荔枝树势中等,树冠半圆头形,树形开张,树干浅灰色,枝条细长而脆,趋于向上生长。叶对生,羽状复叶,叶色浓绿,叶厚,叶长11.2~17.5 cm,叶宽3.5~5.5 cm。
结果母枝以10月底成熟的早秋梢为主,花序为复总状圆锥花序,雌雄同穗异花,淡黄花,花穗长,花量多,一般有单花300~500朵。
在温州苍南,南岛无核荔枝始花期4月中旬,盛花期5月中旬,谢花期5月下旬,花期长40 d。第一次生理落果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生理落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前落果严重。果实着色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上旬,较当地元红荔枝晚熟20 d,比海南原产地(6月初成熟)晚熟60 d。
在苍南地区,南岛无核荔枝一年抽生春梢、夏梢、秋梢,暖冬还能抽发冬梢。夏梢萌动期5月下旬,秋梢萌动期8月中旬。3年生高接树平均冠幅220.5 cm×245.5 cm,平均接穗直径(嫁接口上5 cm)3.85 cm,平均接穗长度117.5 cm。
根据2016—2018年田间观察,在以元红荔枝为砧木、南岛无核荔枝为接穗的高接换种中,砧穗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较高。高接换种后南岛无核荔枝对苍南马站地区气候适应良好,粗生快长、抽穗较整齐、易成花结果。高接后 2 年部分开花结果,高接后 3 年全部开花结果(图1),最高株产达12.5 kg。
图1 南岛无核荔枝高接3年后的结果情况
南岛无核荔枝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8.3 g,最大果重49.5 g,可食率79.1%,可溶性固形物15.5%。果实无核率99.3%,无核性状稳定。成熟果果皮浅红色,果皮较厚,果肩一斜一隆起,裂片峰锐尖,缝合线明显,果肉厚且凝脂晶莹,多汁,脆爽醇香(图2)。
图2 南岛无核荔枝的果实性状
南岛无核荔枝树势中等,为实现早结丰产,未结果树整形修剪以抹芽、摘心为主;适龄结果树适时适度修剪,适时放梢,树冠高度控制在2.5 m左右,开心圆头形。
南岛无核荔枝在温州苍南,抽发2次秋梢,早秋梢能充分转绿老熟;晚秋梢及暖冬年份抽生的冬梢不能及时转绿老熟,易受冻害。对10月底抽发的新梢采用0.03%乙烯利喷杀,或人工摘除。
南岛无核荔枝结果能力强,果量大,应及时进行疏果,每穗以保留6~8个果为佳。为了保果壮果,应把握好施肥时机,在始花期后,可多次喷硼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及时施壮果肥。
冬季低温是限制温州荔枝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危及嫩枝幼叶而影响经济产量的-2 ℃气温在温州时有出现,易造成冻害。为抗寒防冻,冬至后,根据树高搭简易拱棚,顶端离树高至少50 cm,覆盖物采用里包绒毯外盖薄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冻害。
南岛无核荔枝主要病虫害有霜疫霉病、蝽蟓、尺蠖、瘿螨等。霜疫霉病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蝽蟓等虫害发生达到一定程度后,用氯氰菊脂等农药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