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问题串;语文课堂;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3-0057-02
【作者简介】胡正良,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101)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缺乏“问题驱动”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有“问题驱动”的教学,会更好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展开思考探究。
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时常是教师讲课讲得兴致盎然,学生默不作声;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响应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专业化的教学问题设计。一般教师的问题设计常常呈现两种情形:要么问题大而玄,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要么问题细而明,学生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其实,恰当、有效的“问题串”是驱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有效的问题串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而精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地推进,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字、走入文章意境。那么,如何设计出恰当、有效的问题串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文本特点设计问题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基于整体设计问题串,打通学生读写渠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的课文《项脊轩志》是经典篇目,是读写的范本。作者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后人称赞为“明文第一”。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教师可以推荐归氏散文的精品,取其选材“具体而微小”的共性,点拨学生写作之道。之后在课堂上可设计以下问题串:
(1)文中,作者叙述了哪些生活场景?
(2)根据作者叙述的生活场景,概括《项脊轩志》的主要内容。
(3)联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作者在选材行文方面有何共性?
(4)通过所学,你能梳理出归氏散文的艺术特色吗?
(5)归氏散文对我们写作有何指導意义?
如此设计的“问题串”让归氏散文进入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整体的阅读观感。这样的课堂教学打通了读写的渠道,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写中思,由读而写,读写结合,真正体现了“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2.由浅入深设计问题串,促使学生把握文章内涵。
在教学中,问题串中几个问题之间的难度应该是由浅入深、逐渐推进的,以带动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在思维的逐步深入中,学生的认知也开始深刻,对文本的理解也会逐渐深入,会渐渐发现平实文字的背后惊人的魅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的课文《金岳霖先生》,学生乍读来会感觉文章有些浅显,但如果深读下去则又感觉意蕴深远。整篇文章看起来短小随意,却在精微中洞彻人生,以小见大地写出了金先生最美好的人性。那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呢?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1)文中的金先生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2)金先生的“有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何谓“有趣”?“有趣”的背后有何深层内涵?
(4)作者为何单用“有趣”来概括金先生的个性特征?
(5)对如此“有趣”的金先生,作者是何种情感?
“有趣”是金先生的最显性特征,是作者给他的个性界定,阅读文章后学生对此特点是易于发现的,有了这几个问题的引领,学生能很好地挖掘文中关于“有趣”的材料,并加以概括。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文本阅读的最直观的感受入手,设计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逐步深入阅读,进而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
3.根据文体特征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文体,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文体知识与阅读任务相结合,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阅读。例如,《秋声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作者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所以心情苦闷,于是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文体出发,根据”赋“的特征来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1)“赋”这种文体有何特征?
(2)文中的“秋声”有哪些特质?作者是如何描绘“秋声”的?
(3)作者面对如此的“秋声”有何认知体悟?抒发了何种情感?
(4)作者为何有这般认知体悟?有何寄寓?
(5)文人是敏感的。面对秋天,各人有各人的认知体悟,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几个问题从“赋”的文体特征出发,紧紧抓住“体物写志”四字来展开教学研讨。“体物”,摹写凄切的秋之声、萧条的秋之状、肃杀的秋之义。“写志”,抒写秋之感,悲自然之秋的草木凋零、人事之秋的思虑忧劳。全部的教学提问能聚焦主问题,进而设置“问题串”,促进系列问题的联动思考。学生的思维有集中,有发散。整个课堂活动开展得很热烈,学生参与度高,有“形散而神聚”之感。
“问题串”强调问题设计的主体性、逻辑性和系统化,设计的问题既能激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使语文课堂的问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学活动在一条明晰主线的引导下开展。这要求教师能备透教材,关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有学生立场,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的提问有准确的出发点和明确的针对性,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性、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