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对于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伙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托,但在推进“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挑战,面临着国家利益、国家实力、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等諸多形式的阻碍。中国必须肩负起大国责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外交方针,把握外交大局,遵守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独具中国智慧的解决思路,从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挑战 解决思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及其理念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独具特色的外交理念。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全球发展体系之中。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世界各国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在发展中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被广泛提到。十九大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这一理念正在逐步实践当中,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的首次具体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这一理念的主要提出者和践行者,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构成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之下,人类社会面临着多种发展难题和生存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为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观念上是对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本质是对国家集体主义的弘扬,对国家个体主义的扬弃,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它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而且对于联合世界人民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历经艰辛,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对我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具有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构建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于我国凝聚国际共识,提升国际地位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利益的冲突性
国家利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当时的法国主教黎塞留首先提出了国家至上的理论,由此可见国家是最高的本源,国家主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而国家利益源于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与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个国家都极力强调其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当前层出不穷的国际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间利益争夺导致的结果,这种纯粹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利己性考虑,使得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不断沦为外交辞令,许多国家依旧把对本国利益的单纯追求作为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国家行为的根本动力,导致国家利益观的扭曲。所以,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十分困难的。
(二)国家实力的不均衡性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统治者认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仅存在于动物世界之中,人类社会也同样适用,各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同猛兽之间的角逐一样,只能由自身实力的强弱决定,国家之间的实力悬殊是导致各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家间的争夺与斗争可谓屡见不鲜,以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为例,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不顾中方劝阻,执意发动贸易战,此次围绕贸易不平衡、对华反倾销等问题展开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国的金融业、农业、高新产业等发展产生了大幅度的波动,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也变得难以预估。这种大国之间的博弈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阻碍了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命运共同、责任共担。
(三)社会治理的不确定性
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全球治理实质上是以全球治理制度而非中央政府权威为基础的。美苏冷战结束以后,治理制度化尽管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是全球治理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展现出的多种弊端,都严重的影响了全球性问题的治理进度。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举措对于提升全球治理能力,重塑全球治理秩序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际间依然缺少权威性的立法机构及执法体系,这些不确定性使得某些国家即使在某一问题上取得一致,也难以让所有国家自觉自愿地信守执行,最终可能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
三、中国对于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决思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愿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股坚实力量,也愿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为此,习近平也从外交方针、布局、重点及国际治理等多个角度做了重大部署。
(一)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就就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虽然根据不同的国际形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过相应的调整,但仍然秉承着和平外交的底线,这不仅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也是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先就要做到独立和自主,即不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不搞联盟,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在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真正认清各国间荣辱与共的连带效应,在谋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二)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习近平关于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思想,是新时代独具特色的外交理念,也是未来中国大国外交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和大国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种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的外交方式,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关系更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交往格局。目前,中国已经同9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国际“朋友圈”正在不断向外扩展,覆盖全球。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前提是不結盟,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也要与其他国家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一,必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各国应该走共同治理之路,做到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第二,完善全球治理体制,中国理应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第三,中国愿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其实践与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一个伟大贡献。中国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推动国际间的对话合作,同其他国家一同书写人类未来的美好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521-551.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Z].2011-09-06.
[3]杜正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12-01.
(作者简介:乔志越,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