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福 刘桂彩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因其“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回环往复”的吟诵规则高度契合汉语言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积累理解古诗文,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和喜爱。吟诵的教学方式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嵌入式和专题式效果最好。
嵌入式。嵌入式就是在学习教材中的古诗文时植入吟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古诗文教学有把诗句读正确流畅、了解诗的大致意思、体会诗情、诵读积累等环节。教师可以在体会诗意诗情的环节,也可以在诵读积累环节,带领学生吟诵。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池上》时,在体会诗意诗情环节嵌入吟诵。
师:我们吟诵这首诗吧!老师教一句,你们学一句:小娃撑小艇——
生(吟诵):小娃撑小艇。
师:老师发现你是微笑着吟诵的,告诉大家你为什么笑。
生1:我想象到了小娃劃着小船的样子很好玩。
师:边吟诵边想象是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向你学习。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微笑着吟。
生(吟诵):小娃撑小艇。
师(吟诵“偷采白莲回”并强调):是“偷采”,千万不能让人发现了,所以要轻轻地吟。
生(吟诵):偷采白莲回。
师(吟诵“不解藏踪迹”):“踪”的声音拉长才能表现出小船划得远。
生(吟诵):不解藏踪——迹。
师(吟诵“浮萍一道开”):“浮萍”全部都被荡开了,“萍”字声音拉长;“一道开”,谁的“开”读得长,说明谁的小船划得最远。
生(吟诵):浮萍——一道开——
上面的教学环节,教师将揣摩诗意与有滋有味地吟诵融合在一起,比只用朗读方式读诗,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无意注意。
专题式。专题式吟诵课是指开发古诗文吟诵的专题课程,以达到提高吟诵技巧、拓宽阅读视野、丰厚人文素养的目的。专题式吟诵课有两种类型。
1.吟诵知识基础课。适当开设吟诵知识基础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吟诵规则,掌握吟诵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私塾学生读书的场景,激发其对古人读书腔调的兴趣;可以按照“吟诵——古人读书法”“吟诵规则之平长仄短”“吟诵规则之依字行腔”“名字歌吟诵练习”等内容,开展专题学习。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平长仄短”的吟诵规则,先让学生找出韵字和节奏点上的平声(如下),再打着节奏吟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其中“程”“行”“灯”“更”“声”是韵脚,吟诵三拍,“关”“深”“心”“园”是节奏点上的平声字,吟两拍,其他字均吟一拍。学生边打节奏边吟诵,兴味盎然,然后让他们按这样的规律吟诵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他们对这种吟诵规则便有了深刻认识。
2.经典吟诵课。我们分年段开发出小学生古诗文经典系列吟诵课程,包括《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道德经》《诗词流韵》等。笔者所在的城市是古卫国都城,《诗经》中有卫地诗歌39首,占“国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我们编写了《<诗经·卫风>吟诵》乡土教材。每周安排一节经典吟诵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疏通字词——粗知诗意——吟诵悟情——表演展示”的环节,每节课学习1-2首作品。这种方法创设了吟诵氛围,增强了吟诵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吟诵能力。
(此文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古诗文吟诵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CJYB17020947.)
(作者单位:张自福,河南省濮阳市中小学教育教研室;刘桂彩,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