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分析

2019-03-29 12:02李皖宁
商情 2019年6期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

李皖宁

【摘要】本文主旨在于探讨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介绍了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第二,介绍了商业银行具有的特点;第三,介绍了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产生的影响;第四,介绍了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生的影响;第五,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

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调整”和“大转变”阶段。这一特殊时代背景和中国的阶段因素的累加,表明了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增长期的“新常态”阶段,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周期性调整的新现象以及新规律。“新常态”一词最早是在2014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所谓的经济新常态,既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包括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经济新常态不可避免的對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大。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完成转型,降低经济增长缓慢的不利影响,是一个广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出了“新常态”一词,并在APEC峰会上首次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新命题,金融业面临新的挑战。首先,金融改革和市场结构方面,利率、汇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金融托媒深化,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极大改变了市场业态,加剧了金融竞争。其次,宏观经济增长波动率下降,但行业、企业间分化加剧,制造业投资低位企稳,但地方债务新政、金融去杠杆政策也给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再次,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健的基础上边际有所趋紧,同时,确定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监管基调从严。最后,外部市场环境方面,美国经济在曲折中复苏,美元进入加息通道,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基本面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变大,国内外汇占款增长趋势放缓。

总体来看,新常态下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呈现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转变,长期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态势。虽然现阶段中国的发展速度在7%到8%的速度左右,算是速度较快,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降低了2%到3%左右。相对而言,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放缓增长的态势;发展驱动力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从第二产业驱动到第三产业驱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随着金融市场日趋成熟,各类金融机构经营百花齐放、分庭抗礼,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商业银行总体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全球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正、负外部性均有所放大。

二、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所表现出的特点

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回落的趋势,并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状态,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尤为明显。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第一,银行的经济增长下降回稳,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发展缓慢,趋于平稳。由于经济发展处于回落、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之下,商业银行也不能保持例外,银行的贷款增长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速度逐渐趋于平稳,增长较为缓慢,靠资产规模的增长带动银行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做出转型的选择。

第二,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产业呈现颓势的发展状态,盈利能力正在逐渐降低,银行必须要开拓新的金融渠道与新的盈利方式。商业银行传统的收益获取方式已经逐渐落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必须将要素驱动以及投资驱动进行转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并且开拓出新的金融渠道。

第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银行持有的风险投资增多,无形中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也要做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控制管理,降低高风险投资。

三、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产生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良贷款率增高,坏账增多。经济增长的幅度缓慢,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中较为严重的影响就是银行的坏账增多,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的增加,会导致银行所获得的收益降低,用于借贷的现金流减少,借贷利率升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银行的日常经营,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

第二,银行的贷款结构发生改变。经济新常态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正在蓬勃升起,有成为主要产业并取代第二产业的新趋势。现阶段我国的消费已经大于投资,服务业的发展和增长已经超过了工业的增长速度。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习惯于信用卡等短期的信贷产品,这也导致了银行的长期投资产品收入的降低,短期的资产业务增加。导致银行整体的资产久期变低,无形之中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四、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生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认为是保障银行多项经营目标一并达成的资源分配,在综合考虑资本、流动性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银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帮助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经济的新常态影响到了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特征,自然而然的也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造成影响。不良贷款的增多,直接的影响到了银行的信用系统,造成了巨大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商业银行惜贷,提升贷款的利息。信用风险的增加,会导致银行减少贷款业务规模,将银行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其他的投资方向,如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但是商业银行对传统信贷产业以外的其他投资扩大,也无形中放大了银行的投资风险。

第二,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不良贷款率的增加,进而导致了银行应该正常到期的贷款现金流回流减少,从而给银行的正常业务开展和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现金流情况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合同到期期限,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期限错配是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主要原因。如果银行贷款业务的违约率增加,会导致银行在相应时间段内的贷款期限延长,从而贷款资金回流变少,就会导致银行内部的流动性负缺口增大。如果此时银行间拆借市场同时出现流动性紧张状况,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增大,那么商业银行很有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弥补流动性缺口而难以有效解决出现的现金流问题,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

第三,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问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由利率水平、利率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户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银行利率风险的范围包括记录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及表外的、市场价值相对稳定、银行为获取稳定收益或对冲风险而开展、并愿意持有的资产负债业务及相关金融工具。利率风险产生于整张资产负债表,具有结构性和隐蔽性特征,严重的利率风险可能会对银行盈利能力带来巨大冲击。经济新常态下,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会计视角来看,利率的不利变化会影响全行盈利性指标,如净息差、净利差等;另一方面是从经济视角来看,利率的不利变化主要影响全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市值,包括经济价值变动率等指标。

五、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商业银行想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做出转变与改革,以做到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现阶段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商业银行正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想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就必须将商业银行传统的投资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抛弃传统的思想,以新的目光看待新事物,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要做到拓展创新,并减少银行的风险投资。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合理优化,明确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实施资产负债的主动和精细化管理,开展表内调节、表外对冲等方式进行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实现银行的现金流和净利息收入持续稳定的短期目标,以及保持银行现金流缺口正向的稳定性,以及保持银行整体经济价值稳定的长期目标。降低银行遭受不可测损失的概率水平,为持续经营提供稳定环境,在整体风险可承担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股东价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六、结论

当今时代的中国,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必须要做出改变。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这三者,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必要的前瞻性和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运营与盈利,又能够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经济体制。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保障我国商業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流动性风险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收益率差异视角下我国股票流动性测度指标的比较研究
炒房当心“流动性风险”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